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冷气溶胶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84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冷气溶胶灭火装置,采用双管路输送系统,一条管路输送高压气体进入超细干粉罐内并将其内的超细干粉充分吹起、翻腾、搅动然后以“气-粉”混合物的形态进入混合器内,另一条管路输送高压气体进入混合器内与“气-粉”混合物形成冷气溶胶经特制的喷射装置喷射出去,不仅具有灭火效果好,射程远的优点,且用途非常广泛,可快速扑灭A、B、C、D类火灾,并不会复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灭火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载车载冷气溶胶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普通干粉喷射装置的局限性在于,采用的灭火剂只限于普通干粉,而普通干粉因其颗粒大,流动性不好,导致其在喷射后阻力大,射程不高,且不能长时间悬浮在空中,从而导致其灭火效率低下,使用效能低;其次,可选择驱动气体的范围窄,现有普通干粉喷射系统采用的驱动气体只限于使用氮气或惰性气体,从而导致其单位使用成本高,因为普通干粉要依赖于氮气或惰性气体的共同作用来使得燃烧物因缺氧而熄灭;再次现有普通干粉喷射装置只能扑灭B、C类和一般电器的初期火灾,且只能短暂性灭火,因其降温效果不好,从而有可能导致火灾复燃性高。因此,有人提出以冷气溶胶灭火剂作为介质来灭火,它是针对热气溶胶灭火技术的一些不足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粉体灭火剂,它由现有的高效干粉灭火剂添加磨剂、分散剂、防潮剂、防静电剂和流动剂等组成,“冷气溶胶”是超细干粉通过压缩气体喷射方式射出,与空气匀质混合形成的雾团,超细干粉的密度大致在0.45g/cm3,而普通干粉密度大致在0.9—1.13g/cm3,冷气溶胶中充满着大量的气体,可长时间悬浮,不易沉降,不受障碍物限制,并且细小微粒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和更稳定的高均匀分散状态,因此流动性好,对有限灭火空间形成全淹没;被释放出的灭火组分微粒不但可绕过障碍物,还可在空间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快速、高效灭火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火灾复燃,达到了在封闭空间以全淹没方式灭火的目的。但是,目前基本上是由工厂生产超细粉体,经储存运输到防火现场,装入喷射器待起火时喷射灭火,但是在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工厂生产的超细粉体在储存和等待过程中,由于粉体中的极小颗粒容易发生再团聚,从而达不到冷气溶胶灭火的目的,因此需要对超细干粉的储存装置及喷射方式作出改进,以便在喷射时超细干粉能以最小化的颗粒与气体混合并喷射出去。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冷气溶胶灭火装置,采用双管路输送系统,通过高压气将超细干粉罐内的干粉以超细状态输送至混合器内并与高压气再次混合喷射出去。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载冷气溶胶灭火装置,其特征在是采用双管路输送系统,系统具有一气体压力存储器、一超细干粉罐、一混合器及一喷射装置,气体压力存储器出口由输送高压气并经-->阀门控制的第一管道连通混合器的入口,与第一管道并列的输送高压气并经阀门控制的第二管道连通超细干粉罐的进气口,超细干粉罐的出口连通混合器的另一入口用于输送“气—粉”混合物,高压气与“气—粉”混合物在混合器内混合后经喷射装置喷射。所述气体压力存储器由多个气瓶组成,气瓶内存储有高压气体。所述超细干粉罐的进气口沿罐体外圆呈圆周分布。所述干粉罐内设有供“气—粉”混合物输出的出粉管道,该出粉管道的进粉口呈喇叭形。所述喷射装置自入口处至出口处的内部形状为先收敛后扩散状。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采用双管路输送系统,首先由高压气体进入超细干粉罐内将超细干粉吹起,“气—粉”混合物由出粉管道进入混合器内,与另一路的高压气体在混合器内再次混合形成冷气溶胶并由喷射装置喷射出去,其科学性在于,高压气进入超细干粉罐内时,因气体压力极大,可将其内的超细干粉充分吹起上下翻腾,即使有少量团聚物也被分解成雾状,“气—粉”混合物经出粉管道进入混合器内,压力损失较大,另一管路的高压气具有极高的压力直接进入混合器,并作为输送载体将“气—粉”混合物由喷射装置喷射出,既可保证超细干粉的密度不大于0.45g/cm3,也能保证以最大的射程喷射。2、本专利技术超细干粉罐的进气口沿罐体外圆呈圆周分布,使得高压气自罐体的四周进入内部,可最大化地将罐内的超细干粉吹起、搅动,同时,出粉管道的进粉口呈喇叭形,利于“气—粉”混合物以较高压力喷出。3、本专利技术喷射装置自入口处至出口处的内部形状为先收敛后扩散状,即喷射装置为筒状,其内部中间细,两端粗,也即是筒状喷射装置的内径自中部至两端逐渐增大,更符合航空动力学及流体机械学原理,可将喷射出的冷气溶胶灭火剂的射程最大化,满足远距离灭火的需求。4、因超细干粉在空气中有很好的分散性和漂浮性,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火组分颗粒可以很快地扩散到被保护空间的各个部位,快速地扑灭火灾,并将着火空间保护起来有效地防止火灾复燃。冷气溶胶灭火技术的灭火方式为全淹没灭火,被释放的冷气溶胶灭火剂具有全方位保护空间的独特性能和优点,可扑救相对封闭空间或半封闭的A、B、C、D类火灾,不依赖于输送介质的阻燃性能,所以可采用普通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从而大大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灭火装置的系统构成图。图2超细干粉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断面图。图4为筒状喷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配于消防车上的示意简图。图中标号:1气体压力存储器,2超细干粉罐,3混合器,4喷射装置,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进气口,8出粉管道,81进粉口,9消防车。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实施例: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灭火装置采用双管路输送系统,具有气体压力存储器1、超细干粉罐2、混合器3及喷射装置4,气体压力存储器1由多个气瓶组成,气瓶内存储有高压气体,其出口由输送高压气的第一管道5连通混合器3的入口,并列设置一根输送高压气的第二管道6,第二管道6连通超细干粉罐2的进气口7,图2、3所示,进气口7沿罐体外圆呈圆周分布,高压气体经第二管道6以极高的压力进入罐内,将其内的超细干粉充分吹起、上下翻腾形成雾状,在超细干粉罐2内设置出粉管道8,出粉管道8的进粉口81呈喇叭形,利于“气—粉”混合物进入出粉管道8内,出粉管道8的的出口连通混合器3的另一入口,第一管道5内的高压气与“气—粉”混合物在混合器3内混合后经喷射装置4喷射出去,此时高压气体作为输送载体具有极大的喷射力,将射程最大化。图4所示,喷射装置呈筒状,自入口处至出口处的内部形状为先收敛后扩散状,也即是筒状喷射装置的内径自中部至两端逐渐增大,更符合航空动力学及流体机械学原理,可将喷射出的冷气溶胶灭火剂的射程最大化,满足远距离灭火的需求。使用时,图5所示,将本专利技术装配在消防车9上,喷射装置4突出于车顶外,使之成为一套移动的消防灭火系统,扩大了应用范围,具有高度灵活性及机动性能,便于在狭窄的空间内展开战斗,从图1中可以看出,喷射装置可以设置为并列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朝不同方位喷射灭火,提高战斗力。具体实施中,超细干粉罐以圆周布置的进气口可以设置为12—14个,可最大化地将罐内的超细干粉翻腾起;同时,在第一管道5及第二管道6上均布置有流量计及控制阀门,以调节高压气或“气—粉”混合物的流量、压力及流速,当气与粉的比例在1:20~1:25之间时可达到最佳灭火效果。经试验,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灭火效能是卤素灭火剂1301的3~5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CO2的15倍。可广泛使用于:①、对居室、库房、配电室、配电箱、电缆沟、车箱、船舱、隧道内的火灾扑救时,迅速将人撤出后,采用全淹没的方式喷射。尽量不破坏窗户,不敞开空间,用喷枪向空间内射入超细干粉气溶胶灭火剂,当超细干粉灭火剂在空间中形成的浓度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车载冷气溶胶灭火装置,其特征在是采用双管路输送系统,系统具有一气体压力存储器(1)、一超细干粉罐(2)、一混合器(3)及一喷射装置(4),气体压力存储器(1)出口由输送高压气并经阀门控制的第一管道(5)连通混合器(3)的入口,与第一管道(5)并列的输送高压气并经阀门控制的第二管道(6)连通超细干粉罐(2)的进气口,超细干粉罐(2)的出口连通混合器(3)的另一入口用于输送“气-粉”混合物,高压气与“气-粉”混合物在混合器(3)内混合后经喷射装置(4)喷射。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冷气溶胶灭火装置,其特征在是采用双管路输送系统,系统具有一气体压力存储器(1)、一超细干粉罐(2)、一混合器(3)及一喷射装置(4),气体压力存储器(1)出口由输送高压气并经阀门控制的第一管道(5)连通混合器(3)的入口,与第一管道(5)并列的输送高压气并经阀门控制的第二管道(6)连通超细干粉罐(2)的进气口,超细干粉罐(2)的出口连通混合器(3)的另一入口用于输送“气—粉”混合物,高压气与“气—粉”混合物在混合器(3)内混合后经喷射装置(4)喷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永兴倪军刘军程继国周冰洋刘川红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市浩淼消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