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家榕专利>正文

高楼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901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楼救生装置。它涉及一种救生装置。转轴1的两端分别装有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在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内侧的转轴1上分别装有左链轮3和右链轮4;左链轮3的外端面上具有左凹槽3-1,右链轮4的外端面上具有右凹槽4-1,左凹槽3-1内装有左环链5,右凹槽4-1内装有右环链6,左环链5与左凹槽3-1内的形齿相啮合,右环链6与右凹槽4-1内的形齿相啮合,相同链距的左环链5与右环链6之间固定有一组水平的横杠7,转轴1上装有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安装后无需维修,可随时启动,能周而复始地工作,适用于包括老弱病残在内的各类人群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楼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楼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多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在灾害(火灾、地震等)面前人们如何顺利逃生,已成为居住在多层或高层人们日常生活日显突出的问题。而目前使用的救生装置绝大多数是采用悬挂于窗前的绳索,该绳索可伸缩并一端带有阻尼,可延迟降速,但在使用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还不适用于老人、病人及婴幼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无需维修,可随时使用,可同时承载多人就生,快速、安全,适于各种人群使用的高楼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由转轴1、第一滑动轴承2、第二滑动轴承10、左链轮3、右链轮4、左环链5、右环链6、横杠7、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组成;转轴1的两端分别装有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在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内侧的转轴1上分别装有左链轮3和右链轮4;左链轮3的外端面上具有左凹槽3-1,右链轮4的外端面上具有右凹槽4-1,左凹槽3-1内装有左环链5,右凹槽4-1内装有右环链6,左环链5与左凹槽3-1内的形齿相啮合,右环链6与右凹槽4-1内的形齿相啮合,相同链距的左环链5与右环链6之间固定有一组水平的横杠7,转轴1上装有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只需将转轴两端的滑动轴承固定在墙面上,或在墙面上固定一支撑架,将转轴安装在支架上,该技术方案可同时安装两组链轮,使链轮的直径变小,从而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为了人们安全的降落到地面上在对应该装置下方的地面上可设置砂坑类缓冲地面。2、左环链与右环链之间可采用以下两种固定方式固定一组平行横杠:一种固定方式是将横杠端头与左环链和右环链的平索环固定连接,在两链轮外缘的内侧对应位置留有可供横杠端头啮入并通过的豁口,并保证整个环链索距是两个横杠之间索距的整数倍,两横杠之间的索距是链轮豁口处齿数的整数倍,采用此-->种结构可保证横杠与环链之间连接牢固,传动平稳,链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个或多个豁口,若有多个豁口时,豁口之间的齿数应相等;另一种固定方式是将横杠的端头做一个弯折形状,横杠的端头与环链的立索环的外端面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的链轮加工制造简单,并且两个横杠之间的索距与链轮的齿数及环链的索距无任何限制,但在横杠受力的情况下,对横杠的材质要求较高。3、横杠的作用是直接承载逃生者,逃生者手握并脚踏横杠即可,对老、弱、病、残及婴幼儿来说,可在横杠上悬挂一载人袋,为这些弱势人群的救生提供了方便。4、载人时,尤其是载多人时,为控制横杠的下落速度,在转轴上装有带阻滞功能的自动控制链轮转速的阻尼装置或离心装置。采用阻尼装置,侧盘的左端面固定套内装有外滚轮,阻滞板的左端面的外套内装有内滚轮,在非承压状态下,内滚轮与固定在右链轮的右端面的环形砂袋之间不接触,在承压状态下,当逃生者下降速度在某一临界值以下时,在弹簧作用下,内滚轮不与砂袋接触,阻滞板不对右链轮形成阻力,令逃生者加速下降;当下降速度达到临界值时,离心重物转速增大,离心力增大,通过平拉杆拉动滑动轴套,压迫弹簧令侧盘向右链轮方向运动,压迫阻滞板,内滚轮触及砂袋,使内滚轮滚动受阻,左链轮和右链轮转动减速,进而又使内滚轮与砂袋脱离,再令左链轮和右链轮加速;当离心重物加速旋转时,离心半径增大,此时拉动转轴上的滑动轴套克服弹簧的压力,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平动,压迫一端与楼体弹性固定且紧邻右链轮的阻滞板,使阻滞板与固定在右链轮上的砂袋产生摩耗,从而控制了逃生者的下降速度,如此反复,链轮只能以平稳速度转动,使逃生者安全着陆,该装置运行平稳,使逃生者无恐惧感。5、在阻尼装置中,为使滑动轴套沿转轴轴向方向滑动而不转动,将滑动轴套的内孔设计成为多边形孔,将截面为多边形的转轴装在多边形孔内。6、采用离心装置,左轴套和右轴套只能沿转轴滑动,但不能沿转轴转动,在楼体的支架上固定有砂包,使砂包处于与一组重轮转动向外张到一定程度时可触及到的位置。当逃生者降速较低时,左链轮与右链轮的角速度也较低,一组重轮的离心力较小,回转半径也较小,与砂包不接触,此时逃生者加速下落,当速度达到一定值时,一组重轮在加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克服了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回转半径增大,与砂包碰撞、挤压,一组重轮受阻后滚压通过,转轴转速降低,转速下降后一组重轮的回转半径减小,如此反复,转轴的转速只能在极短的时间段内上下波动,基本呈匀速旋转,从而损耗了逃生者处于高位具有的势能,使逃生者安全降至地面。7、该装置无易损零-->件,轴承采用滑动轴承,弹簧等小截面构件的外表面采用防腐处理,也可采用防腐材料制成,保证该装置在露天环境下,不用维修随时启动,能周而复始的工作,并可同时承载多人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转轴1上装有阻尼装置8),图2是左环链5和右环链6与横杠7固定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左环链5的平索环5-1和右环链6的平索环6-1与横杠7固定连接),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左环链5和右环链6与横杠7固定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左环链5的立索环5-2和右环链6的立索环6-2与横杠7的两端固定连接),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横杠7与左环链5的平索环5-1和右环链6的平索环6-1连接通过支撑块开口32-1的俯视图,图7是横杠7与左环链5的立索环5-2和右环链6的立索环6-2连接通过支撑块开口32-1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在转轴1上装有离心装置9)。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转轴1、第一滑动轴承2、第二滑动轴承10、左链轮3、右链轮4、左环链5、右环链6、横杠7、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组成;转轴1的两端分别装有第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在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内侧的转轴1上分别装有左链轮3和右链轮4;左链轮3的外端面上具有左凹槽3-1,右链轮4的外端面上具有右凹槽4-1,左凹槽3-1内装有左环链5,右凹槽4-1内装有右环链6,左环链5与左凹槽3-1内的形齿相啮合,右环链6与右凹槽4-1内的形齿相啮合,相同链距的左环链5与右环链6之间固定有一组水平的横杠7,转轴1上装有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8由滑动轴套8-1、侧盘8-2、平拉杆8-3、固定套8-4、外滚轮8-5、砂袋8-6、阻滞板8-7、外套8-8、内滚轮8-9、弹簧8-10、左连杆8-11、右连杆8-12、离心重物8-13组成;右链轮4的左端转轴1上装有滑动轴套8-1,右链轮4的右端转轴1上装有侧盘8-2,滑动轴套8-1与侧盘8-2之间固定有一组平拉杆8-3,侧盘8-2的左端面8-2-1的固定套8-4内装有外滚轮8-5,右链轮4的右端面4-2上固定有砂袋8-6,右链轮4与侧盘8-2之间设有阻滞板8-7,-->阻滞板8-7的左端面8-7-1的外套8-8内装有与砂袋8-6相对应的内滚轮8-9,转轴1上装有弹簧8-10,左链轮3的右端面3-3与左连杆8-11的左端铰接,右连杆8-12的右端与滑动轴套8-1的外端面铰接,左连杆8-11的右端和右连杆8-12的左端分别与离心重物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它由转轴(1)、第一滑动轴承(2)、第二滑动轴承(10)、左链轮(3)、右链轮(4)、左环链(5)、右环链(6)、横杠(7)、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组成;转轴(1)的两端分别装有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在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内侧的转轴(1)上分别装有左链轮(3)和右链轮(4),左链轮(3)的外端面上具有左凹槽(3-1),右链轮(4)的外端面上具有右凹槽(4-1),左凹槽(3-1)内装有左环链(5),右凹槽(4-1)内装有右环链(6),其特征在于左环链(5)与左凹槽(3-1)内的形齿相啮合,右环链(6)与右凹槽(4-1)内的形齿相啮合,相同链距的左环链(5)与右环链(6)之间固定有一组水平的横杠(7),转轴(1)上装有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它由转轴(1)、第一滑动轴承(2)、第二滑动轴承(10)、左链轮(3)、右链轮(4)、左环链(5)、右环链(6)、横杠(7)、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组成;转轴(1)的两端分别装有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在第一滑动轴承(2)和第二滑动轴承(10)内侧的转轴(1)上分别装有左链轮(3)和右链轮(4),左链轮(3)的外端面上具有左凹槽(3-1),右链轮(4)的外端面上具有右凹槽(4-1),左凹槽(3-1)内装有左环链(5),右凹槽(4-1)内装有右环链(6),其特征在于左环链(5)与左凹槽(3-1)内的形齿相啮合,右环链(6)与右凹槽(4-1)内的形齿相啮合,相同链距的左环链(5)与右环链(6)之间固定有一组水平的横杠(7),转轴(1)上装有阻尼装置(8)或离心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装置(8)由滑动轴套(8-1)、侧盘(8-2)、平拉杆(8-3)、固定套(8-4)、外滚轮(8-5)、砂袋(8-6)、阻滞板(8-7)、外套(8-8)、内滚轮(8-9)、弹簧(8-10)、左连杆(8-11)、右连杆(8-12)、离心重物(8-13)组成;右链轮(4)的左端转轴(1)上装有滑动轴套(8-1),右链轮(4)的右端转轴(1)上装有侧盘(8-2),滑动轴套(8-1)与侧盘(8-2)之间固定有一组平拉杆(8-3),侧盘(8-2)的左端面(8-2-1)的固定套(8-4)内装有外滚轮(8-5),右链轮(4)的右端面(4-2)上固定有砂袋(8-6),右链轮(4)与侧盘(8-2)之间设有阻滞板(8-7),阻滞板(8-7)的左端面(8-7-1)的外套(8-8)内装有与砂袋(8-6)相对应的内滚轮(8-9),转轴(1)上装有弹簧(8-10),左链轮(3)的右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家榕
申请(专利权)人:高家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