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智雄专利>正文

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44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逃生装置,包括一个内框体及一绳梯,该绳梯有数个梯管、隔块及链条,在梯管的两端设有开放槽,以供链条穿置,隔块是在一套管两侧各延伸设有一个靠置部,该套管套置在梯管两端及链条的外侧,并在后端设有一个凹口以卡制在链条外,且以铆钉铆固该套管与梯管,该链条容易收置,且不会相互缠绕,具有使用、收置方便以及节省逃生时间的特性。(*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逃生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绳梯收置方便,不须花时间整理绳梯并节省逃生时间的逃生装置。如图1所示,是中国技术专利第93220736.7号的逃生装置较佳实施例逃生窗10状态的立体图,该逃生窗10在一内框体11内枢设有一外框体12,及在该内框体11内装设绳梯13,配合图2所示,该外框体12的下框条121与该内框体11的下框111之间锁设有后钮14,可使该外框体12向内框体11的外面打开,而使该绳梯13垂伸至地面以进行逃生,该绳梯13是由预定数目的梯管131与两条分别穿置在该梯管131两端的钢索132所组成,该钢索132顶端设有一挡块133,该挡块133装设在该内框体11的左、右框112、113的容室114内,且该梯管131两端分别固设有一个圆板134,该圆板134与楼梯的墙面形成间隙使逃生时能踩踏该梯管131逃生,该钢索132在该梯管131的上、下端各卷固有一个限制片135,以使该梯管131可以定位在绳索132上。如图3、4所示,是上述专利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该逃生装置制成逃生箱20的状态,包含一个箱体21及一个容置于箱体21的内绳梯22,该绳梯22包含多个梯管221、隔块222、钢索223及套盖224,该隔块222穿置在梯管221两端,借由螺栓225锁结,该钢索-->223的两端各形成有一个套环226,该套环226可分别套置在上、下梯管221两端,并连结该梯管221,该套盖224套封在梯管221两端,以限制该钢索223定位在梯管221上而组装成该绳梯21,使用时先将该箱体21的盖子211打开,取出收置在该箱体21内的绳梯22,然后将固定该钢索23末端的快速安全扣24住在楼房内的固定物,使该箱体21固定,就可以将该绳梯22抛出楼房外面,该隔块222靠置在楼房外墙面,使该梯管221与楼房墙面之间有一间隙,可踩踏该梯管221往地面移动以顺利逃生。上述的逃生装置虽然可以顺利地帮助逃生,但是因钢索132、223的挠性不佳,所以在收放该逃生窗10、逃生箱20之后,会弹开且相互纠缠,而且使用时,必须花时间整理该钢索132、223,才能顺利展开成该绳梯13、22使用,且圆板134、隔块222的宽度有限,所以靠置在外墙面时该梯管131、221与楼房外墙面的距离较近,逃生时踩踏不方便。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装置,使绳梯的使用、收置更方便,且不用再花时间整理绳梯,以节省逃生时间且逃生时踩踏容易。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该逃生装置的绳梯有多个梯管、隔块及链条,该梯管两端各设有一个开放槽,以供链条穿置,该隔块在一个套管两侧外各延伸设有一个靠置部,该套管套置在梯管两端且位于链条外侧,该套管后端设有一个凹口,可以卡住链条,并与该梯管之间铆固一支铆钉固定,因该链条容易收置,且不会相互缠绕,使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且节省逃生时间,而且该隔块的靠置部抵靠在楼房外墙面,使该梯管与外墙面的距离加长,方便逃-->生时踩踏该梯管。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逃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逃生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逃生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另一种以往逃生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上述逃生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绳梯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7是沿图6中的截线7-7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使用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绳梯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新型的主要组成构件与上述以往大致相同,配合图1、3所示,对于第一种以往的逃生窗10的形态来说,它包含一个内框体11、一个外框体12及一个绳梯13,对于另一种逃生箱20的形态,它包含一个箱体21及一个绳梯22,上述构件的组成位置大致与以往相同,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绳梯由多个梯管30、多个隔块40、两条链条50及多个铆钉60所构成。该梯管30是方形体,在顶、底面31、32的两端各设有一开放槽33,该开放槽33内靠近前端处并在槽边相对地各设有一个半圆孔34。该隔块40包含一个套管41及在套管41两侧各延伸设有一个-->靠置部42,该套管41套置在梯管30上,且后端设有一个凹口43,而中央处设有一个贯穿孔44。该链条50是一般的链条,且两两链目51、52之间呈正交状。如图6所示,是该绳梯的组合立体图,将该链条50的一个链目52放置成与该开放槽33平行的方向,并由该开放槽33外往内将该链目52置入该开放槽33内,且因该链目52与上、下链目51之间呈正交状,所以该上、下链目51会挡置在该开放槽33的上、下侧,而无法进入该开放槽33内,再将该隔块40的套管41套置在梯管30两端且位于该链条50的外侧,并使后端的凹口43恰好卡位在链目52外,因此,该链目52会定位,且使该套管41的贯穿孔44对准该半圆孔34,而使外侧边与该梯管30的端面平齐,最后,再将该铆钉60铆置在该贯穿孔44及半圆孔34中,就可使该链条50、隔块40固置在该梯管30两端,配合图7所示,该铆钉60因铆置在半圆孔34,且该开放槽33的槽宽比半圆孔34的孔径小,所以该铆钉60会被限位,因而完成该绳梯的组装。如图8所示,是本技术逃生装置作为逃生窗10的使用示意图,本技术逃生装置的使用与以往的完全相同,先将该内框体11与外框体12之间的卡止元件15打开,就可以将该外框体12往内框体11的外侧打开,绳梯就往地面展开延伸,且该隔块40的靠置部42抵靠在楼房的外墙面,但因该靠置部42长度的关系,使该梯管30与外墙面之间有较大的间隙,使逃生时更方便踩踏该梯管30。如图9所示,是本技术作为逃生箱20的使用示意图,该逃生装置的使用与以往的完全相同,将该箱体20的盖子211打开,并将该绳梯13取出,固定钢索70末端的快速安全扣71扣在楼房内的固定-->物,就可以将该绳梯13往楼房外抛出,且该链条50往地面展开延伸,可以踩踏该梯管30往地面逃生。因为该链条50的链目51、52之间不会相互纠缠,所以在将绳梯13往外抛出时,可快速地摊开往地面延伸,不需要再重新整理,可节省逃生时间,且因该链条50的每一链目51、52之间,在收置时可紧密接触,因此可以缩小整体收置后的体积,更容易收置在箱体20内。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与上述较佳实施例唯一不同之处是链条90,该链条90的每组链目91是由一个上链目911及一个下链目912所组成,该上、下链目911、912的开放端卷结在一起,且彼此之间呈正交状,每组链目91之间也呈正交状,当该下链目912穿置入梯管31的开放槽33内时,该链目912的顶端可借由卷结处913卡置在开放槽33顶端,且底端可借由另一组链目91的上链目911卡置在该开放槽33的底端,使该下链目912定位,且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完全相同地将该隔块40的套管41套置在该梯管30的两端,并借由该凹口43卡位在下链目912外,使用该铆钉60铆固在贯穿孔44及半圆孔34中,组装成绳梯。本实施新型逃生装置的功效及优点如后:1.该链条50、90容易收置,收置后体积较小、不占空间,也不会相互缠绕,使该逃生装置在使用时只要将绳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逃生装置,包括一个内框体及一个绳梯,该内框体是由上、下、左、右框组合,该左、右框分别固设有定位部,该绳梯枢置在该内框体内,且由梯管与穿置在梯管两端的钢索所组成,该两钢索顶端分别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分别枢置在内框体左右框的定位部,其特征在于:该绳梯包含多个梯管、链条及隔块,该梯管的顶、底面两端各设有一个相对开放槽,该链条的一个链目穿置在开放槽中,该隔块包括一个套管且在套管两侧各延伸设有一个靠置部,该套管套置在该梯管两端,并位于链条外,且内端设有一个卡制链目的凹口,并 与梯管之间铆固有一个铆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装置,包括一个内框体及一个绳梯,该内框体是由上、下、左、右框组合,该左、右框分别固设有定位部,该绳梯枢置在该内框体内,且由梯管与穿置在梯管两端的钢索所组成,该两钢索顶端分别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分别枢置在内框体左右框的定位部,其特征在于:该绳梯包含多个梯管、链条及隔块,该梯管的顶、底面两端各设有一个相对开放槽,该链条的一个链目穿置在开放槽中,该隔块包括一个套管且在套管两侧各延伸设有一个靠置部,该套管套置在该梯管两端,并位于链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雄
申请(专利权)人:徐智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