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桩的设计领域,是一种内部增强的预制钢管桩。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的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地震,对建筑抗震设防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地基处理。筏板基础、桩基、条形基础、柱下独基等基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桩基的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打桩时的断桩现象以及地震时桩身受压受震动破坏等情况,造成建筑物的倒塌以及其他不良后果。因此,在桩基础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桩身强度的处理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的创新。本技术是一种内部增强的预制钢管桩,桩身主体是钢管,内部焊接四个相切的内拱,内拱材料也为钢材,与外钢管焊接在一起。内拱与外钢管之间填充混凝土,内拱与内拱之间形成的孔洞内部提前填充EVA树脂发泡材料。其中,所述的预制钢管为直焊缝钢管本技术与传统钢管桩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 实验表明,在土压力与桩周摩擦力相同的条件下,桩身所受到的压力通过外钢管传递至内拱,内拱与内拱之间以及与填充材料之间形成挤压,拱形钢板承受径向压力的同时产生大小相同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外钢管上。为外钢管提供了有效的内部支撑,大大提高了钢管的整体刚度和抵抗变形能力。2. 本技术的设计因为有内拱的存在,可以有效的抵御地震等作用产生的水平荷载,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够显著提高桩身稳定性。3. 内拱之间填充发泡材料EVA树脂,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在保证刚度的同时减轻桩身质量。4. 钢管与内拱之间填充的混凝土可以有效提供管身的抗压强度。可以防止冲击荷载冲切或遭受其他荷载时桩身产生变形。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用量,减轻桩身重量。同时可以有效增加桩身刚度,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部增强的预制钢管桩,其特征是内部存在内拱形钢板相切并且相切于焊缝处,所述相切内拱形钢板再与外钢管焊接,内拱与内拱之间填充有在桩内部发泡形成的弹塑性填充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增强的预制钢管桩,其特征是内部存在内拱形钢板相切并且相切于焊缝处,所述相切内拱形钢板再与外钢管焊接,内拱与内拱之间填充有在桩内部发泡形成的弹塑性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增强的预制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拱形钢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增强的预制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霞,周原,王雅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