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环境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但由于大气沉降(燃媒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填埋渗漏、油田开采等,土壤有机污染日趋严重。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三致”效应,可在土壤-作物系统中迁移,并造成地下水次生污染,危及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保持土壤环境安全意义重大。修复PAHs等有机污染的土壤是当前国内外土壤和环境领域共同关注的技术问题之一,但迄今几乎没有经济、有效的修复土壤PAHs等有机污染的实用技术。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修复。化学修复通常是向土体中注入表面活性剂等增效试剂,提高PAHs等有机污染物的流动性而迁出土体,或形成有机黏土提高污染物的滞留性和稳定性,降低其迁移进入其它环境介质的能力;但化学修复易造成地下水等环境介质的次生污染,且处理费用昂贵,不宜大规模应用。微生物修复是利用筛选、驯化的专性微生物降解土壤有机污染物,实现修复的目的;但大量引入土壤中的专性微生物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活性剂增效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如下:1)在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种植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Lam)或红三叶(TrifoliumpretenseL.)植物,黑麦 草或红三叶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200~250株;2)待植物生长至株高10~12cm时,向土壤中施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脂或月桂醇聚氧乙烯(23)醚溶液,每平方米土壤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施用量15~150g 。3)经生长50~60天后收获植物体,晒干、并转移至其它地方集中焚烧,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中,高彦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