可再充电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641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20:04
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该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壳体,其中,电极组件通过重复地堆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隔板而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具有未涂覆区域和涂覆区域,壳体具有柔性并容纳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固定部分,其中,隔板附着并且固定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柔性的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装置的技术的进步,对作为能量来源的可再充电电池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可再充电电池与一次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可再充电电池可以被重复地充电和放电,而后者不能被再充电。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的重要的方面之一是能量密度。具体地说,小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可再充电电池嵌入在将要被用作电源的电子装置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子装置的尺寸受限并且依据设计规格而被设定(例如,被预定),所以电源的容积或容量和形状因数被确定。如此,根据信息技术(IT)装置的小型化趋势,电源的尺寸也不得不变得更小。然而,虽然减小了尺寸,但是消费者要求可再充电电池应该持续更长时间且容量应该增大。即,应该增大体积能量密度。因此,应该减小可再充电电池中不必要的空间以提供紧凑型尺寸。此外,随着柔性电子装置的发展,可再充电电池也应该具有柔性特性。已经研发了具有柔性特性的袋可再充电电池(即,袋形的电池)。袋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袋和电极接线片,其中,电极组件通过堆叠正电极、隔板和负电极来形成以执行充电操作和放电操作,电极组件被容纳在袋中,通过电极接线片将电极组件引出袋。在电极组件和袋之间的空的空间中设置电解液,在可再充电电池内部保持真空态以减小或最小化总体积。然而,因为柔性可再充电电池遭受重复弯曲操作,所以当弯曲应力施加到袋可再充电电池时,松散地结合的部分会被损坏。在这个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这个国家中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经了解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方面直接涉及一种经反复的弯曲操作而不容易断裂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方面直接涉及一种具有增大的容量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壳体,其中,电极组件重复地堆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隔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具有未涂覆区域和涂覆区域,壳体具有柔性并容纳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固定部分,其中,隔板附着并且固定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隔板可以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对应于涂覆区域,第二部分具有与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对应并且暴露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的角的切口部分,第三部分具有与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对应并且暴露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的角的切口部分。被第二部分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和被第三部分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可以彼此相邻。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和第二部分可以通过粘附剂粘附并固定,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和第三部分可以通过粘附剂粘附并固定。可再充电电池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其中,第一电极接线片在第一电极的被第二部分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处电结合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接线片在第二电极的被第三部分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处电结合到第二电极。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可以从壳体的一个端部引出并且被设置为分隔开设定或预定的距离。可再充电电池还可以包括余量部分,其中,余量部分设置在电极组件的一端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允许电极组件的长度在电极组件的自由端处改变。余量部分可以与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相对地设置。壳体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电极组件的相对的表面上的第一外部构件和第二外部构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由聚合物片制成。当固定部分形成在未涂覆区域中时,如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可以提供经重复弯曲操作而不容易断裂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此外,根据实施例,可以提供固定部分不形成在涂覆区域中的具有增大的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可应用于图2的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线IV-IV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示出了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在全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修改描述的实施例。附图和描述将被认为实质上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110、壳体(以下被称作袋120)和余量部分130,其中,电极组件110容纳在袋120中,余量部分130设置在电极组件110与袋120的内表面之间以允许弯曲的电极组件110的长度改变。图3是可应用于图2的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2和图3,通过堆叠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同时在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之间设置隔板13而形成电极组件110。隔板13可以由锂离子可以穿过的聚合物膜制成。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中的每个可以由聚合物片制成。电极组件110还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4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5。第一电极接线片14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5在袋120的一个端部被引出从而在第一电极接线片14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5之间形成接线片缝隙(G)。由固定部分(固定件)18来固定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和隔板13。可以保持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和隔板13使得它们在不被固定部分18固定的部分中相对于彼此滑动。通过利用粘附剂将第一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11b、隔板13和第二电极12的未涂覆区域12b粘附到一起而形成固定部分18。例如,固定部分18可以通过重复的工艺来形成:例如,将粘附剂涂敷到与未涂覆区域11b对应的隔板13并且将第一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11b粘附到隔板13,将粘附剂涂敷到未涂覆区域11b并将隔板13粘附到未涂覆区域11b,将粘附剂涂敷到与未涂覆区域12b对应的隔板13并且将第二电极12的未涂覆区域12b粘附到隔板13,将粘附剂涂敷到未涂覆区域12b并将隔板13粘附到未涂覆区域12b。为此,隔板13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3a、第二部分131和第三部分132,其中,第一部分13a与第一电极11的涂覆区域11a和第二电极12的涂覆区域12a对应,第二部分131具有与第一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11b对应且暴露第一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11b的任意一个角(例如,内侧角)的切口部分,第三部分132具有与第二电极12的未涂覆区域12b对应且暴露第二电极12的未涂覆区域12b的任意一个角(例如,内侧角)的切口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切口槽133来划分第二部分131和第三部分132。此外,在如所示的实施例中,被第二部分131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与被第三部分132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彼此邻近(或相邻)。因此,固定部分18包括第一固定部分18a和第二固定部分18b,其中,在第一固定部分18a中,通过粘附剂固定隔板的第二部分131和第一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11b;在第二固定部分18b中,通过粘附剂固定隔板13的第三部分132和第二电极12的未涂覆区域12b。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部分131中,粘附剂被涂敷到第一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11b,而在第三部分132中,粘附剂被涂敷到第二电极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重复地堆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隔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具有未涂覆区域和涂覆区域;以及壳体,具有柔性并容纳电极组件,其中,电极组件包括固定部分,其中,隔板附着并且固定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13 KR 10-2015-0035254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重复地堆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隔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具有未涂覆区域和涂覆区域;以及壳体,具有柔性并容纳电极组件,其中,电极组件包括固定部分,其中,隔板附着并且固定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隔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对应于涂覆区域,第二部分具有与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对应并且暴露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的角的切口部分,第三部分具有与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对应并且暴露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的角的切口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被第二部分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和被第三部分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彼此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和第二部分通过粘附剂粘附并固定,第二电极的未涂覆区域和第三部分通过粘附剂粘附并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还包括:第一电极接线片,在第一电极的被第二部分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处电结合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接线片,在第二电极的被第三部分的切口部分暴露的角处电结合到第二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从壳体的一个端部引出并且被设置为分开一段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还包括:余量部分,设置在电极组件的一端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以允许电极组件的长度在电极组件的自由端处改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余量部分与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相对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壳体还包括设置在电极组件的相对的表面上的第一外部构件和第二外部构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由聚合物片制成。1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主姬徐晙源李正斗宋昡和韩周亨洪锡宪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