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前庭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14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属于一种治疗眩晕与动晕病的电子仪器。由两个或三个电极以及直流低压发生器组成。电极端部装有涂有良好导电介质的织物。直流低压发生器将直流低压加到两个或三个电极的极端上,使其再将直流电流直接刺激病人前庭神经与颈后中间部位,从而消除病人的眩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与携带均很方便,可治疗由于前庭神经不平衡而引起的眩晕症。(*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治疗眩晕与动晕病的电子仪器。眩晕是一种常见病,绝大部分是由于耳部平衡器官发生病变而失去平衡作用引起的。其症状是视物转,天翻地覆、恶心呕吐,走路偏斜,其发病很快,病人非常痛苦。这种病,目前国内、外没有特效治疗,一般采用药镇静或服用维生素等辅以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动晕病是人们乘船时、在海上遇到风浪,而产生晕船、恶心呕吐的一种病症,严重者,在乘汽车时会发生上述情况。这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病态。目前,治疗动晕病主要靠静卧休息和服镇静药,但治疗效果亦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与携带方便,治疗眩晕与动晕病效果好的电子仪器,以便解除病人的痛苦,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为此,本技术设计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两部分:作用于前庭神经部位和颈后中间部位的一对电极或三个电极;产生刺激前庭神经与颈后中间部位直流电流的直流低压发生器。直流低压发生器有一由壳盖与壳体组成的外壳,壳体内装有电子振荡器、变压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器以及调压器。上述的电子振荡器由两个晶体三极管、变压器中正、负主线圈组成的初级线圈,以及与其相应的正、负反馈线圈、直流电源组成。电子振荡器各部件的连接情况是: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开关K与-->变压器正、负主线圈的中心对称点O连接,而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相互并联的电容C1与电阻R后,分别与正、负反馈线圈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端点a、f相连。而两个晶体三极管BG1、BG2均为PNP型,其两个发射极相连,并使其两个集电极分别与变压器的正、负主线圈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端点c与d相连接。而其两个基极则分别与正、负反馈线圈的两个端点b与e相连,b与e极性相反。上述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点分别与桥式整流器两输入端g、h相连,而桥式整流器正、负极(+、-)则与调压器上相应正、负极相连。而调压器正、负极(+、-)又与眼镜架式电极或环状卡式电极相应的正、负极连接。此外,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还并联一个滤波电容C2。本技术原理结合图5与图6加以说明。开关K闭合后的一瞬间,变压器的正、负主线圈(L1、L1′)内产生电流,并将其能量分别藕合到相应的正、负反馈线圈(L1、L2′),而两个线圈相近的两个端部极性相反。此时,晶体三极管BG1、BG2的基极分别处于负电位与正电位,从而使BG1导通,BG2截止。以后,由于正、负主线圈(L1、L2′)内的磁惯性作用,又使BG1、BG2基极变成正电位与负电位,因而又使BG1截止,BG2导通,如此循环往复,BG1与BG2总是交替处于导通与截止状态。这样,就使变压器次级线圈(L)得到的半波交流信号经桥式整流器(D)整流后,将20V直流电压出到两个或三个电极上,最后使直流电流刺激前庭神经,达到治疗眩晕与动晕病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与携带均很方便,乘轮船与飞机携带其特别便利,而且治疗效果好,每个成本仅为20元。图1为采用眼镜架式电极(两个电极)的本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    2、壳盖;    3、插头;    4、调压器旋纽;    5、开关搬手;    6、LED为发光二极管;    7、眼镜架式电极;    8、眼镜架腿;    9、眼镜架腿;    10、负极端上的接触织物;    11、正极端上的接触织物;    12、负极导线;    13、正极导线。图2为采用眼镜架式电极(三个电极)的本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其中:14、为两个眼镜架腿(8、9)端部电极的连接导线;15、第三个电极上用于粘附的胶布。由此图看出,眼镜架(7)的两个架腿(8、9)端部电极均为正极,负极导线(12)相连的第三个电极为负极。电极上的织物(10、11)均吸附有导电性能良好的介质。图3为眼镜架腿(9)上的端部电极分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6、为子母扣上的母扣;17、为子母扣上的子扣。图4为镜架腿(8)上的端部电极分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8、为子母扣上的母扣;19、为子母扣上的子扣。当采用两个电极时,导线(14)就不存在。图5为采用两个电极的电路图。图6为采用三个电极的电路图。-->正、负主线圈(L1、L1′)均为30匝,正、负反馈线圈(L2、L2′)为5匝,变压器次级线圈为200匝,C1为0.5μf,C2为20μf,R1为100Ω,调压器(A)采用47KΩ,直流电源为3V,BG1、BG2均采用3AX31。适用范围与试验效果:本技术专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症,包括前庭敏感造成的晕船、晕车、晕机、单侧(左或右侧),耳半规管麻痹造成的眩晕、美尼尔病发病期造成的眩晕,双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亢进造成的眩晕。可消除病人的眩晕感、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行走偏斜或不稳态、不清醒态等。采用本技术对21名患者进行试验,治愈率达百分之百,其中包括前庭敏感者4人,动晕病2人,单侧麻痹者15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与动晕病的电子前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作用于前庭神经与颈后中间部位的两个或三个电极和直流低压发生器组成,所述的直流低压发生器有一由盒体与盒盖组成的外壳,盒体内装有电子振荡器、变压器(L)、桥式整流器(D)以及调压器(A),所述的变压器(L)包括构成初级线圈的两个正、负主线圈(L↓[1]、L↓[1]'),以及两个正、负反馈线圈(L↓[2]、L↓[2]'),所述的电子振荡器由两个相同的晶体三极管BG↓[1]、BG↓[2],正、负主线圈(L↓[1]、L↓[1]')、正、负反馈线圈(L↓[2]、L↓[2]')、直流电源组成,所述的桥式整流器(D)由四个相同的二极管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治疗眩晕与动晕病的电子前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作用于前庭神经与颈后中间部位的两个或三个电极和直流低压发生器组成,所述的直流低压发生器有一由盒体与盒盖组成的外壳,盒体内装有电子振荡器、变压器(L)、桥式整流器(D)以及调压器(A),所述的变压器(L)包括构成初级线圈的两个正、负主线圈(L1、L′1),以及两个正、负反馈线圈(L2、L′2),所述的电子振荡器由两个相同的晶体三极管BG1、BG2,正、负主线圈(L1、L′1)、正、负反馈线圈(L2、L′2)、直流电源组成,所述的桥式整流器(D)由四个相同的二极管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前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源负极通过开关K与正、负主线圈(L1、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