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鲜枣去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03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鲜枣去核器,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靠近铰接处的第一钳柄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一钳头,靠近铰接处的第二钳柄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二钳头,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对一侧内部均设置有钳齿块和刀片,每个钳齿块的一端均靠近铰接处,每个钳齿块的另一端均与刀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刀片先将鲜枣果肉割破,然后通过齿口将枣核拔出,避免了在压力作用下鲜枣枣肉的破碎,同时枣核上不粘连鲜枣果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小,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鲜枣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鲜枣去核器
技术介绍
鲜枣指没有经过加工直接从枣树上采摘来的枣果,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有机酸、胡箩卜素、蛋白质和铁钙磷硒等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维生素C、环磷酸腺苷、葡萄苷等营养成分,对美容保健、治疗高血压、预防癌症都有神奇功效。枣核呈梭状,枣核的两端非常尖锐,食用时极易划伤口腔内壁,特别是儿童、老年人食用时需格外注意。目前,通常使用的红枣去核器,用压力把枣核挤出枣果。这种去核器针对已经糖化或者质软的干枣去核效果很好,但是由于鲜枣含水量大、质脆,采用此种去核器用力将枣核挤压出来,鲜枣枣肉会被压力挤压破碎,而且挤压出来的枣核上会粘连很多果肉,无法得到完整美观的鲜枣果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鲜枣去核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鲜枣去核器易将鲜枣果肉挤压破碎,而且挤出的枣核上粘连果肉过多的问题。本技术一种鲜枣去核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靠近铰接处的第一钳柄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一钳头,靠近铰接处的第二钳柄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二钳头,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
对一侧内部均设置有钳齿块和刀片,每个钳齿块的一端均靠近铰接处,每个钳齿块的另一端均与刀片相连接。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通过销轴连接。每个钳齿块上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弧形的齿口,每个齿口内径均为3mm~5mm。每个刀片上的刀刃均呈弧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鲜枣去核器通过采用刀片先将鲜枣果肉割破,然后通过齿口将枣核拔出,避免了在压力作用下鲜枣枣肉的破碎,同时枣核上不粘连鲜枣果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小,有很好的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鲜枣去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钳柄,2.第二钳柄,3.销轴,4.第一钳头,5.第二钳头,6.钳齿块,7.刀片,8.齿口,9.刀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鲜枣去核器,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靠近铰接处的第一钳柄1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一钳头4,靠近铰接处的第二钳柄2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二钳头5,第一钳头4和第二钳头5相对一侧内部均设置有钳齿块6和刀片7,每个钳齿块6的一端均靠近铰接处,每个钳齿块6的另一端均与刀片7相连接。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通过销轴3连接,使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
可以打开不同的角度,方便操作者使用。每个钳齿块6上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弧形的齿口8,每个齿口8内径均为3mm~5mm,避免枣核在齿口内承压过大、由于压力过大而破碎。每个刀片7上的刀刃9均呈弧形,可以更加有效的将鲜枣核固定在刀刃9之间,将其枣皮割破。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撑开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将鲜枣放置在两个刀片7之间,两个刀刃9夹住鲜枣中间,用力握紧钳柄,同时旋转鲜枣,把刀片7慢慢旋入鲜枣果肉,鲜枣枣肉被切分两部分,只剩鲜枣内部的枣核相连接;再次撑开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取出鲜枣,双手分别捏住鲜枣两端,用力旋转,一端鲜枣果肉脱离枣核,另一端鲜枣果肉带有枣核;把带枣核放置到钳齿块6上的齿口8处捏紧,同时旋转鲜枣果肉部分,枣核从鲜枣果肉部分旋转出来,鲜枣去核过程结束。本技术通过采用刀片7先将鲜枣果肉割破,然后通过齿口8将枣核拔出,避免了在压力作用下鲜枣枣肉的破碎,同时枣核上不粘连鲜枣果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小,有很好的使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鲜枣去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靠近铰接处的第一钳柄(1)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一钳头(4),靠近铰接处的所述第二钳柄(2)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二钳头(5),所述的第一钳头(4)和第二钳头(5)相对一侧内部均设置有钳齿块(6)和刀片(7),所述的每个钳齿块(6)的一端均靠近铰接处,所述的每个钳齿块(6)的另一端均与刀片(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枣去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靠近铰接处的第一钳柄(1)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一钳头(4),靠近铰接处的所述第二钳柄(2)的一端固接有弧形的第二钳头(5),所述的第一钳头(4)和第二钳头(5)相对一侧内部均设置有钳齿块(6)和刀片(7),所述的每个钳齿块(6)的一端均靠近铰接处,所述的每个钳齿块(6)的另一端均与刀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涧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