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微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0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来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的微乳剂新剂型。由重量浓度为10~30%的毒死蜱、10~30%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3~15%的助溶剂、0.5~1.5%的稳定剂和适量水配制。具有生产、使用、贮运安全,环境相容性好,节省农药使用量等优点,可完全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毒死蜱乳油,对实现我国农药剂型结构的合理化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hlorpyrifos microemulsion

New formulation of microemulsion for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chlorpyrifo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resistant cotton bollwor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mixture of 3 to 30% of the chlorpyrifos, a surfactant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about 10 to 30%, a surfactant of about 10 to 1.5%, a cosolvent of between two and 15%, a stabilizer of a stabilizer of a factor of 0.5 and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water. With the production, us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afety,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saving the use of pesticides, can completely replace the widely used chlorpyrifos pesticide formulation, to realize the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will provide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support. \ue5c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毒死蜱为有效成分的微乳剂农药新剂型。更详细地说是有机磷农药有效成分毒死蜱配合经过筛选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稳定剂和适量水,经加工而成的具有较好环境相容性的水基性农药新剂型。2.
技术介绍
化学防治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一项最重要技术,化学农药是化学防治的物传基础。我国每年使用化学农药制剂上百万吨,其中乳油占约50%以上,消耗有机溶剂几十万吨。每年如此大量有机溶剂喷施到田间,一方面严重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宝贵的化工资源。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颁布相关条款,不在登记以甲苯、二甲苯为溶剂的农药。“水基代替油基”、大力发展水基性农药新剂型、减少有机溶剂用量、走环境相容性农药剂型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农药剂型发展的潮流。我国农药发展整体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长期以来农药品种结构中存在有机磷品种占据半壁江山的不合理局面。所以,大力发展有机磷农药的微乳化将对我国“十五”期间实现农药剂型结构的合理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关于有机磷农药的微乳化,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的专利分别报道了马拉硫磷、对硫磷、二嗪磷、乙拌磷、巴胺磷等产品微乳剂的配方研究,并解决了有效成分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的微乳剂新剂型,其中含有毒死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稳定剂、水,其特征在于:(a)重量浓度为10~30%的毒死蜱;(b)重量浓度为10~30%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系统;(c)重量浓度为 3~15%的助溶剂;(d)重量浓度为0.5~1.5%的稳定剂;余量为水或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啟良杨代斌袁会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