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有源专利>正文

高楼火灾逃生自救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65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楼火灾逃生自救索,涉及一种处于高楼中的人员遇火灾后逃生自救的装置。它由左、右螺杆、斜撑杆、调节杆、调节筒、固定板、绳索筒、绳索及其上的滑轮构成,左、右螺杆及斜撑杆端头有固定板。高楼人员遇火灾等紧急情况后,可迅速通过调节螺杆、调节杆等将固定板固定在墙体两边,斜撑杆的固定板也调到墙体上的着力点,人手握滑轮,并通过抓握松紧调控下滑速度,即可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求得生存机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楼火灾逃生自救索                          
本技术涉及一种处于高楼中的人员遇火灾后逃生自救的装置。                          
技术介绍
高楼失火现在屡有发生,火灾发生后,处于高楼中间的人员要从楼梯等设施逃离火灾现场是不可能的,有的人在情急中从窗户下跳,其结果是有的侥幸保住性命,但却致残,有的没有被烧死,但却被摔死。为此设计出一种能使高楼中的人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逃生的设备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能供处于高楼中的人在火灾发生时,能安全逃生的高楼火灾逃生自救索。本技术的目的的实现方式为,高楼火灾逃生自救索,包括有左、右螺杆、斜撑杆、固定板、绳索。左、右螺杆1、5端头有固定板2,侧有呈直角形的带孔调节筒3及带孔调节杆4,调节杆插入调节筒内,孔由插销定位,右螺杆与吊臂为一体。斜撑杆6一端有固定板11,一端绕过吊臂。吊臂上固结有绳索8,绳索绕在绳索筒9内,其上套有手握下滑套7。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左、右螺杆1、5端头有固定板,调节筒3、调节杆4均带孔,通过旋转左、右螺杆及改变调节杆伸入调节筒的位置,即可使固定板能牢固的紧贴在墙的两边。固定板2、11直径为12±2cm,靠墙面为平面,上螺杆面为弧面,能保证其紧贴在墙面上的牢靠性。固定板11与斜撑杆相接部分有调整固定板角度的孔,通过固定板11上的调节孔及铁丝10,能调整固定板11的角度,使固定板11也能紧贴在墙面上,增加本技术使用的牢靠性。-->一般情况下,两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墙的厚度事先调到近似值,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节约时间。下滑套7采用滑轮,滑轮分为两部分,内设一至两个小滑轮,小滑轮作用于绳索8,下滑套7也可采用织物类。使用本技术时,将固定板2、11紧贴在墙上,人手握下滑套,并通过抓握松紧调控下滑速度,即可安全的逃离火灾现场,求得生存机会。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使用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楼火灾逃生自救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右螺杆、斜撑杆、固定板、绳索,左、右螺杆(1)、(5)端头有固定板(2),侧有呈直角形的带孔调节筒(3)及带孔调节杆(4),调节杆插入调节筒内,孔由插销定位,右螺杆与吊臂为一体,斜撑杆(6)一端有固定板(11),一端绕过吊臂,吊臂上固结有绳索(8),绳索绕在绳索筒(9)内,其上套有手握下滑套(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高楼火灾逃生自救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右螺杆、斜撑杆、固定板、绳索,左、右螺杆(1)、(5)端头有固定板(2),侧有呈直角形的带孔调节筒(3)及带孔调节杆(4),调节杆插入调节筒内,孔由插销定位,右螺杆与吊臂为一体,斜撑杆(6)一端有固定板(11),一端绕过吊臂,吊臂上固结有绳索(8),绳索绕在绳索筒(9)内,其上套有手握下滑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源
申请(专利权)人:刘有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