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调速风扇的管道式液体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5937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调速风扇的管道式液体散热装置,采用全新设计结构,设计外管(1)、内管(2)彼此相嵌套式结构,基于内管(2)中所设计液体的流动,产生外管(1)、内管(2)之间间隙环境与外管(1)所设待散热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实现外管(1)所设待散热区域空气与外管(1)内管(2)之间间隙环境空气之间的对流;同时基于所获外管(1)所设待散热区域的温度检测结果,经所设计的风扇调速模块(10),针对设计位于外管(1)敞开端的风扇(6)进行控制,针对外管(1)与内管(2)之间间隙环境中空气的流动进行准确引导,有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基于调速风扇的管道式液体散热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散热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调速风扇的管道式液体散热装置,属于电子设备散热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电子产品正不断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到冰箱彩电等大型家电,小到电脑开关插座面板,无一不是电子科技发展的产物,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发现过热的环境会影响到电子产品的工作性能,对此各式散热装置应运而生,并且也正进行着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诸如专利申请号:201310622519.9,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一本体及若干波导管,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本体下表面及上表面的散热孔,任意三个相邻散热孔的中心呈正三角形,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与所述波导管的数量相同,每一波导管均为一金属材质制成的中空管体,这些波导管垂直设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散热孔一一对应,所述波导管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波导管的管壁厚度与任意相邻两个波导管之间的距离相等。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散热器既可屏蔽电磁波,又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同时当主板上的风扇工作时,风扇工作的风流可对同排波导管之间的风扇
散热盲区进行散热。还有专利申请号:2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调速风扇的管道式液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风扇(6)、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温度传感器(5)、风扇调速模块(10);风扇(6)经风扇调速模块(10)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其中,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为温度传感器(5)进行供电,同时,电源(4)依次经过控制模块(3)、风扇调速模块(10)为风扇(6)进行供电;风扇调速模块(10)包括电控滑动变阻器、电阻、电容、双向触发二极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其中,风扇(6)的一端连接着经过控制模块(3)的供电正极,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控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以及三端双向可控硅的其中一个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调速风扇的管道式液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风扇(6)、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温度传感器(5)、风扇调速模块(10);风扇(6)经风扇调速模块(10)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其中,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为温度传感器(5)进行供电,同时,电源(4)依次经过控制模块(3)、风扇调速模块(10)为风扇(6)进行供电;风扇调速模块(10)包括电控滑动变阻器、电阻、电容、双向触发二极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其中,风扇(6)的一端连接着经过控制模块(3)的供电正极,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控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以及三端双向可控硅的其中一个接线端;电控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端与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的一端,以及双向触发二极管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另一端与三端双向可控硅的门端相连接;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经过控制模块(3)的供电负极,以及三端双向可控硅的另一个接线端;控制模块(3)与电控滑动变阻器相连接;外管(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内管(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外管(1)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外管(1)上封闭端的表面设置第一通孔(7),外管(1)上位于敞开端的侧面设置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的内径和第二通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芬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