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0883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5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包括指形管、药膜和填充物,所述的指形管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所述药膜为均匀附着在指形管内表面的毒死蜱药膜,所述填充物可拆卸的填充在指形管的开口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田间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快速诊断,缩短了诊断时间,结果准确可靠,避免在抗性种群使用毒死蜱造成的增加成本、防治无效、污染环境等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害虫敏感性快速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叫棉蚜,主要为害瓜类蔬菜,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植物汁液。在我国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各地均有发生。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寄主包括黄瓜、南瓜、西葫芦、西瓜、豆类、茄子、菠菜、葱、洋葱等蔬菜及棉、烟草、黄秋葵、甜瓜、哈密瓜、食用仙人掌、菜用番木瓜、甜菜等农作物。目前生产上防治瓜蚜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确定瓜蚜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正确选择防治药剂,才能有效控制瓜蚜为害。传统的浸叶法、点滴法等生测方法费时费力,不能及时快速指导选药用药。近年来,诊断剂量法作为一种简便的研究病虫害敏感性的方法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张润祥、范仁俊、封云涛等人采用诊断剂量法开发了快速测定评估黄蚜对联苯菊酯和啶虫脒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王少丽、张友军等人开发了快速检测杀虫剂对烟粉虱毒力的试剂盒,高希武、刘晓岚等人开发了检测中黑盲蝽、绿盲蝽、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抗药性的方法。但使用诊断剂量法应用于瓜蚜对农药的敏感性检测方法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及使用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水平,在田间快速判断瓜蚜是否已经对毒死蜱产生抗药性,进而决定是否使用毒死蜱进行防治。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包括指形管、药膜和填充物,所述的指形管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所述药膜为均匀附着在指形管内表面的毒死蜱药膜,所述填充物可拆卸的填充在指形管的开口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田间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快速诊断,缩短了诊断时间,结果准确可靠,避免在抗性种群使用毒死蜱造成的增加成本、防治无效、污染环境等不良后果。进一步,所述指形管为圆筒形管,所述指形管的长度为8~10cm,内径为2.5~3cm。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一尺寸范围内的指形管既能满足一定的瓜蚜在其内生存活动,从而保证实验中瓜蚜的死亡是由于药膜的作用;这一尺寸的大小与手掌相适应,便于手握。进一步,所述药膜通过将毒死蜱丙酮溶液均匀滚施在指形管内壁形成,所述药膜中毒死蜱的含量为1.04μg/cm2。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数据是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的,能够有效实现田间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快速诊断的最佳值。进一步,所述填充物为棉塞,所述棉塞为消毒处理的脱脂棉球,所述棉塞的大小与所述指形管的管口大小相匹配。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消毒处理过的脱脂棉球能够
避免杂菌或者其他污染对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棉塞的大小与所述指形管的管口大小相匹配能够保证将瓜蚜放入指形管并塞上棉塞后,实验过程中瓜蚜不会从棉塞一端爬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如下:S1.将所述的诊断试剂盒带到待防治瓜蚜的田块,打开填充物,将30头瓜蚜轻扫入指形管,塞上填充物,放置3h;S2.检查步骤S1得到的指形管内的活虫数,并根据瓜蚜的存活率判定该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判定法则为:若指形管内的活虫数为0,表明受试种群对毒死蜱敏感,应使用毒死蜱进行防治;若指形管内的活虫数不为0,则表明该种群对毒死蜱产生了抗性,应改用其他敏感度高的药剂进行防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指形管,2、药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包
括指形管1、药膜2和填充物,所述的指形管1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所述药膜2为均匀附着在指形管1内表面的毒死蜱药膜,所述填充物可拆卸的填充在指形管1的开口端。所述指形管1为圆筒形管,所述指形管1的长度为8~10cm,内径为2.5~3cm。所述药膜2通过将毒死蜱丙酮溶液均匀滚施在指形管1内壁,所述药膜2中毒死蜱的含量为1.04μg/cm2。优选的,所述填充物为棉塞,所述棉塞为消毒处理的脱脂棉球,所述棉塞的大小与所述指形管1的管口大小相匹配。本专利技术的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如下:S1.将所述的诊断试剂盒带到待防治瓜蚜的田块,打开填充物,将30头瓜蚜轻扫入指形管1,塞上填充物,放置3h;S2.检查步骤S1得到的指形管1内的活虫数,并根据瓜蚜的存活率判定该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判定法则为:若指形管1内的活虫数为0,表明受试种群对毒死蜱敏感,应使用毒死蜱进行防治;若指形管1内的活虫数不为0,则表明该种群对毒死蜱产生了抗性,应改用其他敏感度高的药剂进行防治。药膜浓度是经过以下一系列试验最终确定的。分别从河北省廊坊市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LFS)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温室(ZBS)采集黄瓜瓜蚜,采用叶片药膜法和指形管药膜法分别测定两个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测定用量如下表所示:表1LFS种群和ZBS种群敏感性测定根据实验室初步的毒力测定结果,对LFS种群进行了毒死蜱敏感品系选育。用单头蚜虫饲养繁殖大量后代,采用叶片药膜法选用低于初始品系LC50的毒死蜱浓度作为单头繁殖种群的筛选药剂浓度,维持死亡率60~80%左右,经过筛选后得到SS品系。采用指形管药膜法测定SS品系对LFS种群的毒死蜱敏感性变异指数为43.2。表2对毒死蜱敏感品系选育(叶片药膜法)通过多次采用指形管药膜法测定SS品系对毒死蜱的敏感性,确定其对毒死蜱的LC50值、LC90值和LC99值。表4SS种群敏感性测定(指形管药膜法,3h)选择LC90、2×LC90、LC99、2×LC99作为备选诊断剂量,使用LFS种群和SS品系进行比较验证,最终确定2×LC99即95.2mg/L为诊断剂量,根据所使用的指形管(长9cm,内径3cm)内表面积(91.8cm2)计算,药膜剂量为1.04μg/cm2。表5配方选药试剂盒诊断剂量确定将毒死蜱原药用丙酮溶解,稀释成95.2mg/L的毒死蜱丙酮溶液,取1ml药液加入到长9cm,内径3cm的指形管中,充分滚动,使药液均匀的附着在指形管内壁,形成药膜,待管中丙酮全部挥发,将棉塞塞住管口,快速诊断试剂盒即制作完毕。将制作好的诊断试剂盒分别带到北京马连洼和河北廊坊瓜蚜发生严重的黄瓜田,在田间摘取蚜虫分布较多的叶片,用小毛笔轻轻将蚜虫扫入诊断试剂盒中,每管30头,每个种群3管,3h后检查瓜蚜死亡率。诊断结果为:2个种群的死亡率均为74.4%,表明北京马连洼种群和河北廊坊种群的瓜蚜对毒死蜱已经产生抗性,应更换药剂进行防治。表6诊断试剂盒田间应用结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指形管(1)、药膜(2)和填充物,所述的指形管(1)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所述药膜(2)为均匀附着在指形管(1)内表面的毒死蜱药膜,所述填充物可拆卸的填充在指形管(1)的开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指形管(1)、药膜(2)和填充物,所述的指形管(1)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所述药膜(2)为均匀附着在指形管(1)内表面的毒死蜱药膜,所述填充物可拆卸的填充在指形管(1)的开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形管(1)为圆筒形管,所述指形管(1)的长度为8~10cm,内径为2.5~3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膜(2)通过将毒死蜱丙酮溶液均匀滚施在指形管(1)内壁形成,所述药膜(2)中毒死蜱的含量为1.04μg/c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测定瓜蚜对毒死蜱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云张燕宁张兰毛连纲冯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