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0086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11:24
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壳体,至少2组丝网组块和升降执行机构,壳体上下表面封闭,壳体内部可存放溶剂并在溶剂上方形成气体通道,壳体上表面开有作为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的通孔,气体通道两端的壳体侧壁上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丝网组块包括丝网块和丝网支撑结构,丝网块安装在丝网支撑结构中,所述丝网组块安装升降执行机构末端并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升降执行机构的末端为光轴,光轴末端穿过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伸入壳体内部并与丝网组块连接,所述丝网组块在提升后可以完全覆盖壳体中的气体通道截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管道装置,具体是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装置中,当工艺管道中有气液夹带现象时,宜考虑在管道中增加丝网捕雾器进行气液两相分离,以免影响气体的品质或下道工序的操作。如果分离的液相介质在丝网上易产生结晶从而导致流道堵塞,需要更换丝网或对丝网进行冲洗以保证流道畅通。如果以上操作会造成生产装置停车和重新启动,将会给工厂经济利益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小管径管道,比较好且经济的解决方案是增加旁路,主路旁路各设置一套丝网装置,一路工作一路备用,当流道发生阻塞时,隔断阻塞流道同时启动备用流道,拆卸阻塞丝网进行更换或清洗,然后再重新安装。随着管径的增大,设置旁路这种解决方案所需的安装空间和操作空间将急剧加大(需要大管径弯头,大管径闸阀),因此受现场空间所限以及经济因素考虑,这种方式将不适用。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大管径管路的捕雾丝网装置,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壳体,至少2组丝网组块和升降执行机构,壳体上下表面封闭,壳体内部可存放溶剂并在溶剂上方形成气体通道,壳体上表面开有作为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的通孔,气体通道两端的壳体侧壁上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丝网组块包括丝网块和丝网支撑结构,丝网块安装在丝网支撑结构中,所述丝网组块安装在升降执行机构末端并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升降执行机构的末端为光轴,光轴末端穿过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伸入壳体内部并与丝网组块连接,所述丝网组块在提升后可以完全覆盖壳体中的气体通道截面。所述的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形状为长方体,壳体的上下表面采用法兰盖封闭,所述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位于壳体上表面的法兰盖上。所述的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外安装作为动密封装置的填料函,光轴穿过填料函后伸入壳体内部。所述的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还具有液位计,壳体侧面具有溶剂注入口,壳体侧面接近底部具有溶剂排出口,壳体底面最低处具有溶剂排净口。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压差传感器和警报器。所述的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执行机构为螺杆升降机构,所述螺杆升降机构的螺杆末端与光轴的顶端同轴连接。优选螺杆与光轴为一体结构。所述螺杆的螺母上表面为锥齿轮,并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优选为与锥齿轮转动机构输入轴同轴连接的操作手轮。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安装在位于壳体上方的操作平台上。所述的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适用的管道的管径DN≥1200mm。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适用于连续操作不停车的大管径管道(管径DN≥1200mm),由于采用至少两组由升降执行机构控制的丝网组块,可以交替进行捕雾除沫收集,当丝网组块由于收集的介质不断结晶而阻塞流道时,可将其降至浸入溶剂中,通过溶剂溶解恢复捕雾除沫能力。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只需定期更新、补充溶剂即可实现连续操作不停车的大管径管道捕雾除沫操作。可避免整套生产装置停车重启,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在升降执行机构的设计上,优选采用了螺杆升降机构,并将螺杆的末端与光轴同轴连接,并且采用锥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合理,运行可靠,既可以采用操作手轮人工操作,也可以其他外界动力源进行升降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壳体,2.丝网组块,3.升降执行机构,11.进气口接管,12.出气口接管,13.支座,14.液位计,15.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16.溶剂注入口,17.溶剂排出口,18.溶剂排净口,30.光轴,31.螺杆,32.锥齿轮传动机构,33.操作手轮,34.轴承,35.操作平台,36.螺杆保护套筒,37.填料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叙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包括壳体1,至少2组丝网组块2和升降执行机构3,壳体上下表面封闭,壳体内部可存放溶剂并在溶剂上方形成气体通道,壳体上表面开有作为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的通孔,气体通道两端的壳体侧壁上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丝网组块包括丝网块和丝网支撑结构,丝网块安装在丝网支撑结构中,所述丝网组块安装升降执行机构末端并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升降执行机构的末端为光轴,光轴末端穿过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伸入壳体内部并丝网组块连接,所述丝网组块在提升后可以完全覆盖壳体中的气体通道截面。实施例壳体1外形为长方体,壳体的上下表面采用法兰盖封闭,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15位于壳体1上表面的法兰盖上。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15外作为动密封装置的填料函37,光轴30穿过填料37后伸入壳体1内部。壳体1外部还装有液位计14,壳体1侧面具有溶剂注入口16,壳体1侧面接近底部具有溶剂排出口17,壳体底面最低处具有溶剂排净口18。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安装进气口接管11和出气口接管12。壳体的四个侧面各有一个支座13。所述升降执行机构为螺杆升降机构,所述螺杆升降机构的螺杆31与光轴30为一体结构,螺杆31末端与光轴30的顶端同轴连接。所述螺杆的螺母上表面被加工成为锥齿轮,并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32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为与锥齿轮转动机构输入轴同轴连接的
操作手轮33。锥齿轮传动机构32通过轴承34与轴承座安装在位于壳体上方的操作平台35上。螺杆外具有螺杆保护套筒36。本实施例所示管道捕雾丝网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壳体按照GB150-2011承压设备进行设计,丝网组块的结构型式及基本参数按照HG/T21618-1998标准选取,所述丝网组块数量为2组。进气口接管、出气口接管两端设置压差传感器和警报器,当气流通道发生堵塞时发出警报信号,确保连续操作的情况下的安全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工作原理如下:1)溶剂注入,根据工艺需要注入溶剂,通过液位计观察液位,使壳体中的溶剂液位处于工艺要求范围,即溶剂在壳体底部形成液封并在溶剂上方的壳体中形成气体通道。2)工作状态旋转操作手轮33,经过锥齿轮传动机构32使得螺杆3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壳体内的丝网组块2升降;通过升降执行机构3将一组丝网组块2升至壳体1顶部,并将其余丝网组块2降至壳体底部并浸入溶剂中,由于溶剂在壳体底部形成液封,丝网组块2可以完全暴露在壳体中的气体通道截面,夹带液滴的工艺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壳体并经过丝网组块除沫后成为清除夹带的工艺气体并由出气口流出完成捕雾除沫工序。3)清洗状态升起的丝网组块收集的介质不断结晶而阻塞流道时,通过升降执行机构将其降至壳体底部并浸入溶剂;同时将先前浸入溶剂中的另一组丝网组块升至顶部进行捕雾收集。由于选取的溶剂可以溶解收集介质的结晶物,可反复进行步骤2)~3以实现连续操作。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图2(a)为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b)为清洗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管径为DN1200mm即进气口接管和出气口接管的尺寸均为DN1200。本技术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壳体,至少2组丝网组块和升降执行机构,壳体上下表面封闭,壳体内部可存放溶剂并在溶剂上方形成气体通道,壳体上表面开有作为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的通孔,气体通道两端的壳体侧壁上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丝网组块包括丝网块和丝网支撑结构,丝网块安装在丝网支撑结构中,所述丝网组块安装升降执行机构末端并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升降执行机构的末端为光轴,光轴末端穿过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伸入壳体内部并与丝网组块连接,所述丝网组块在提升后可以完全覆盖壳体中的气体通道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壳体,至少2组丝网组块和升降执行机构,壳体上下表面封闭,壳体内部可存放溶剂并在溶剂上方形成气体通道,壳体上表面开有作为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的通孔,气体通道两端的壳体侧壁上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丝网组块包括丝网块和丝网支撑结构,丝网块安装在丝网支撑结构中,所述丝网组块安装升降执行机构末端并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升降执行机构的末端为光轴,光轴末端穿过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伸入壳体内部并与丝网组块连接,所述丝网组块在提升后可以完全覆盖壳体中的气体通道截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形状为长方体,壳体的上下表面采用法兰盖封闭,所述升降执行机构通过孔位于壳体上表面的法兰盖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捕雾丝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还具有液位计,壳体侧面具有溶剂注入口,壳体侧面接近底部具有溶剂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柱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创举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创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