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调和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891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调和油,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单一植物食用油中的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不合适的问题,提供一种符合中国居民健康需求的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最佳比例的,同时能够兼顾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量及其稳定性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其技术要点:由大麻籽油和另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它食用植物油按重量百分比调制而成;其中,大麻籽油8-85,食用植物油15-92;其它食用植物油是:葡萄籽油、橄榄油、山茶油、米糠油、红花籽油、芥花油、葵花油、玉米油、亚麻油、芝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及其它食用植物油。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不超过15%,ω-6与ω-3脂肪酸的比例为4~6∶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调和油,是由大麻籽油调和而成且符合中国居民健康的一种食用植物调和油。
技术介绍
我们每天要摄入脂肪,而脂肪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关系。脂肪不仅是人体燃料和动力的来源,脂肪也是功能复杂的结构性物质,特别是人体必需的欧米伽三(ω-3)脂肪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有50余种疾病与缺乏欧米伽三(ω-3)有关。欧米伽三(ω-3)在体内参与磷的合成与代谢,是构成大脑和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也是生命的核心物质。国际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摄入体内的必需脂肪酸可以与我们的基因“进行对话”。欧米伽六(ω-6)脂肪酸含量高的油类会向基因发出信息,使身体内生产更多的促使癌症发生的蛋白质“rasp21”。而欧米伽三(ω-3)脂肪酸却对这类蛋白质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另外还有研究表明,欧米伽三(ω-3)脂肪酸能向基因发出保护心脏的信息,让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同时国际权威机构研究表明,欧米伽六(ω-6)摄入过多,而欧米伽三(ω-3)缺乏的人,容易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癌症、肥胖、胰岛素拮抗、糖尿病、哮喘、关节炎、狼疮、抑郁、精神分裂症、儿童多动症、老年性痴呆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然而传统植物食用油中恰恰不仅欧米伽三(ω-3)十分缺乏而且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了人类第一杀手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偏瘫中风、心肌梗塞、癌症等疾病的流行,这种食源性流行病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寿命。鉴于上述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给予了高度关注,1993年在罗马脂肪酸会议上,提出了人类食用油ω-6(亚油酸)与ω-3(亚麻酸)最佳比例为4~6∶1,2001年中国营养学会又法规性的列入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一书。大麻籽油,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又称火麻的种仁榨取的可食用油。我们经过大量的研究筛查发现,大麻籽油是目前已知唯一拥有接近上述最佳比例的天然资源,其含有ω-6(亚油酸)与ω-3(亚麻酸)大致比例为3∶1,但其比例不是最佳,且提炼出来油稳定性不佳,不适宜烹调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单一植物食用油中的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不合适的问题,提供一种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最佳比例的、同时能够兼顾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量及其稳定性的食用植物调和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大麻籽油和另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它食用植物油按重量百分比调制而成;其中,大麻籽油8-85,食用植物油15-92;上述其它食用植物油是:葡萄籽油、橄榄油、山茶油、米糠油、红花籽油、芥花油、葵花油、玉米油、亚麻油、芝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及其它食用植物油。上述各植物油可来源于市售成品油。但是,由于市售的植物油受一些因素如产地、品种、气候、提取和加工工艺等条件的影响,其各种脂肪组成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有一些波动,因此对每一批的植物油,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及成品都必须进行监测、控制和检验,使产品中的主要脂肪酸质量百分含量达到要求;下表列出的是常用各种食用油的成份参考含量,以供控制原料质量参考:食用油主要脂肪酸组成表(质量百分含量)-->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调和油采用常规的生产方法,将选用的符合上述主要脂肪酸质量百分含量的植物油,按比例加入配料容器内,在20℃-40℃的条件下,慢速搅拌20-30分钟,过滤,得本食用调和油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是在中国营养学会对中国居民脂肪及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和推荐比例的基础上,考虑到植物中其它营养成份均衡,选择以大麻籽油为主,并加入其它植物油进行调和,控制饱和脂肪含量不超过15%,同时ω-6与ω-3系列脂肪酸的比例为4~6∶1。本专利技术食用调和油可通过日常饮食中的摄取而自然平衡饮食中脂肪酸至最适健康营养需求的平衡比例。不须特别注意日常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及量,因食用调和油的特定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例已达到平衡体内脂肪酸的目的,能够减少心血管功能疾病及代谢免疫功能失调的慢性病。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用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并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选用主要脂肪酸质量百分含量符合要求的大麻籽油23kg、大豆油72kg、亚麻籽油5kg,加入配料罐内,在20℃-40℃的条件下,慢速搅拌20-30分钟,过滤,得本食用调和油成品。下列实施例中仅给出各植物油的重量,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2.大麻籽油58kg、葡萄籽油24kg、芥花籽油18kg。实施例3.大麻籽油69.5kg、米糠油30.5kg。实施例4.大麻籽油22kg,山茶油78kg。实施例5.大麻籽油15kg,大豆油85kg。实施例6.大麻籽油35kg、芥花籽油25kg、花生油35kg,玉米油5kg。实施例7.大麻籽油40kg,芝麻油60kg。实施例8.大麻籽油23kg,山茶籽油72kg,棕榈油5kg。实施例9.大麻籽油68kg,米糠油16kg,芝麻油16kg。-->实施例10.大麻籽油19.2kg,橄榄油80.8kg实施例11.大麻籽油76.40kg,葡萄籽油23.59kg,天然维生素E0.01kg。以上各实施例所得调和油中主要脂肪酸的重量含量见下表。       实施例饱和脂肪酸          (重量%)  ω-6脂肪酸          (重量%)  ω-3脂肪酸          (重量%)           ω-6/ω-3113.3253.1513.264.0129.3654.3213.584.00311.4455.6513.904.00412.1220.785.184.01514.1054.759.805.59612.2040.309.804.11712.0051.208.605.95813.9821.275.324.00911.0855.1613.764.011013.8518.604.654.00119.7161.1215.284.00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实施例的食用植物调和油成品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不超过15%,且ω-6脂肪酸与ω-3脂肪酸的重量比例为4~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调和油,其特征在于:由大麻籽油和另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它食用植物油按重量百分比调制而成;其中,大麻籽油8-85,食用植物油15-92; 上述其它食用植物油是:葡萄籽油、橄榄油、山茶油、米糠油、红花籽油、芥花油、葵花油、玉米油、 亚麻油、芝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及其它食用植物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调和油,其特征在于:由大麻籽油和另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它食用植物油按重量百分比调制而成;其中,大麻籽油8-85,食用植物油15-92;上述其它食用植物油是:葡萄籽油、橄榄油、山茶油、米糠油、红花籽油、芥花油、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卫卫黄树青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元医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