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电力平衡反馈控制的两自由度地壳形变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3521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力平衡反馈控制的两自由度地壳形变观测装置,涉及地震前兆预警观测技术。固体潮汐信号和地壳形变旋转信号进入主体;主体、第1电容检测电路、第1PID控制电路、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和主体依次闭环连接;主体、第2电容检测电路、第2PID控制电路、第2静电力驱动电路和主体依次闭环连接;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和第2静电力驱动电路分别与加法器连接,输出固体潮汐电压信号;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和第2静电力驱动电路分别与减法器连接,输出地壳形变旋转电压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单点水平量和旋转量同时测量,观测频带广,动态范围大,线性度好;是一种地壳形变观测宽频带反馈式的仪器,适用于地震前兆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前兆预警观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静电力平衡反馈控制的两自由度地壳形变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前兆预测地震是地震研究工作重大课题之一。成功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大小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很大程度上是与不能获得全面的、足够精度和数量的与地震前兆相联系的信息有关。地壳形变测量是地震前兆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之一,物理概念清晰,直接反映地壳变化的情况,解释地壳受力与变形乃至断裂发生地震的过程和终结。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地震前兆仪器又有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在仪器的参数、技术指标中,形变仪器这一块也有了相应的入网标准。对摆式仪器来说,明确地要求了仪器分辨力为万分之二角秒,相对分辨力为10-9量级,同时在频带上也有了新的要求。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倾斜类观测仪器目前在网纳入管理的台站有184个,主要测项为水平摆倾斜观测、垂直摆倾斜观测、水管倾斜观测和钻孔倾斜观测,观测仪器有280套。其中水平摆倾斜仪59套、垂直摆倾斜仪80套、水管倾斜仪107套、钻孔倾斜仪34套;(数据截止于2013年底)以上除了部分垂直摆倾斜仪是二十一世纪以后研发的仪器,其他的仪器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最老的仪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静电力平衡反馈控制的两自由度地壳形变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第1电容检测电路(210)、第2电容检测电路(220)、第1PID控制电路(310)、第2PID控制电路(320)、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410)、第2静电力驱动电路(420)、电压馈入电路(500)、加法器(610)和减法器(620);固体潮汐信号(A)和地壳形变旋转信号(B)进入主体(100);主体(100)、第1电容检测电路(210)、第1PID控制电路(310)、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410)和主体(100)依次闭环连接;主体(100)、第2电容检测电路(220)、第2PID控制电路(320)、第2静电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9 CN 201610189018X1.一种基于静电力平衡反馈控制的两自由度地壳形变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第1电容检测电路(210)、第2电容检测电路(220)、第1PID控制电路(310)、第2PID控制电路(320)、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410)、第2静电力驱动电路(420)、电压馈入电路(500)、加法器(610)和减法器(620);固体潮汐信号(A)和地壳形变旋转信号(B)进入主体(100);主体(100)、第1电容检测电路(210)、第1PID控制电路(310)、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410)和主体(100)依次闭环连接;主体(100)、第2电容检测电路(220)、第2PID控制电路(320)、第2静电力驱动电路(420)和主体(100)依次闭环连接;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410)和第2静电力驱动电路(420)分别与加法器(610)连接,输出固体潮汐电压信号(C);第1静电力驱动电路(410)和第2静电力驱动电路(420)分别与减法器(620)连接,输出地壳形变旋转电压信号(D)。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地壳形变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00)包括基座(101)、第1支撑脚(1021)、第2支撑脚(1022)、第3支撑脚(1023)、动极板(103)、第1定极板(1041)、第2定极板(1042)、悬丝(105)、支架(106)和外壳(107)、悬丝固定调整器(108)、悬丝屏蔽管(109)、侧位止位螺钉(110)、正位止位螺钉(111)和锁摆(112);外壳(107)和基座(101)上下连接组成一封闭的整体,在基座(101)下面设置有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排列的第1支撑脚(1021)、第2支撑脚(1022)、第3支撑脚(1023);在外壳(107)内壁设置有支架(106),在支架(106)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互为平行的第1定极板(1041)和第2定极板(1042),在支架(106)的顶部中央设置有悬丝固定调整器(108);悬丝固定调整器(108)、悬丝(105)和动极板(103)上下依次连接,动极板(103)在第1定极板(1041)和第2定极板(1042)之间,均和基座(101)的等腰边平行;在悬丝(105)外套装有固定在支架(106)上的悬丝屏蔽管(109);在动极板(103)的两侧和上面设置有固定在支架(106)上的6个侧位止位螺钉(110);在第1定极板(1041)和第2定极板(1042)的工作面分别设置有4个正位止位螺钉(111);所述的基座(101)是一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金属块;所述的支撑脚包括依次连接的手轮、螺杆和脚垫,3个脚垫分别设计成点、线、面的形状,基座(101)的直角固定螺纹孔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李树德张道忠周云耀张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