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隧道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试验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7460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3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型隧道,所述模型隧道内部布设多种预置突水补给通道,预置突水补给通道通过管路与水源补给系统连接;所述模型隧道内布设监测元件,监测元件与监测系统连接,监测系统将获得的监测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得出预置突水补给通道对应的特征信号及对应的空间展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富水隧道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进行定位监测及空间展布呈现,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依据,降低突涌水灾害发生的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建设过程中,突涌水灾害频繁发生。由于水体对岩石的物理、化学作用,使得岩石强度发生骤降。当隧道施工至含水体所处区域时,原支护设计难以维持围岩稳定性,隧道内极易发生突涌水灾害;加上突涌水灾害源附近水体会沿着岩石间的缝隙进行补给,水体会沿补给通道源源不断的流向灾害源,最后涌入隧道中,遂发生大范围突涌水灾害。隧道突涌水灾害会造成工期延误、机械设备损坏、投资费用增加,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突涌水灾害源的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对于富水隧道施工建设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富水隧道动力灾变力学机制不清楚,并缺乏有效描述突水动力灾变演化过程的分析方法,尚未能提出对于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的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以上突涌水灾害源补给通道定位与空间展布问题,亟需一种可全新合理的补给通道定位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试验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对强补给通道定位进行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隧道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试验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模型隧道,所述模型隧道内部布设多种预置突水补给通道,预置突水补给通道通过管路与水源补给系统连接;所述模型隧道内布设监测元件,监测元件与监测系统连接,监测系统将获得的监测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得出预置突水补给通道对应的特征信号及对应的空间展布。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试验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模型隧道,所述模型隧道内部布设多种预置突水补给通道,预置突水补给通道通过管路与水源补给系统连接;所述模型隧道内布设监测元件,监测元件与监测系统连接,监测系统将获得的监测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得出预置突水补给通道对应的特征信号及对应的空间展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模型隧道的一侧设有隧道洞口,模型隧道的另一侧为未开挖区域;所述预置突水补给通道设置于模型隧道的未开挖区域内;所述模型隧道内在隧道洞口和未开挖区域之间设有隔水岩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预置突水补给通道包括依次布设在模型隧道内的管状的第一突水补给通道、带状的第二突水补给通道和第三突水补给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突水补给通道包括交错设置的若干水平管状补给通道、若干轴向管状补给通道和若干径向管状补给通道;所述水平管状补给通道、轴向管状补给通道和径向管状补给通道均由两根及以上水流管道交叉形成。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突水补给通道包括轴向带状补给通道和径向带状补给通道,所述轴向带状补给通道和径向带状补给通道均沿模型隧道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三突水补给通道包括管状补给通道,所述管状补给通道与溶洞模型连通以模拟隧道突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源补给系统包括压力水箱,所述压力水箱通过注水管与预置突水补给通道连接,预置突水补给通道通过回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乾青成帅袁永才陈迪杨谭英华柳尚刘善伟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