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融合需求侧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6891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合需求侧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构建微网系统模型、基于楼宇蓄热特性构建楼宇虚拟储能系统模型、将虚拟储能系统集成到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模型中,通过在温度舒适度范围内对楼宇室温进行优化调节,从而构建优化调度目标函数,选取优化调度约束条件后,在MATLAB软件环境下调用CPLEX进行优化调度求解,最终得到冷热电联供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案,实现对楼宇虚拟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融合需求侧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法可以在保证温度舒适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掘楼宇参与微网经济优化运行的虚拟储能潜力,辅助提升微网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微网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型能源网优化运行,具体讲,涉及一种融合虚拟储能系统的冷热电联供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在楼宇侧集成,形成了以楼宇为主体的微网系统,为楼宇供能提供了多种低碳解决方案。冷热电联供楼宇微网(下文简称微网)是通过将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system,CCHP)、储能系统以及相关技术集成在楼宇供能系统中形成的多能源联合供能系统。根据微网内部各单元的配置来制定微网的最优调度方案,对微网内综合能源进行协调优化和管理,可实现多种能源互补、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利用,降低微网运行成本。需求侧可控负荷(空调、热水器、冰箱、电动汽车等)具有运行方式灵活且柔性可控的特征,可根据系统需要由调度中心直接控制其工作状态,或者利用经济措施(如实时电价)诱导用户有选择的改变其能源消费方式,达到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的目的。文献分别对温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可控负荷进行需求管理,从而达到优化负荷曲线、削峰填谷以及电网频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融合需求侧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网系统建模,包括1‑1)微型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如式(1)所示:PMT,t=Pgas×ηMT       (1)式(1)中:PMT,t为微型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单位为kW;Pgas为微型燃气轮机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单位为kW;ηMT为微型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1‑2)吸收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通过微型燃气轮机的余热驱动,其制冷功率如式(2)所示:QAC,t=ηHE×γMT×PMT,t×COPAC          (2)式(2)中:QAC,t为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功率输出,单位为kW;γMT为微型燃气轮机的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需求侧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网系统建模,包括1-1)微型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如式(1)所示:PMT,t=Pgas×ηMT (1)式(1)中:PMT,t为微型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单位为kW;Pgas为微型燃气轮机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单位为kW;ηMT为微型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1-2)吸收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通过微型燃气轮机的余热驱动,其制冷功率如式(2)所示:QAC,t=ηHE×γMT×PMT,t×COPAC (2)式(2)中:QAC,t为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功率输出,单位为kW;γMT为微型燃气轮机的热电比;ηHE为换热装置的效率;COPAC为吸收式制冷机的能效比;1-3)电制冷机电制冷机通过消耗电能制冷,其制冷功率如式(3)所示:QEC,t=PEC,t×COPEC (3)式(3)中:QEC,t为电制冷机的制冷功率输出,单位为kW;PEC,t为电制冷机消耗的电功率,单位为kW;COPEC为电制冷机的能效比;步骤二、楼宇虚拟储能系统建模基于楼宇的蓄热特性,依据能量守恒得到楼宇的热平衡方程,如式(4): Δ Q = ρ × C × V × dT i n d τ - - - ( 4 ) ]]>式(4)中:ΔQ为室内热量的变化量,单位为J/s;ρ为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C为空气比热容,单位为J/(kg·℃);室内温度的变化率乘以室内空气的质量再乘以其比热容,等于室内热量的变化量;V为室内空气体积,单位为m3;夏季制冷时,基于楼宇的热平衡方程构建楼宇的虚拟储能系统模型,表达式如式(5): k w a l l × F w a l l × ( T o u t - T i n ) + k w i n × F w i n × ( T o u t - T i n ) + I × F w i n × S C + Q i n - Q c l = ρ × C × V × dT i 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云飞靳小龙贾宏杰余晓丹戚冯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