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风管道装置,特别是一种带主动降噪的通风管道装置及降噪方法,属于声学
技术介绍
通风管道是现代建筑常用的通风装置。为了能让建筑物内部获取到新鲜空气,通风管道的一端开口通常需要开设于建筑物外部的噪声空间。如何在保证获得足够的通风量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降低或消除从噪声空间沿着通风管道传入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适用于通风管道的降噪技术主要分为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技术。被动降噪技术主要的方法是把通风管道设计成复杂、狭小且具有多个弯曲的管道,并在管道内敷设吸声材料,或在管道内设置吸声障板或吸声腔体,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被动降噪的缺点是降噪装置体积比较大,管道弯曲和复杂造成通风阻力比较大。主动降噪技术的原理是用利用声音干涉原理,设置一个次级声源,并使得次级声源发出的声波与初始噪声信号声压相同而相位相反,声波叠加后相干涉抵消,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主动降噪装置的优点是体积比较小,降噪频带比较宽,在低频段也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另外由于主动降噪引入了电路控制模块,使得次级声源的控制可以更加精准,降噪效果也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主动降噪的通风管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通风管道装置包括噪声空间侧通风管道(4)和降噪空间侧通风管道,噪声空间侧通风管道(4)和降噪空间侧通风管道相互连通,降噪空间侧通风管道采用双层管道,分别为相互套装的内层管道(11)和外层管道(12),在内层管道(11)和外层管道(12)为之间形成通风夹层,噪声空间侧通风管道(4)的边缘或内部安装至少一个噪声传感器(2),内层管道(11)内部安装有电动扬声器(7),噪声传感器(2)和电动扬声器(7)分别连接在降噪控制电路(13)上,降噪控制电路(13)接收从噪声传感器(2)送来的噪声信号,降噪控制电路(13)驱动电动扬声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主动降噪的通风管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通风管道装置包括噪声空间侧通风管道(4)和降噪空间侧通风管道,噪声空间侧通风管道(4)和降噪空间侧通风管道相互连通,降噪空间侧通风管道采用双层管道,分别为相互套装的内层管道(11)和外层管道(12),在内层管道(11)和外层管道(12)为之间形成通风夹层,噪声空间侧通风管道(4)的边缘或内部安装至少一个噪声传感器(2),内层管道(11)内部安装有电动扬声器(7),噪声传感器(2)和电动扬声器(7)分别连接在降噪控制电路(13)上,降噪控制电路(13)接收从噪声传感器(2)送来的噪声信号,降噪控制电路(13)驱动电动扬声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主动降噪的通风管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层管道(11)在降噪空间一侧为密闭空间,或者经过填充足够的吸音材料吸收扬声器背面辐射的声音后开口于降噪空间,或者把开口延长并反向绕回后开口于噪声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主动降噪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