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肖州专利>正文

一种中小型垃圾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3068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6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小型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内烟囱、炉盖、外烟囱和底座;所述的内烟囱设在炉体中间,炉体与内烟囱构成燃烧室,炉体四周设有耐火砖;所述的炉体上方设置炉盖;所述的炉盖顶部设置外烟囱;所述的炉体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的炉盖外部设有水箱,水箱内还设有油箱;所述的内烟囱内设有气化盘管,所述的气化盘管通过油管与油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化盘管利用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油变成油气,并在炉体下方逸出后对炉体内的垃圾进行加热燃烧,形成垃圾快速、连续燃烧,焚烧彻底,焚烧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小型垃圾焚烧炉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每年乡镇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也成倍增加。垃圾处理的传统方式使建设垃圾填埋场,将垃圾进行填埋。然而,垃圾填埋存在着不少缺陷:一、建设垃圾填埋场占用了大量土地,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资源比较紧张;二、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增加管理成本;由于有大量有机物和电池等物质进入垃圾填埋场后,其产生的有毒渗滤液将给土壤和地下水带来严重污染,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必须建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防渗透、收集处理系统,这将提高了技术难度,同时也增加投资,填埋操作复杂,管理困难,此外,填埋场的甲烷、硫化氢等废弃也必须处理,以确保达到防爆和环保的要求;三、浪费资源,大量的垃圾堆放在填埋场里,其中有点物质和能量无法得到利用,这造成了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因此,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已经逐渐被替换了。与填埋处理相比,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通过燃烧,不仅减小了垃圾的体积,而且还可以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等能量循环利用,焚烧后的灰渣可以制砖。传统的垃圾焚烧炉在使用过程中,垃圾是被投放到焚烧炉内的炉排上进行焚烧的,但是,当炉排上的垃圾正在燃烧时,新投放进来的垃圾瞬间覆盖正在燃烧的垃圾,容易将火苗扑灭,导致炉内温度不稳定,垃圾焚烧不充分,垃圾焚烧不充分就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同时,垃圾成分复杂,其中各种可燃物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得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熔块、渣块、烧结等现象,燃烧率低。烟气中的可燃气体与飞灰中的可燃物不能被完全焚烧,最终排出的烟气中有害成分较多,污染环境。垃圾有时燃烧不充分,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黑烟,二次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燃烧充分、彻底的中小型垃圾焚烧炉。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小型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内烟囱、炉盖、外烟囱和底座;所述的内烟囱设在炉体中间,炉体与内烟囱构成燃烧室,炉体四周设有耐火砖;所述的炉体上方设置炉盖;所述的炉盖顶部设置外烟囱;所述的炉体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的炉盖外部设有水箱,水箱内还设有油箱;所述的内烟囱内设有气化盘管,所述的气化盘管通过油管与油箱连接。以上所述的底座设有炉桥、炉脚和底板,底座下方设置固定炉脚,底座四周开有排渣口和点火口,排渣口与点火口相邻分布,每个排渣口和点火口上对应设有排渣门和点火门;所述的底座中部还设有烟囱进气口,内烟囱固定在烟囱进气口的上方;所述的炉桥由斜炉桥和∧形炉桥构成;所述的斜炉桥由多根斜条钢筋相间一定距离焊接而成,斜炉桥的一端铰接安装在烟囱进气口上,另一端通过顶杆固定在排渣口处;所述的∧形炉桥由多根长度不等的钢筋相间一定距离分别与横杆焊接,横杆两端分别与烟囱进气口和点火口焊接;所述的∧形炉桥对应的底板为敞口,或设置格栅。以上所述的炉体内还包括方笼、角笼和固定杆;所述的方笼和角笼分别由多根竖条钢筋和横向钢筋环相间一定距离焊接而成,所述的角笼设在方笼的四个角内,并在角笼外侧和方笼内侧设有挂钩;所述的方笼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炉体四周。以上所述的炉体上方的侧壁上设有投料口。以上所述的内烟囱呈长笼状,由多根垂直的无缝水管、竖条钢筋及横向钢筋环分别相间一定距离焊接而成;并在长笼状的内烟囱外侧设有内烟囱挂钩;所述的无缝水管经炉盖与水箱连通。以上所述的炉盖设为双层板结构,两层板之间的空隙为冷却通道,所述的冷却通道与水箱连通。以上所述炉盖下方设有交叉分布的水管;所述的炉盖上方还均匀设置出汽口。使用时,从投料口投放下来的垃圾进入炉体内,部分垃圾被支撑在内烟囱、内烟囱挂钩或方笼挂钩上,然后打开底座的点火门,对垃圾点火引燃;对于湿淋淋的垃圾,加入液体燃料点火引燃,随着炉温升高,盘管内的液体燃料气化,燃料燃烧更充分;当垃圾能自燃时,停止液体燃料的加入。由于内烟囱、内烟囱挂钩或角笼支撑着垃圾,不会将下层火苗扑灭,从而保证该炉体内持续保持较高的温度,该炉体内具有稳定的热源;由于内烟囱、方笼和角笼能供给足够的空气,燃烧充分。炉体内的内烟囱水管和炉盖与水箱形成连通,水箱会自动供水,水分经过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在炉体水管和炉盖形成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炉盖顶部喷出,吸收烟气和烟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的气化盘管利用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油变成油气,并在炉体下方逸出后对炉体内的垃圾进行加热燃烧,形成垃圾快速、连续燃烧,焚烧彻底,焚烧效果好。2、本技术垃圾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热量,内烟囱内和炉盖的水形成了大量水蒸气,使得炉盖上升的蒸气与炉体内形成压差,自动拉动炉体内的烟气和炉底空气,从而向燃烧中的垃圾提供充足的氧气,让垃圾能够充分燃烧,同时对内烟囱起到了保护了作用,延长内烟囱的寿命。3、本技术的底座四周开有点火口,并利用底板造成的下端封堵,增强了炉体上下方形成的压差,拉风效果好,向炉体内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促进垃圾的充分燃烧。4、本技术在炉体内另设有方笼固定在炉体的四周,使炉体四周空气充足,使得垃圾无死角,克服了垃圾堆积在炉体的角落和炉壁无法充分燃烧的问题,燃烧完全。5、本技术的炉盖为双层板结构,两层板之间通有水,内烟囱设有水管,能降低炉盖和内烟囱的温度,有效防止炉盖和内烟囱受热变形,增强焚烧炉的寿命。6、本技术在内烟囱和炉盖上分布有水管,水管受热变成水蒸气,进一步增强炉体上方的压强,即增大炉体上下方的压差,使得炉体内拉风效果好,氧气充足,燃烧完全、快速。7、本技术在炉盖上方还设有出汽口,使得水蒸气从炉盖上逸出,并与外烟囱排除的粉尘相结合,实现了降烟降尘的效果,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8、本技术燃烧热量高,能软化玻璃,杀灭细菌,并适用湿垃圾焚烧,垃圾燃烧效率高,处理量大,设备利用率高,不会因垃圾堆积发酵污染环境;该焚烧炉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耗能低,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适用于乡镇社区、学校、医院的垃圾焚烧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炉盖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炉盖的A-A示意图。附图标识:1-炉盖,11-冷却通道,12-出汽口,13-水管,2-水箱,3-油箱,4-炉体,41-内烟囱,42-内烟囱挂钩,43-气化盘管,44-方笼,45-固定杆,5-底座,51-烟囱进气口,52-∧形炉桥,53-斜炉桥,54-底板,55-排渣口,56-排渣门,57-点火口,58-点火门,59-炉脚,6-外烟囱,7-投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中小型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4、内烟囱41、炉盖1、外烟囱6和底座5。内烟囱41设在炉体4中间,炉体4与内烟囱41构成燃烧室,炉体4四周设有耐火砖。炉体4上方设置炉盖1,炉盖1顶部设置外烟囱6。炉体4上方的侧壁上设有投料口7,炉体4下端与底座5。所述的炉盖1外部设有水箱2,水箱2内还设有油箱3;所述的内烟囱41内设有气化盘管43,所述的气化盘管43通过油管与油箱3连接。所述的内烟囱41呈长笼状,由多根垂直的无缝水管13、竖条钢筋及横向钢筋环分别相间一定距离焊接而成;并在长笼状的内烟囱41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小型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4)、内烟囱(41)、炉盖(1)、外烟囱(6)和底座(5);所述的内烟囱(41)设在炉体(4)中间,炉体(4)与内烟囱(41)构成燃烧室,炉体(4)四周设有耐火砖;所述的炉体(4)上方设置炉盖(1);所述的炉盖(1)顶部设置外烟囱(6);所述的炉体(4)下端与底座(5)连接;所述的炉盖(1)外部设有水箱(2),水箱(2)内还设有油箱(3);所述的内烟囱(41)内设有气化盘管(43),所述的气化盘管(43)通过油管与油箱(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型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4)、内烟囱(41)、炉盖(1)、外烟囱(6)和底座(5);所述的内烟囱(41)设在炉体(4)中间,炉体(4)与内烟囱(41)构成燃烧室,炉体(4)四周设有耐火砖;所述的炉体(4)上方设置炉盖(1);所述的炉盖(1)顶部设置外烟囱(6);所述的炉体(4)下端与底座(5)连接;所述的炉盖(1)外部设有水箱(2),水箱(2)内还设有油箱(3);所述的内烟囱(41)内设有气化盘管(43),所述的气化盘管(43)通过油管与油箱(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5)设有炉桥、炉脚(59)和底板(54),底座(5)下方设置固定炉脚(59),底座(5)四周开有排渣口(55)和点火口(57),排渣口(55)与点火口(57)相邻分布,每个排渣口(55)和点火口(57)上对应设有排渣门(56)和点火门(58);所述的底座(5)中部还设有烟囱进气口(51),内烟囱(41)固定在烟囱进气口(51)的上方;所述的炉桥由斜炉桥(53)和∧形炉桥(52)构成;所述的斜炉桥(53)由多根斜条钢筋相间一定距离焊接而成,斜炉桥(53)的一端铰接安装在烟囱进气口(51)上,另一端通过顶杆固定在排渣口(55)处;所述的∧形炉桥(52)由多根长度不等的钢筋相间一定距离分别与横杆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肖州
申请(专利权)人:朱肖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