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05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包括引泡管、引水管、引射管,引泡管一端与泡沫液容器相连,另一端与引射管相连,引水管一端与水泵出水管相连,其上设置有正对引射管的喷嘴,另一端与引射管相连,引射管出口设置在水泵进水管上,引泡管上依次设置有泡沫开关阀和流量控制阀,引水管上设置有水阀。流量控制阀包括推板、圆环形隔板、圆锥形泡沫锥、连接杆以及复位弹簧。本产品解决了现有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系统控制复杂、价格昂贵以及维修清洗不方便等缺点,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控制简单、自动比例混合、可靠性高、易于清洗、成本低的优点。其泡沫混合比始终维持在6%~7%的范围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泡沫比例混合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消防产品市场上所用的是外挂式泡沫比例混合器。该产品不属于泵本身,而是泵的一种外设,其通过手动或系统控制来根据不同的流量调节泡沫混合比。对于手动控制外挂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来说,存在着泡沫不能连续等的缺陷;而对于系统控制的外挂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则存在系统控制复杂、价格昂贵,以及不便于维修等的缺点。上述的两种外挂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均存在清洗不方便的问题,由于泡沫是一种蛋白质,若不及时清洗干净会腐蚀管路,对混合器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其解决了现有外挂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不能连续、系统控制复杂、价格昂贵,以及不便于维修、清洗不方便等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包括引泡管3、引水管13、引射管11,其特殊之处是,所述引泡管3一端与泡沫液容器1相连,其另一端与引射管11的入口相连;所述引水管13一端与水泵出水管20相连,其另一端与引射管11的入口相连,所述引水管13与引射管11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正对引射管11的喷嘴12;所述引射管11出口设置在水泵进水管4管壁上;所述引泡管3上依次设置有泡沫开关阀9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引水管13上设置有水阀10。上述水阀10和泡沫开关阀9之间设置有连动装置。上述流量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水泵出水管20上的推板19、设置在引泡管3内壁上的圆环形隔板14以及设置在引泡管3内可与圆环形隔板14相吻合的圆锥形泡沫锥15、固连推板19和泡沫锥15的连接杆17以及套在连接杆14上的复位弹簧18。上述连动装置是设置在水阀手柄7上、可带动泡沫开关阀9动作的连动杆8。上述连动装置还可是两端分别铰链在水阀手柄7中部和泡沫开关阀手柄6中部的连动杆8。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1、结构紧凑、体积小。本技术产品是直接在消防水泵的基础上进行全新设计的,将泡沫比例混合器与消防水泵进行整体设计,大大缩减了产品的体积,而且结构十分紧凑。2、操作方便,控制简单、自动比例混合,可靠性高。本技术产品使用时只需扳动水阀开关,就可以得到泡沫混合比始终在6%~7%范围内的液体,而且没有任何电子控制系统,所以可靠性比外挂式系统控制泡沫比例混合器高。3、易于清洗,成本低。本技术产品使用后,在引泡管和引水管中分别通入清水,运行一段时间后,即可将泡沫液清洗干净,清洗成本低。附图图面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1-泡沫液容器,2-水源,3-引泡管,4-水泵进水管,5-水泵,6-泡沫开关阀手柄,7-水阀手柄,8-连动杆,9-泡沫开关阀,10-水阀,11-引射管,12-喷嘴,13-引水管,14-流量控制阀,15-泡沫锥,16-圆环形隔板,17-连接杆,18-复位弹簧,19-推板,20-水泵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见附图,包括引泡管3、引水管13、引射管11,其中引泡管3的一端与泡沫液容器1相连,其另一端与引射管11的入口相连;引水管13一端与水泵出水管20相连,其另一端与引射管11的入口相连,引水管13与引射管11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正对引射管11的喷嘴12;引射管11出口设置在水泵进水管4管壁上;引泡管3上依次设置有泡沫开关阀9和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包括推板19、圆环形隔板14、圆锥形泡沫锥15、连接杆17以及复位弹簧18,其中推板19设置在水泵出水管20上,圆环形隔板14设置在引泡管3内壁上,圆锥形泡沫锥15设置在引泡管3内且其外周可与圆环形隔板14相吻合,连接杆17用于固连推板19和泡沫锥15,复位弹簧18套在连接杆14上;引水管13上设置有水阀10,水阀10和泡沫开关阀9之间设置有连动装置;连动装置是两端分别铰链在水阀手柄7中部和泡沫开关阀手柄6中部的连动杆8。本技术原理引泡管的作用是将泡沫液从泡沫液容器中导入到引射管;引水管的作用是将水泵出水管中的水导入到引射管;引射管的作用是将泡沫液和水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液体送入水泵进水管内;喷嘴的作用是在引射管内形成高速水流;流量控制阀的作用是利用水泵中的水压来控制泡沫液的流量,使泡沫液的流量与水泵的水压也就是水的流量成一定的比例;复位弹簧的作用是保证水压降低时控制泡沫锥向下运动,降低泡沫液的流量;连动杆的作用是保证泡沫液和水能尽可能同时导入引射管内。首先,在低速下运行水泵,水从水泵的出水管进入引水管,同时水泵的出水管产生的压力推动推板向上运动,由于有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存在,推板向上运动的距离与水压成正比,推板带动连接杆从而带动泡沫锥相对圆环形隔板有向上的相应移动。需要泡沫灭火时,拉下泡沫开关阀手柄,泡沫开关阀和水阀在连动杆的作用下同时打开,使引水管中的压力水从喷嘴喷射到引射管,然后进入水泵进水管。引射管内的空气被喷嘴喷射的高速压力水流带走,这样引射管内的气压远低于大气压,泡沫液容器中的泡沫液被此气压抽吸,从引泡管经泡沫开关阀后,经过泡沫锥和圆环形隔板之间的间隙,最后进入引射管。泡沫液和水在引射管内混合,共同进入水泵,在水泵内泡沫液和水再次充分混合,再经过水泵的出水管被输送到水炮,然后再在水炮内与空气混合,最后被喷射出去灭火。由于水泵出水管的压力通过推板、连杆和泡沫锥来控制着泡沫锥和圆环形隔板之间的环形面积,也就是水的流量决定了进入水泵的泡沫液流量,这样不论水泵的流量如何变化,泡沫混合比始终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本技术产品的混合比范围一般为6%~7%。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包括引泡管(3)、引水管(13)、引射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泡管(3)一端与泡沫液容器(1)相连,其另一端与引射管(11)的入口相连;所述引水管(13)一端与水泵出水管(20)相连,其另一端与引射管(11)的入口相连,所述引水管(13)与引射管(11)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正对引射管(11)的喷嘴(12);所述引射管(11)出口设置在水泵进水管(4)管壁上;所述引泡管(3)上依次设置有泡沫开关阀(9)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引水管(13)上设置有水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10)和泡沫开关阀(9)之间设置有连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水泵出水管(20)上的推板(19)、设置在引泡管(3)内壁上的圆环形隔板(14)以及设置在引泡管(3)内可与圆环形隔板(14)相吻合的圆锥形泡沫锥(15)、固连推板(19)和泡沫锥(15)的连接杆(17)以及套在连接杆(14)上的复位弹簧(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是设置在水阀手柄(7)上、可带动泡沫开关阀(9)动作的连动杆(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是两端分别铰链在水阀手柄(7)中部和泡沫开关阀手柄(6)中部的连动杆(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包括引泡管、引水管、引射管,引泡管一端与泡沫液容器相连,另一端与引射管相连,引水管一端与水泵出水管相连,其上设置有正对引射管的喷嘴,另一端与引射管相连,引射管出口设置在水泵进水管上,引泡管上依次设置有泡沫开关阀和流量控制阀,引水管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泡沫比例混合器,包括引泡管(3)、引水管(13)、引射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泡管(3)一端与泡沫液容器(1)相连,其另一端与引射管(11)的入口相连;所述引水管(13)一端与水泵出水管(20)相连,其另一端与引射管(11)的入口相连,所述引水管(13)与引射管(11)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正对引射管(11)的喷嘴(12);所述引射管(11)出口设置在水泵进水管(4)管壁上;所述引泡管(3)上依次设置有泡沫开关阀(9)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引水管(13)上设置有水阀(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维国赵卫忠金忠升李峰席建厂曾伟安伯友杨沛韩卫钊马玉琴朱保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