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盘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276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穴盘育苗装置,包括:支架、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穴盘覆土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播种机构、二次覆土机构和浇水机构;穴盘基质输送机构设置在支架上,穴盘覆土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播种机构、二次覆土机构和浇水机构均位于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的上方,且沿穴盘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穴盘育苗装置,仅需要较少的工人观察穴盘的移动位置,手动启动和关闭上述各个功能机构即可;这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播种育苗时的人工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将上述功能机构均设置在同一个支架上,还可以使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园艺穴盘播种机械的
,尤其是涉及穴盘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棚中主要靠手工作业来完成穴盘苗的播种,然而手工播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还会出现种子播种不均匀等问题;同时,随着蔬菜工厂化生产对播种需求量的激增以及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足,使手工播种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销售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穴盘育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播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穴盘育苗装置,包括:支架、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穴盘覆土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播种机构、二次覆土机构和浇水机构;所述穴盘基质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穴盘覆土机构、所述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所述播种机构、所述二次覆土机构和所述浇水机构均位于所述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的上方,且沿穴盘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所述穴盘覆土机构包括基质料斗和筛网,所述筛网和所述基质料斗均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筛网位于所述基质料斗的下方;且所述筛网的下方连接有基质导槽,所述基质导槽用于将基质覆盖在所述穴盘上;所述筛网倾斜设置,且在所述筛网水平面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杂质导槽,且所述杂质导槽的开口与所述筛网的最低平面平齐或者低于所述筛网的最低平面。进一步,所述穴盘覆土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动力部和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动力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筛网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在所述第一动力部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筛网做往复运动,从而将基质均匀的铺设在所述穴盘上;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动力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筛网铰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杆和滑块,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上,与所述筛网连接;且所述滑块同时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进一步,所述穴盘基质打孔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打孔单元和固定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所述打孔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动力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打孔
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二动力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配合能够带动所述打孔单元上下运动。进一步,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同步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打孔单元铰接。进一步,所述打孔单元包括固定板和多个打孔锤,多个所述打孔锤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穴盘基质打孔机构还包括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上。进一步,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种子料斗、导种单元和多个导种管,所述种子料斗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多个所述导种管均设置在所述种子料斗的出口处,且种子仅能经由所述导种管落入所述穴盘;所述导种单元设置在所述种子料斗内部,且能够确保一次只有一粒种子经由对应的导种管进入所述穴盘内;所述导种单元包括播种部和刷种部,所述播种部用于将种子引入所述导种管内,所述刷种部用于去除所述播种部上多余的种子,从而确保每个所述导种管内一次仅有一粒种子进入。进一步,所述播种部包括播种轮,所述播种轮上设置有多个种槽,所述刷种部包括毛刷轮;所述播种轮和所述毛刷轮同向转动,且所述毛刷轮能够确保所述种槽内仅有一粒种子。进一步,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部和换向部,所述换向部同时与所述播种轮和所述毛刷轮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换向部连接,二者配合作用实现所述播种轮和所述毛刷轮同向转动;所述换向部包括第一齿轮、惰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惰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转轴与所述毛刷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与所述播种轮的转轴连接。进一步,所述穴盘基质输送机构、所述穴盘覆土机构、所述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所述播种机构、所述二次覆土机构和所述浇水机构上均设置有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用于实现对穴盘的自动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穴盘育苗装置,仅需要较少的工人观察穴盘的移动位置,手动启动和关闭穴盘覆土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播种机构、二次覆土机构和浇水机构即可;这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播种育苗时的人工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将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穴盘覆土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播种机构、二次覆土机构和浇水机构均设置在同一个支架上,还可以使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穴盘育苗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图1所示的穴盘育苗装置的穴盘覆土机构的轴测图;图3为图1所示的穴盘育苗装置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的轴测图;图4为图1所示的穴盘育苗装置的播种机构的轴测图;图5为图1所示的穴盘育苗装置的二次覆土机构的轴测图;图6为图1所示的穴盘育苗装置的浇水机构的轴测图;图7为图1所示的穴盘育苗装置的支架和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的轴测图。附图标记:1-穴盘基质输送机构;2-穴盘覆土机构;3-穴盘基质打孔机构;4-播种机构;5-二次覆土机构;6-浇水机构;7-支架;11-输送带;12-第四驱动单元;21-基质料斗;22-筛网;23-基质导槽;24-第一驱动单元;25-泥爪;26-第一动力源;27-第二动力源;28-导杆支座;31-第二驱动单元;32-打孔单元;33-固定架;34-第二导杆;41-种子料斗;42-导种管;43-播种轮;44-毛刷轮;45-第三驱动单元;46-机座;51-挡条;52-支座;61-电磁阀;62-水管;63-喷头;241-第一连杆;242-第二连杆;243-第一导杆;244-滑块;311-第三连杆;312-第四连杆;313-第一皮带轮;314-第二皮带轮;315-同步带;321-固定板;322-打孔锤;431-种槽;451-驱动部;452-第一齿轮;453-第二齿轮;454-惰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穴盘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穴盘覆土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播种机构、二次覆土机构和浇水机构;所述穴盘基质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穴盘覆土机构、所述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所述播种机构、所述二次覆土机构和所述浇水机构均位于所述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的上方,且沿穴盘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盘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穴盘覆土机构、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播种机构、二次覆土机构和浇水机构;所述穴盘基质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穴盘覆土机构、所述穴盘基质打孔机构、所述播种机构、所述二次覆土机构和所述浇水机构均位于所述穴盘基质输送机构的上方,且沿穴盘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盘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覆土机构包括基质料斗和筛网,所述筛网和所述基质料斗均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筛网位于所述基质料斗的下方;且所述筛网的下方连接有基质导槽,所述基质导槽用于将基质覆盖在所述穴盘上;所述筛网倾斜设置,且在所述筛网水平面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杂质导槽,且所述杂质导槽的开口与所述筛网的最低平面平齐或者低于所述筛网的最低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穴盘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覆土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动力部和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动力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筛网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在所述第一动力部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筛网做往复运动,从而将基质均匀的铺设在所述穴盘上;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动力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筛网铰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杆和滑块,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上,与所述筛网连接;且所述滑块同时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穴盘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基质打孔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打孔单元和固定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所述打孔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动力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打孔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二动力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配合能够带动所述打孔单元上下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穴盘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皮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建忠徐高扬方金灿俞益坤金南羽王明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