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522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2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该传输泵包括泵体、内转子、外转子、销轴、传动轴、轴承组件、内磁联轴器、外磁联轴器以及保温隔离套;外转子、传动轴和轴承组件形成的腔为高压腔;邻近物料进口的高压腔的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开孔,传动轴开孔用于使固液混合物料进入传动轴;邻近保温隔离套的传动轴一端到传动轴开孔之间的传动轴设置有内部空心通道,内部空心通道用于传输固液混合物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将抽入泵体空隙及空腔中的固液混合物料通过内部通道循环流出泵体,不会堵塞泵体;并且泵体外部和内部均设置有保温装置,不会发生物料温度降低而产生的物料结晶,进而堵塞泵体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泵的结构
,尤其一种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传输泵不能很好的抽取含有大量固体的固液混合物,容易产生泵体内部卡死、泵体内部磨损严重等缺点,造成传输泵维修和更换频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成本高。而且更加无法满足对温度有较高要求的结晶温度较低的传输物。结晶温度较低的物质在管道中传输,而暴露在空气中的管道热量容易损耗,致使温度降低而导致物质结晶,从而会堵塞管道,影响输送。因此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外加泡沫海绵等进行保温,采用这种方法存在保温效果差,传输质量不稳定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该传输泵将抽入泵体空隙及空腔中的固液混合物料通过内部通道循环流出泵体,不会堵塞泵体;并且泵体外部和内部均设置有保温装置,不会发生在内部通道循环过程中物料温度降低而产生的物料结晶,进而堵塞泵体的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包括泵体、内转子、外转子、销轴、传动轴、轴承组件、内磁联轴器、外磁联轴器以及保温隔离套;所
述内磁联轴器连接到传动轴的一端上,所述外磁联轴器设置在所述内磁联轴器外围,所述保温隔离套设置在所述内磁联轴器和所述外磁联轴器之间;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在所述泵体内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外转子,所述外转子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内转子;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内转子的末端;所述泵体上部设置有物料进口;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套以及轴承定位器;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支承在所述泵体内部;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之间;所述轴承定位器设置在所述泵体内部并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和所述轴套的位置;其中,所述外转子、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轴承组件形成的腔为高压腔;邻近所述物料进口的所述高压腔的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开孔,所述传动轴开孔用于使固液混合物料进入所述传动轴;邻近所述保温隔离套的传动轴一端到所述传动轴开孔之间的传动轴设置有内部空心通道,所述内部空心通道用于传输固液混合物料;邻近所述保温隔离套的所述传动轴、所述内磁联轴器与所述保温隔离套之间形成保温隔离套空腔,所述保温隔离套空腔与所述传动轴的所述内部空心通道连通;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内磁联轴器组成的腔为空隙腔,位于所述泵体下部的空隙腔上设置有用于固液混合物料排出的循环出口;存在于所述内磁联轴器与所述保温隔离套之间的内磁联轴器通道,所述内磁联轴器通道、所述空隙腔和所述循环出口三者连通。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物料进口处的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泵体是外转子空隙通道,所述外转子空隙通道与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高压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与所述轴承之间存在空隙,所述高压腔和所述空隙腔通过所述空隙连通。进一步地,用于对所述内磁联轴器保温的所述保温隔离套为双层隔离套并且内部通入循环蒸汽。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体外围的用于对固液混合
物料保温的蒸汽保温层。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泵还包括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所述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泵体的所述物料进口,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泵体的所述循环出口。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包括内层管,套接在内层管的外层管,设置在所述内层管和外层管两末端的用于连接到另一双层管的法兰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层管的两端壁上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内层管是物料输送管;所述外层管是蒸汽循环管;所述法兰组件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设置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用于密封的垫片;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中心孔、外层通孔以及螺孔;所述中心孔设置用于接合所述内层管并使物料通过;所述外层通孔用于接合所述外层管并使得蒸汽通过;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螺孔的配合固定夹紧;所述蒸汽进口和所述蒸汽出口是所述外层管向外延伸出的弧形管并且所述蒸汽进口连接到所述蒸汽保温层,所述蒸汽出口连接到所述保温隔离套。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孔、外层通孔以及螺孔。进一步地,所述外层通孔是环绕在所述中心孔外围的孔。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中邻近物料进口的高压腔的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开孔,传动轴开孔用于使固液混合物料进入传动轴;邻近保温隔离套的传动轴一端到传动轴开孔之间的传动轴设置有内部空心通道,内部空心通道用于传输固液混合物料,利用传动轴在泵体内部开设一条通道,使得物料不会堆积在泵体内部的一处而造成堵塞。2.本技术的传输泵将抽入泵体空隙及空腔中的固液混合物料通过内部通道循环过程中,能够带走泵体内部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起到对传输泵泵体散热的作用。3.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利用泵体部件与泵
体之间的间隙并且设计成内部通道,使其形成一个回路,将抽入泵体空隙及空腔中的物料通过回路循环流出泵体,不会堵塞泵体,降低传输泵维修和更换的频率。4.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当物料在内部通道中流通时,物料中的液体也对传输泵起到了润滑的作用,减少了泵体内部部件与泵体的摩擦,增加了传输泵的使用寿命。5.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中保温隔离套设置成双层隔离套并且内部通入循环蒸汽;对泵体的死角处继续通入蒸汽保温,防止无法达到保温效果而引起传输泵中物料结晶而引起卡死等现象。6.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包括内层管,套接在内层管的外层管;内层管是物料输送管,外层管是蒸汽循环管;外层管持续蒸汽进行保温,通入的蒸汽可从外层管中通出后回收继续增温使用,节约了资源。7.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对称设置的外层通孔使得蒸汽通过,接通了两个外层管使得蒸汽流通,无需再多加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管道,节约成本。8.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的垫片、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的外层通孔数量不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9.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中设置有可拆卸的法兰组件,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长或缩短保温双层管管路的长度,增加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的保温隔离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保温隔离套的侧面展开图;图4是进入本技术的传输泵中泵体空隙及空腔的固液混合物料的内部通道的示意图;图5是将本技术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装配到传输泵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的法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的第一法兰与保温双层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的第一法兰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传输泵、2电机、3减速机、4底座、5保温双层管管路装置、11泵体、12内转子、13外转子、14销轴、15传动轴、16轴承组件、17内磁联轴器、18外磁联轴器、19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内转子、外转子、销轴、传动轴、轴承组件、内磁联轴器、外磁联轴器以及保温隔离套;所述内磁联轴器连接到传动轴的一端上,所述外磁联轴器设置在所述内磁联轴器外围,所述保温隔离套设置在所述内磁联轴器和所述外磁联轴器之间;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在所述泵体内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外转子,所述外转子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内转子;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内转子的末端;所述泵体上部设置有物料进口;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套以及轴承定位器;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支承在所述泵体内部;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之间;所述轴承定位器设置在所述泵体内部并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和所述轴套的位置;其中,所述外转子、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轴承组件形成的腔为高压腔;邻近所述物料进口的所述高压腔的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开孔,所述传动轴开孔用于使固液混合物料进入所述传动轴;邻近所述保温隔离套的传动轴一端到所述传动轴开孔之间的传动轴设置有内部空心通道,所述内部空心通道用于传输固液混合物料;邻近所述保温隔离套的所述传动轴、所述内磁联轴器与所述保温隔离套之间形成保温隔离套空腔,所述保温隔离套空腔与所述传动轴的所述内部空心通道连通;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内磁联轴器组成的腔为空隙腔,位于所述泵体下部的空隙腔上设置有用于固液混合物料排出的循环出口;存在于所述内磁联轴器与所述保温隔离套之间的内磁联轴器通道,所述内磁联轴器通道、所述空隙腔和所述循环出口三者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内转子、外转子、销轴、传动轴、轴承组件、内磁联轴器、外磁联轴器以及保温隔离套;所述内磁联轴器连接到传动轴的一端上,所述外磁联轴器设置在所述内磁联轴器外围,所述保温隔离套设置在所述内磁联轴器和所述外磁联轴器之间;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在所述泵体内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外转子,所述外转子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内转子;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内转子的末端;所述泵体上部设置有物料进口;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套以及轴承定位器;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支承在所述泵体内部;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之间;所述轴承定位器设置在所述泵体内部并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和所述轴套的位置;其中,所述外转子、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轴承组件形成的腔为高压腔;邻近所述物料进口的所述高压腔的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开孔,所述传动轴开孔用于使固液混合物料进入所述传动轴;邻近所述保温隔离套的传动轴一端到所述传动轴开孔之间的传动轴设置有内部空心通道,所述内部空心通道用于传输固液混合物料;邻近所述保温隔离套的所述传动轴、所述内磁联轴器与所述保温隔离套之间形成保温隔离套空腔,所述保温隔离套空腔与所述传动轴的所述内部空心通道连通;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内磁联轴器组成的腔为空隙腔,位于所述泵体下部的空隙腔上设置有用于固液混合物料排出的循环出口;存在于所述内磁联轴器与所述保温隔离套之间的内磁联轴器通道,所述内磁联轴器通道、所述空隙腔和所述循环出口三者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物料进口处的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泵体是外转子空隙通道,所述外转子空隙通道与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高压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液混合物料输送的传输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军顾秋林顾枫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顺达磁力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