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彪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123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00:47
一种能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它是由杯盖、壶身、透光杆、光电传感器组件、电热或电磁元件、单片机、底座、电线、反射镜等组成,在所述壶身的底部设有一反射镜、一透光杆及一光电传感器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相对设置在所述壶身底部,且各居一端,所述透光杆设置在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之间;所述透光杆为一空心的圆柱体,且周围设有多组小孔用于茶水流通;所述透光杆安装完毕后,其中心位置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中心及所述反射镜中心相对齐,且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反射镜各居所述透光杆一端。该茶壶能自动检测茶水的浓度,操作简单,且检测精度高,能精确控制茶水的煮泡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电器,尤其是一种能自动识别茶水浓度的茶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茶水的煮泡程度对于茶水的品质、口感影响是十分大的,这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有关,水温越高,煮泡时间越长,则溶解度愈大,茶汤也就愈浓;相反,水温愈低,煮泡时间越短,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当茶水煮泡时间过久时,由于水蒸气大量蒸发,因而所留剩下的茶水中含有较多的盐类及其它物质、以致茶汤变得灰暗,茶味变得苦涩。目前,广泛使用的电热茶壶是使用电热丝作为加热元件,一般将电热丝设置在茶壶的底座中,通电后将茶壶置于底座上即可对茶水进行加热;也有使用电磁炉作为加热元件的电热茶壶,此类电热茶壶是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对置于茶壶底部的含铁质金属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茶水加热的。使用这两类茶壶对茶叶进行煮泡时,控制茶叶煮泡程度的方式一般由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控制加热时间及加热功率,使得茶壶按照试验调整好的参数对茶水进行煮泡,从而获得较好的煮泡效果;第二种是通过使用者的判断,使用手工断电的方式,借助使用者的经验完成茶水的煮泡。但是,这两种方式均无法精确控制茶水煮泡的程度,第一种方式使用起来会随着茶叶数量、水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煮泡效果,从而很难获得最佳的煮泡效果;第二种则需要使用者时刻注意茶壶的煮泡过程,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茶壶无法精确控制茶水煮泡的程度,且使用起来不够简便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该茶壶能自动检测茶水的浓度,操作简单,且检测精度高,能精确控制茶水的煮泡程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由杯盖、壶身、透光杆、光电传感器组件、电热或电磁元件、单片机、底座、电线、反射镜、茶叶和水等组成。在所述壶身的底部设有一反射镜、一透光杆及一光电传感器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相对设置在所述壶身底部,且各居一端,所述透光杆设置在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之间;所述透光杆为一空心的圆柱体,且周围设有多组小孔用于茶水流通;所述透光杆安装完毕后,其中心位置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中心及所述反射镜中心相对齐,且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反射镜各居所述透光杆一端。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所述电热或电磁元件对茶水进行加热,此
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不断向外发射红外线,该红外线通过所述透光杆穿过茶水并通过相对放置的反射镜反射给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通过接受检测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强度,即可间接检测茶水的浓度;随着茶水的煮泡,茶水浓度越高,则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接受检测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强度越弱,据此即可确定茶水的浓度,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将红外线强度转化为电信号并传给单片机处理,之后再控制电热或电磁元件电源的通断,即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了精确控制茶水煮泡的程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精确精确控制茶水煮泡的程度,从而获得最佳的茶水风味,且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案例的总装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案例的总装图。图3是本技术光电传感器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茶壶底部透光杆安装位置的一个断面图A-A。图5是本技术透光杆的半剖图。图6是本技术的控制流程图。图中1、杯盖,2、壶身,2-1、壶把,2-2、透光杆安装U型槽,3、透光杆,3-2、小孔,4、光电传感器组件,4-1、光电传感器支架,4-2、红外线发射器,4-3、红外线接收器,5、倒置漏斗,6、电热或电磁元件,7、底座,8、电线,9、反射镜,10、茶叶网兜,11、茶叶,12、水,13、单片机。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案例中,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由杯盖、壶身、茶叶网兜、倒置漏斗、透光杆、光电传感器组件、电热或电磁元件、单片机、底座、电线、反射镜、茶叶和水组成;所述倒置漏斗设置在所述壶身中部倒立放置,该倒置漏斗呈大端朝下,小端朝上设置,所述小口端朝上伸入所述茶叶网兜的中部;所述倒置漏斗的作用为:将茶壶底部加热至沸腾状态的水直接导入到所述茶叶网兜中部,从而使得茶叶所接触到的水均为沸腾状态,使用沸腾的水煮泡茶叶,可以提高茶叶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通入到所述茶叶网兜中的水与茶叶接触后通过该茶叶网兜的小孔流出汇入茶壶底部的茶水中。如图1所示的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在所述壶身的底部设有一反射镜、一透光杆及一光电传感器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相对设置在所述壶身底部,且各居一端,所述透光杆设置在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之间;所述透光杆为一空心的圆柱体,且周围
设有多组小孔用于茶水流通;所述透光杆安装完毕后,其中心位置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中心及所述反射镜中心相对齐,且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反射镜各居所述透光杆一端,使用该实施案例时,所述透光杆在茶水中没有茶叶或杂质时可以去除,不影响使用。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透光杆通过壶身底部设置的一U型槽和一圆孔安装在壶身底部;所述反射镜为一平面镜,用于反射所述光电传感器组发射的红外线。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光电传感器组由光电传感器支架、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成,所述光电传感器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设置在该光电传感器支架的上部,当壶身放置在所述底座上后,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所述透光杆的中心位置相对齐;所述红外发射器为一环状的光源,用于产生并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为一矩形的光电池或感光元件,用于接收所述反射镜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如图5所示的透光杆,该透光杆为一空心的圆柱管,在其周围均布有许多小孔,该小孔既用于茶水流入流出所述透光杆,又可以保证茶叶或其它杂质不会进入到透光杆中,从而保证红外线能在所述透光杆中传输。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所述电热或电磁元件对茶水进行加热,此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不断向外发射红外线,该红外线通过所述透光杆穿过茶水并通过相对放置的反射镜反射给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通过接受检测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强度,即可间接检测茶水的浓度;随着茶水的煮泡,茶水浓度越高,则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接受检测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强度越弱,据此即可确定茶水的浓度,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将红外线强度转化为电信号并传给单片机处理,之后再控制电热或电磁元件电源的通断,即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了精确控制茶水煮泡的程度。在如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案例中,去除了茶叶网兜及导致漏斗,使用该实施案例进行茶叶的煮泡时,通常等水沸腾后再将茶叶置入所述壶身内;由于茶叶置于所述壶身底部,故使用该实施案例时,所述透光杆不可去除,从而避免茶叶阻断红外线的传输。当然,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包括杯盖、壶身、电热或电磁元件、底座、电线,所述电线与所述电热或电磁元件相连接并置于底座内,所述壶身至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杯盖置于所述底座之上,其特征是:还包括透光杆、光电传感器组件、单片机、反射镜;在所述壶身的底部设有一反射镜、一透光杆及一光电传感器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相对设置在所述壶身底部,且各居一端,所述透光杆设置在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之间;所述透光杆安装完毕后,其中心位置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中心及所述反射镜中心相对齐,且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反射镜各居所述透光杆一端;所述透光杆通过壶身底部设置的一U型槽和一圆孔安装在壶身底部;所述反射镜为一平面镜;所述光电传感器组由光电传感器支架、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成,所述光电传感器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设置在该光电传感器支架的上部,当壶身放置在所述底座上后,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所述透光杆的中心位置相对齐;所述红外发射器为一环状的光源;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为一矩形的光电池或感光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检测茶水浓度的茶壶,包括杯盖、壶身、电热或电磁元件、底座、电线,所述电线与所述电热或电磁元件相连接并置于底座内,所述壶身至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杯盖置于所述底座之上,其特征是:还包括透光杆、光电传感器组件、单片机、反射镜;在所述壶身的底部设有一反射镜、一透光杆及一光电传感器组件,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相对设置在所述壶身底部,且各居一端,所述透光杆设置在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反射镜之间;所述透光杆安装完毕后,其中心位置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中心及所述反射镜中心相对齐,且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反射镜各居所述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
申请(专利权)人:王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