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349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包括主悬臂和次悬臂和次悬臂定位设备从而相对于主悬臂支撑和定位次悬臂并且驱动次悬臂的枢转移动。次悬臂定位设备包括次悬臂定位缆线;固定至次悬臂并且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辐条结构;一端连接至次悬臂定位缆线而另一端连接至次悬臂和/或辐条结构的拉链,其中辐条结构适合支撑拉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所述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包括:-固定基座;-起重机壳体,所述起重机壳体安装于基座并适合相对于基座围绕竖直回转轴线回转;-主悬臂,所述主悬臂包括外端部和相反的内端部,悬臂轴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外端部,所述内端部围绕第一水平枢转轴线枢转地连接至起重机壳体,使主悬臂的上下升降移动;-次悬臂,所述次悬臂包括内端部,所述内端部枢转地连接至悬臂轴,使次悬臂相对于主悬臂的枢转移动;-物体悬挂设备,物体可连接至所述物体悬挂设备;-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绞盘和相应的提升缆线。
技术介绍
常规起重机设置有提升绞盘和提升缆线,所述提升缆线经由滑轮从提升绞盘延伸越过悬臂的偏离滑轮直至物体悬挂设备,所述起重机可以用于升起和降下材料并且使材料水平移动。其主要用于升起重型物品并且将它们运输至其它位置。物体悬挂设备优选包括起重机吊钩等以连接负载。在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中,悬臂包括至少两个部分:主悬臂和次悬臂。这提供了用于储存和操纵的紧凑尺寸。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特别有利于海运目的,因为起重机的次悬臂允许起重机提升负载同时次悬臂的尖端接近船,特别是船的甲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限制负载的移动,因为次悬臂的尖端可以保持在甲板上方的限定高度处。而且,由于负载的力在起重机的低点处引入,
船的稳定性提高。这些特征使得起重机安全有效。为了操作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吊杆的两个部分(主悬臂和次悬臂)被独立地控制。可以使用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适用于能够提升数千公斤负载至50吨负载的小型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在进一步升级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以能够提升高达数百吨的甚至更大的负载的时候,发现液压缸的使用可能造成起重机可及范围和最大负载方面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的主悬臂和次悬臂的替代性控制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通过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实现所述目的,所述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优选适合安装至船;-起重机壳体,所述起重机壳体安装至所述基座并且适合相对于所述基座围绕竖直回转轴线回转;-主悬臂,所述主悬臂包括内端部和与其相反的两个叉状外端部,所述内端部围绕第一水平枢转轴线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起重机壳体,使所述主悬臂的上下升降移动,悬臂轴在所述外端部之间延伸并且限定第二水平枢转轴线;-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绞盘和在所述主悬臂与所述起重机壳体之间延伸的升降缆线;以及-次悬臂,所述次悬臂包括叉状内端部,所述叉状内端部限定左侧叉状端部和右侧叉状端部,所述左侧叉状端部和右侧叉状端部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悬臂轴,使所述次悬臂相对于所述主悬臂枢转移动;-物体悬挂设备,物体可连接至所述物体悬挂设备;-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绞盘和相应的提升缆线,所述提升缆线从所述绞盘延伸至所述物体悬挂设备,从而在驱动所述绞盘的时候所述物体悬挂设备可以升高和降低;其中所述次悬臂的叉状内端部允许在左侧叉状端部与右侧叉状端部之
间将所述提升缆线安装在所述悬臂轴上;-次悬臂定位设备,所述次悬臂定位设备设置在所述次悬臂与所述起重机壳体之间,适合相对于所述主悬臂支撑和定位所述次悬臂并驱动所述次悬臂的枢转移动;所述次悬臂定位设备包括:ο次悬臂定位绞盘,所述次悬臂定位绞盘与次悬臂定位缆线相配合,所述缆线在所述起重机壳体与拉链之间延伸;ο辐条结构,所述辐条结构固定至所述次悬臂并且从所述悬臂轴沿径向向外延伸,包括附接至所述次悬臂的右侧叉状端部的一个或多个右侧辐条和附接至所述次悬臂的左侧叉状端部的一个或多个左侧辐条,其中在所述右侧辐条与所述左侧辐条之间限定空间,所述提升缆线延伸穿过所述空间;其中所述主悬臂的叉状外端部的长度使得所述主悬臂的叉状外端部之间的间隙允许所述辐条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穿过;ο拉链,所述拉链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定位缆线而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和/或所述辐条结构,所述辐条结构适合支撑所述拉链。次悬臂定位设备相对于主悬臂支撑和定位次悬臂,并且在相对于主悬臂的如下不同位置范围内精确控制次悬臂的枢转移动:从伸展位置至折叠位置,在所述伸展位置下尖端从主悬臂大体向前延伸,在所述折叠位置下次悬臂向后折叠。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次悬臂定位设备允许使用简单装置(例如缆线和绞盘)实现次悬臂的广阔的位置范围。因此,主悬臂和次悬臂的尺寸的设计选择不再受限于在它们之间使用汽缸所固有的限制:主悬臂和次悬臂的更小的横截面以及各种共同的尺寸是可能的。特别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有可能具有数百吨甚至高达1000吨的起重量。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在船上是特别有利的。然而,本专利技术的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的设计使得固定基
座不仅适合安装至船,而且适合安装至陆地用于陆基起重机,或安装至车辆用于移动起重机,例如通过本申请人的WO2005/030632已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优选适合安装至船或与船整体形成。特别地,基座优选安装至船的甲板,但是也可以设想基座与船体的一部分(可能是船的甲板)整体形成,这可以提高起重机的整体稳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起重机壳体安装至基座并且适合相对于基座围绕竖直回转轴线(例如经由旋转轴承)回转(即旋转)。同样允许主悬臂和次悬臂在水平平面中的旋转从而实现起重机的大的可及范围。基座安装的起重机的优点是起重机的径向灵活性。起重机壳体具有基本上竖直的细长结构。在实施方案中,起重机壳体可以与竖直轴线形成例如10°的角度,但是也可以设想高达30°的角度。起重机壳体的横截面可能为圆形,但是也可以为正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起重机壳体朝向顶部远离基座逐渐变细。优选地,起重机壳体具有允许一个或多个缆线穿过起重机壳体的中空结构,并且起重机壳体设置有允许一个或多个缆线离开起重机壳体的顶部。有利地,起重机的主要部件可以安装在起重机壳体内,受到良好保护免受恶劣海洋环境的影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起重机的旋转部分设置有完全封闭的回转轴承且由此维修受到限制。操作者的舱室优选连接至起重机壳体的外部。此外,还可以在起重机壳体上设置升沉补偿装置,优选活动升沉补偿装置。主悬臂连接至起重机壳体,优选相对地接近基座连接至起重机壳体的下部。第一水平枢转轴线可以邻近起重机壳体延伸,但是同样可以设想枢转轴线延伸通过起重机壳体的构造,例如本申请人的WO2008088213中所公开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主悬臂包括叉状外端部,悬臂轴在所述叉状外端部之间延伸。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主悬臂还包括叉状内端部,所述叉状内端部枢转地连接至起重机壳体。在叉状内端部之间产生的空间中可以设置绞盘,例如提升绞盘,和/或操作者的舱室和/或升沉补偿装置。优选地,主悬臂的中间和叉状端部基本上体现为箱形梁,所述箱
形梁由围壁形成封闭的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壁具有打开的桁架的或格子状构造。替代性地,围壁可以形成封闭的空心套管。替代性地,还可以设想包括空心套管及其之间的桁架的连接件的混合构造。叉状端部可以朝向端部逐渐变细,例如使得叉状端部之间的空间朝向端部增加。主悬臂和起重机壳体之间的枢转连接允许主悬臂的上下升降移动。设置升降组件从而支撑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

【技术保护点】
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1),包括:‑固定基座(2),所述固定基座(2)优选适合安装至船;‑起重机壳体(3),所述起重机壳体(3)安装至所述基座并且适合相对于所述基座围绕竖直回转轴线(R)回转;‑主悬臂(4),所述主悬臂(4)包括内端部和与其相反的两个叉状外端部,所述内端部围绕第一水平枢转轴线(20)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起重机壳体,使所述主悬臂的上下升降移动,悬臂轴(10)在所述外端部之间延伸并限定第二水平枢转轴线(11);‑升降组件(12),所述升降组件(12)包括升降绞盘和在所述主悬臂(4)与所述起重机壳体之间延伸的升降缆线(12b);以及‑次悬臂(8),所述次悬臂(8)包括叉状内端部,所述叉状内端部限定左侧叉状端部和右侧叉状端部,所述左侧叉状端部和右侧叉状端部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悬臂轴,使所述次悬臂相对于所述主悬臂枢转移动;‑物体悬挂设备(9),物体能够连接至所述物体悬挂设备(9);‑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绞盘(17)和相应的提升缆线(16),所述提升缆线从所述绞盘延伸至所述物体悬挂设备(9),从而在致动所述绞盘的时候所述物体悬挂设备能够升高和降低;其中所述次悬臂的叉状内端部允许在左侧叉状端部与右侧叉状端部之间将所述提升缆线安装在所述悬臂轴上;‑次悬臂定位设备,所述次悬臂定位设备设置在所述次悬臂与所述起重机壳体之间,所述次悬臂定位设备适合相对于所述主悬臂支撑和定位所述次悬臂并驱动所述次悬臂的枢转移动;所述次悬臂定位设备包括:o次悬臂定位绞盘,所述次悬臂定位绞盘与次悬臂定位缆线(31)相配合,所述次悬臂定位缆线在所述起重机壳体(3)与拉链(32)之间延伸;o辐条结构(50),所述辐条结构(50)固定至所述次悬臂(8)并且从所述悬臂轴(10)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辐条结构(50)包括附接至所述次悬臂的右侧叉状端部的一个或多个右侧辐条(52a、53a)和附接至所述次悬臂的左侧叉状端部的一个或多个左侧辐条(52b、53b),其中在所述右侧辐条与所述左侧辐条之间限定空间(55),所述提升缆线(16)延伸穿过所述空间(55);其中所述主悬臂的叉状外端部的长度使得所述主悬臂的叉状外端部之间的间隙允许所述辐条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穿过;o拉链,所述拉链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定位缆线而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和/或所述辐条结构,所述辐条结构适合支撑所述拉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1.10 NL 20120741.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1),包括:-固定基座(2),所述固定基座(2)优选适合安装至船;-起重机壳体(3),所述起重机壳体(3)安装至所述基座并且适合相对于所述基座围绕竖直回转轴线(R)回转;-主悬臂(4),所述主悬臂(4)包括内端部和与其相反的两个叉状外端部,所述内端部围绕第一水平枢转轴线(20)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起重机壳体,使所述主悬臂的上下升降移动,悬臂轴(10)在所述外端部之间延伸并限定第二水平枢转轴线(11);-升降组件(12),所述升降组件(12)包括升降绞盘和在所述主悬臂(4)与所述起重机壳体之间延伸的升降缆线(12b);以及-次悬臂(8),所述次悬臂(8)包括叉状内端部,所述叉状内端部限定左侧叉状端部和右侧叉状端部,所述左侧叉状端部和右侧叉状端部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悬臂轴,使所述次悬臂相对于所述主悬臂枢转移动;-物体悬挂设备(9),物体能够连接至所述物体悬挂设备(9);-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绞盘(17)和相应的提升缆线(16),所述提升缆线从所述绞盘延伸至所述物体悬挂设备(9),从而在致动所述绞盘的时候所述物体悬挂设备能够升高和降低;其中所述次悬臂的叉状内端部允许在左侧叉状端部与右侧叉状端部之间将所述提升缆线安装在所述悬臂轴上;-次悬臂定位设备,所述次悬臂定位设备设置在所述次悬臂与所述起重机壳体之间,所述次悬臂定位设备适合相对于所述主悬臂支撑和定位所述次悬臂并驱动所述次悬臂的枢转移动;所述次悬臂定位设备包括:o次悬臂定位绞盘,所述次悬臂定位绞盘与次悬臂定位缆线(31)相配合,所述次悬臂定位缆线在所述起重机壳体(3)与拉链(32)之间延伸;o辐条结构(50),所述辐条结构(50)固定至所述次悬臂(8)并且从所述悬臂轴(10)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辐条结构(50)包括附接至所述次悬臂的右侧叉状端部的一个或多个右侧辐条(52a、53a)和附接至所述次悬臂的左侧叉状端部的一个或多个左侧辐条(52b、53b),其中在所述右侧辐条与所述左侧辐条之间限定空间(55),所述提升缆线(16)延伸穿过所述空间(55);其中所述主悬臂的叉状外端部的长度使得所述主悬臂的叉状外端部之间的间隙允许所述辐条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穿过;o拉链,所述拉链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定位缆线而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和/或所述辐条结构,所述辐条结构适合支撑所述拉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其中所述辐条结构包括第一辐条(51),所述第一辐条(51)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次悬臂固定,例如形成70°-110°的第一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其中所述拉链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定位缆线而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辐条,并且其中优选在所述第一辐条的径向外端部与所述次悬臂的外端部之间设置拉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臂回转式基座起重机,其中所述拉链(3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定位缆线而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次悬臂的外端部。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鲁登伯格H·J·维特林斯
申请(专利权)人:伊特里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