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脱筋雨水沉泥检查井,包括井座主体和直通导向槽,井座主体上端设置承接口接通结构,在承接口接通结构内侧设置环形基座,直通导向槽的上侧壁与井座主体的连接部位设置疏通圆弧,井座主体包括下部设置的井座沉泥室,在直通导向槽的外侧壁设置环形加强筋,在井座沉泥室的底端设有底部加强筋,井座主体内壁设有两条密防脱筋条,与井座主体配合的管道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卡在两条防脱筋条之间。防脱筋条能够增加井座主体的承压能力,不易使其破裂。井座主体和管道连接后,可以紧密的卡紧管道有效防止脱落,两条防脱筋条可以卡住密封圈,有效防止泥土沉降时连接管道和检查井产生间隙污水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排水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雨水沉泥直通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塑料检查井在地下排污系统中使用,由于其绿色、节能、减少占地面积等优点备受青睐,但是目前的雨水沉泥检查井清掏作业量比较大,并且需要对沉泥井座及时清掏,否则会导致排污管道堵塞,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但是在清掏沉泥时容易对沉泥检查井造成损坏,从而降低沉泥检查井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检修成本及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另外,井座与管道配合的地方密封性不好,使用之后会产生污水渗漏现象,且管道可能从井座上脱落,或者井座连接处破裂,进而影响了正常的排污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防脱筋雨水沉泥检查井,其使用寿命长、脱落或破裂现象少,密封性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脱筋雨水沉泥检查井,包括井座主体和直通导向槽,井座主体上端设置承接口接通结构,在承接口接通结构内侧设置环形基座,井座主体包括下部设置的井座沉泥室,在直通导向槽的外侧壁设置环形加强筋,在井座沉泥室的底端设有底部加强筋,直通导向槽内壁设有两条防脱筋条,与直通导向槽配合的管道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卡在两条防脱筋条之间。直通导向槽的上侧壁与井座主体的连接部位设置疏通圆弧。井座主体和承接口接通结构的外侧壁上设置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所述的纵向加强筋在井座主体的外侧壁上顺延至井座沉泥室的底端。本技术中,井座主体内壁增加了两条防脱筋条,能够增加井座主体的承压能力,不易使其破裂。井座主体和管道连接后,可以紧密的卡紧管道有效
防止脱落,两条防脱筋条可以卡住密封圈,有效防止泥土沉降时连接管道和检查井产生间隙污水渗漏,污染土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5为检查井与管道配合示意图。其中,1.井座主体,2.承接口接通结构,3.直通导向槽,4.纵向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6.环形基座,7.井座沉泥室,8.疏通圆弧,9.底部加强筋,10.环形加强筋,11.防脱筋条,12.管道,13.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防脱筋雨水沉泥检查井,包括井座主体1和直通导向槽3,井座主体1上端设置承接口接通结构2,在承接口接通结构2内侧设置环形基座6,井座主体1包括下部设置的井座沉泥室7,在直通导向槽3的外侧壁设置环形加强筋10,在井座沉泥室7的底端设有底部加强筋9,直通导向槽3内壁设有两条防脱筋条11,与直通导向槽3配合的管道12上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卡在两条防脱筋条11之间。本技术中,直通导向槽3内壁增加了两条防脱筋条11,能够增加井座主体1的承压能力,不易使其破裂。直通导向槽3和管道12连接后,可以紧密的卡紧管道12有效防止脱落,两条防脱筋条11可以卡住密封圈13,有效防止泥土沉降时连接管道和检查井产生间隙污水渗漏,污染土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承接口通孔结构2内侧的环形基座6使井筒支撑面受力均匀,使得井筒能够满足拉伸强度、荷载、承压、抗负压和温度的要求,在直通导向槽3的外侧壁设置环形加强筋10,在井座沉泥室7的底端设有底部加强筋9,有效的避免外壁与地下腐蚀物直接接触,从而增加了直通井座的强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直通井座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检修成本及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优选的,直通导向槽3的上侧壁与井座主体1的连接部位设置疏通圆弧8。疏通圆弧8保证在疏通的效率和效果,清掏钳、弹簧帮、疏通钢条、水枪都可以通过井筒伸入到排污管,防止检查工具在检查时破坏直通井座的局部构造。优选的,所述的井座主体1和承接口接通结构2的外侧壁上设置纵向加强筋4和横向加强筋5,纵向加强筋4和横向加强筋5相互交叉,纵向加强筋4和横向加强筋5在外侧壁上分别均布等距布置,纵向加强筋4和横向加强筋5的合理布置既增强了直通井座的强度,又降低了直通井座的制作难度。进一步的,所述的纵向加强筋4在井座主体1的外侧壁上顺延至井座沉泥室7的底端,该装置保证井座主体在井筒作用下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了井筒的拉伸强度、载荷、承压和抗负压的要求。本技术采用高分子材料一次注塑成型,采用先进的工艺使得本技术耐腐蚀性好,并且具有耐酸碱、耐老化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优选的,井座沉泥室的高度一般为200mm(井径Φ315)或者300mm(井径Φ315),在雨水通过时泥沙沉降于井底。本申请可以为在下水道中使用的起始井、直通井、三通井、四通井或90°的检查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筋雨水沉泥检查井,包括井座主体(1)和直通导向槽(3),其特征在于:井座主体(1)上端设置承接口接通结构(2),在承接口接通结构(2)内侧设置环形基座(6),井座主体(1)包括下部设置的井座沉泥室(7),在直通导向槽(3)的外侧壁设置环形加强筋(10),在井座沉泥室(7)的底端设有底部加强筋(9),直通导向槽(3)内壁设有两条防脱筋条(11),与直通导向槽(3)配合的管道(12)上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卡在两条防脱筋条(1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筋雨水沉泥检查井,包括井座主体(1)和直通导向槽(3),其特征在于:井座主体(1)上端设置承接口接通结构(2),在承接口接通结构(2)内侧设置环形基座(6),井座主体(1)包括下部设置的井座沉泥室(7),在直通导向槽(3)的外侧壁设置环形加强筋(10),在井座沉泥室(7)的底端设有底部加强筋(9),直通导向槽(3)内壁设有两条防脱筋条(11),与直通导向槽(3)配合的管道(12)上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卡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张保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惠洁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