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义哲专利>正文

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05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滤气罩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更换滤气元件之滤气鼻罩。运用于罩覆在头部器官之一的鼻子上,包括一由挠形材料制成且呈鼻型的罩本体,并包括一罩覆在鼻子正面的前壁,及一个固接于该前壁底端且罩覆于鼻子底面的底壁,该底壁设有对应连通鼻子鼻孔的通气孔和过滤元件,过滤元件可分离地塞装于该底壁之通气孔中,而该滤气元件则是可更换地塞装于该底壁之通气孔中并用以过滤鼻子吸入的空气,即由此可更换之滤器元件,节省成本,符合环保需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
:本技术涉及滤气罩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更换滤气元件之滤气鼻罩。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空气中大多会悬浮由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一般空气中常有之灰尘、花粉、汽车排放的废气、厨房中的油烟与酸辣异味,及垃圾清洁时之异味等,而在电子工厂、化学工厂,及木材工厂等工业作业场所中,空气中则可能会掺杂有各种有机气体、工业废气、及木屑粉末等,而当人们吸入过多上述有害物质时,则会对嗅觉、肺部,甚至于对全身造成重大的伤害,而异味则时常令人难以忍受,因此许多需在该等环境中进出的人大都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其中最为简便且及时的方法便是带上过滤空气用的口罩。一般的口罩主要是由一同时罩覆在口鼻外的滤布,将鼻子吸入的空气中所夹带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而所能过滤掉的有害物质种类与过滤等级,则是依该滤布材质不同而有所区分。由于这类型口罩在使用时,是同时罩覆于口、鼻上,使用者嘴巴呼吸吐出之气体会被初步阻挡于口罩内,所以经常会造成闷热感。而呼吸吐出体外之异味也被过滤在口罩内,经一段时间累积而变成的臭味,会在鼻子呼吸时再被吸入,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并且由于口、鼻的立体幅度不同,常常造成口罩边缘无法完全附在口、鼻周围的皮肤上,而与皮肤间容易形成缝隙,因此,虽然一般口罩皆具有很宽大的罩覆面积与过滤材料,但在鼻子呼吸过程中,有害物质与异味则仍会经由口罩与皮肤间的缝隙被吸入人体中。并且口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过滤效果会越来越差,大部分的口罩都必须整个丢掉,虽然少数种类的口罩经洗涤后仍具有过滤效果,但是其过滤效果也会随着洗涤次数增加而变差。因此上述类型的口罩,除了常因罩覆效果不好,而容易吸入有害物质与异味外,并因大部分口罩使用过后就要整个丢掉,相当不环保,对于需大量且长期使用的消费者和工厂而言,所需花费的成本也会相当高。另外,由于在前述场所中,嘴巴可以选择主动闭住,而让鼻子负责吸气即可,而且人类也有以鼻子吸气为主的习惯,所以对于传统口罩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过滤效果,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环保概念的简便型滤气鼻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运用于罩覆在头部器官之一的鼻子上,包括一由挠形材料制成且呈鼻型的罩本体,并包括一罩覆在鼻子正面的前壁,及一个固接于该前壁底端且罩覆于鼻子底面的底壁,该底壁设有对应连通鼻子鼻孔的通气孔和过滤元件,过滤元件可分离地塞装于该底壁的通气孔中并用以过滤该鼻子吸入的空气。所述罩本体之前壁内固设一可夹持在鼻子上的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包括一鼻夹,且该鼻夹两末端分别以前壁中间处-->为中心往前壁左、右侧向下延伸。所述的定位件包括两个分别固设于该罩本体之前壁内且分别固接于鼻夹两末端上的夹片。所述的底壁之通气孔的顶、底缘分别形成有一径向向内突伸而顶抵于该滤气元件上的顶抵缘。所述的底壁之通气孔的顶缘左、右侧边分别形成有一向上突伸入该鼻孔中的突缘。所述包括一两端分别固接于该罩本体之前壁左、右侧边缘处的束带。所述包括一由挠性材料制成并固接于该罩本体之贴合壁底缘且罩覆头部器官之一的嘴巴上的延伸壁、一可分离地嵌装于该延伸壁上的滤片,及两个分别固接于该延伸壁之左右侧边缘的束带,该延伸壁具有一与嘴巴对应连通的开口,束带之两末端是上、下间隔地固接于该延伸壁之一侧边上。所述包括两个过滤元件,罩本体之底壁具有两个分别与鼻子两气孔对应连通且分别供两滤气元件对应塞装的通气孔。所述每一通气孔顶缘形成有一向上突伸入所对应鼻孔中的突缘。本技术通过以上方案该的设计不仅具有较佳的滤气效果,且更具环保概念,并可因此而降低鼻罩的整体成本,故确实能达到本技术之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罩覆于鼻子上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罩覆于鼻子上之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罩覆于鼻子上的正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罩覆于鼻子上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罩覆于鼻子和嘴巴上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其罩覆在头部10器官之一的鼻子11上,可用于过滤鼻子11之鼻孔111所吸入的空气。该鼻罩包括一罩覆在鼻子11上的罩本体3和一可分离地分别设置于罩本体3底部的且可分离滤气元件4,及一个设于该罩本体3内的定位件5。该罩本体3是由挠性胶质材料制成(例如矽胶)且配合鼻子11的外型制作。该罩本体3包括一罩覆在鼻子11正面之前壁31、一固接于该前壁31底端且罩覆鼻子11底面的底壁32,及一自该底壁32末端向下延伸而贴合在鼻子11与嘴巴12间皮肤上的贴合壁33。该底壁32具有两个分别与该鼻孔111对应连通之圆形通气孔321,每一通气孔321顶缘形成有一向上突伸入所对应鼻孔111中的环形突缘322,而每一通气孔321的顶、底缘分别形成有一径向向内突伸之环形顶抵缘323,顶抵缘323可用于顶抵在该被塞装于通气孔321中之滤气元件4的外周面,而使滤气元件4可稳固地塞装-->于所对应通气孔321中。在本实施例中,该滤气元件4是呈圆柱状且由活性纤维材料制成,且其厚度比一般口罩(未图示)的过滤材料厚,但实施时,可根据不同的过滤需求选择适当的过滤材料和厚度。该定位件5是由金属材料制成,设置于该本体3之前壁31内,是于罩本体3成型时预埋于模具(未图示)内,与罩本体3一体成形的。定位件5包括一倒U字型鼻夹51,及两个分别固接于鼻夹51两末端上的夹片52。鼻夹51的两末端是以前壁31中间处为中心,分别朝前壁31的左、右侧向下弯曲延伸,且当相向按压鼻夹51两末端时,鼻夹51的两末端会连动夹片52相向位移而夹持在鼻子11之左右侧边。如图4、5所示,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示意图。其罩本体3外形与定位件5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描述,以下只针对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罩本体3之底壁32仅具有一呈长方形且同时与鼻孔111对应连通的通气孔321,而该鼻罩也仅包含一塞装于通气孔321中且呈长方体状的滤气元件4。该底壁32的通气孔321顶缘左、右侧分别形成有一向上突伸入鼻孔111中的突缘322,而通气孔321的顶、底缘分别形成有一径向向内延伸之环形顶抵缘323,该顶抵缘323同样是用于辅助该滤气元件4固定于通气孔321中。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二较佳实施例所不同之处在于:该鼻罩包含两相间隔的弹性束带7。每一束带7的两端是分别固接于该本体3之前壁31的左、右侧边缘,并可-->环绕套设于头部10上,使该鼻罩更稳固地罩覆在鼻子11上。且在实施时,该鼻罩也可不设置定位件5,而仅有束带7来固定该鼻罩。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之第四较佳实施例,与第二较佳实施例所不同之处在于:该鼻罩包含一固接于该罩本体3的贴合壁33底缘、一罩覆嘴巴之延伸壁81、一可分离地嵌装于该延伸壁81之上之滤片82、及两分别固接于该延伸壁81左右侧边缘之弹性束带83。该延伸壁81是由胶质材料(例如矽胶)制成且表面具有一与嘴巴连通之开口811,而该滤片82则是用以罩覆开口8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挠形材料制成且呈鼻型的罩本体,并包括一罩覆在该鼻子正面的前壁,及一个固接于该前壁底端且罩覆于鼻子底面的底壁,该底壁设有对应连通鼻子鼻孔的通气孔和过滤元件,过滤元件可分离地塞装于该底壁之通气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挠形材料制成且呈鼻型的罩本体,并包括一罩覆在该鼻子正面的前壁,及一个固接于该前壁底端且罩覆于鼻子底面的底壁,该底壁设有对应连通鼻子鼻孔的通气孔和过滤元件,过滤元件可分离地塞装于该底壁之通气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其特征在于:于罩本体之前壁内固设一可夹持在鼻子上的定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包括一鼻夹,且该鼻夹两末端分别以前壁中间处为中心往前壁左、右侧向下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包括两个分别固设于该罩本体之前壁内且分别固接于鼻夹两末端上的夹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型滤气鼻罩,其特征在于:该底壁之通气孔的顶、底缘分别形成有一径向向内突伸而顶抵于该滤气元件上的顶抵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义哲
申请(专利权)人:郭义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