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03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钳杆(1),所述两根钳杆(1)的铰接部上侧为钳嘴(2),两根钳杆的铰接部下侧依次为钳臂(3)和手柄(4);所述钳嘴(2)上部向同一侧弯曲,并相互接触,所述钳嘴(2)弯曲部的接触面上,沿宽度方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简便地在口内操作,实现基台与种植体的就位连接固定,特别是对于后牙不易将手及器械伸入的区域来说,就位固定操作变得较为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
技术介绍
修复基台准确、被动就位有助于避免种植修复后机械并发症的发生。基台就位过程中,由于受就位器与基台之间常无共同就位道的影响,基台就位器的使用仅能帮助判断基台是否准确就位,而较难通过基台就位器直接就位基台。在实际操作时,临床医师需要使用自由手或在夹持器辅助下将修复基台与种植体准确对接,修复基台就位后,由于受到牙龈回弹力或受其他外力常会发生移位,此时需使用夹持器辅助固定基台,再旋紧基台螺丝,以此来保证基台的准确、被动就位。由于缺乏设计良好的基台就位固定器,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医师常使用持针器来替代。在后牙区不易将手与器械伸入,持针器钳端无弧度使操作较为困难,一旦基台移位,易导致就位不准确。此外,使用持针器时,患者也会因口角被牵拉过度而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钳杆(1),所述两根钳杆(1)的铰接部上侧为钳嘴(2),两根钳杆的铰接部下侧依次为钳臂(3)和手柄(4);所述钳嘴(2)上部向同一侧弯曲,并相互接触,所述钳嘴(2)弯曲部的接触面上,沿宽度方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5)。所述两个钳嘴(2)的弯曲角度为90°-135°。所述钳嘴(2)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为沿钳嘴宽度方向设置的齿状棱。所述钳嘴(2)宽度为3-4mm。所述两个钳臂(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件(6),固定件(6)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啮合齿。所述钳嘴(2)上部弯曲部的长度为2-3cm,钳嘴(2)下部的长度为3-4cm。本技术其钳嘴部呈一定弧度的弯曲,而后自然形成钳臂及其上手持的手柄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同时完成基台就位及基台固定两种操作,避免了基台就位过程中频繁更换工具,使得操作过程更为简便。本技术其钳嘴前端内部设有凹槽,能增大钳嘴与基台的接触面积,稳定夹持住基台,避免松动和移位,减少了就位不准确带来的麻烦,提高了医疗效率和基台就位效果。本技术钳嘴的上端弯曲段,即较短端将种植牙区域与颊侧粘膜的距离拉开,可以让医生在种植牙区域有一个清晰的视野便于操作。 本技术在操作时其钳嘴的长端大部分和延长的手柄部将位于口外,实现医生于口外控制钳嘴的方向和夹持力度,使调整空间更大,更易于操作。对于后牙较深区域,有益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由于口角过度牵拉而产生的不适感可以减轻。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以用同一工具完成基台的就位和固定两种操作,且基台与种植体连接稳固,能够解决医生基台就位时操作不便的问题,也会减少患者因口角牵拉所致的不适感。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的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就位固定器仅适用于就位固定有抗旋转结构的修复基台。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钳嘴弯曲部细节图;其中:钳杆1,钳嘴2,钳臂3,手柄4,凹槽5,固定件6,啮合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钳杆(1),所述两根钳杆(1)的铰接部上侧为钳嘴(2),两根钳杆的铰接部下侧依次为钳臂(3)和手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嘴(2)上部向同一侧弯曲,并相互接触,所述钳嘴(2)弯曲部的接触面上,沿宽度方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5)。所述两个钳嘴(2)的弯曲角度为90°-135°。所述钳嘴(2)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为沿钳嘴宽度方向设置的齿状棱。所述钳嘴(2)宽度为3-4mm,可在夹持基台时与基台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夹持更加稳固。所述两个钳臂(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件(6),固定件(6)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啮合齿(7)。所述钳嘴(2)上部弯曲部的长度为2-3cm,钳嘴(2)下部的长度为3-4cm。钳嘴弯曲部有一定的长度,可将种植牙区域与颊侧粘膜的距离拉开,可以让医生在种植牙区域有一个清晰的视野便于操作。 上述凹槽的形状可以根据固定对象来变换。钳嘴下部即铰链部至弯曲部有一定的长度,在操作时此部分和延长的手柄部将位于口外,实现医生于口外控制钳嘴的方向和夹持力度,使调整空间更大,更易于操作。技术装置在使用时,钳嘴顺着颊侧粘膜将基台送入种植区域,通过持手柄部的手的水平转动,来控制基台的转动,以找准合适的契合角度,使基台就位于种植体上。而后手略向下施力,使基台固定于种植体上。另一只未持定位固定器的手用基台螺丝将基台和种植体连接在一起即可。除上述外,钳嘴的弯曲部分将颊侧粘膜撑开,与牙齿颊侧分离,创造出足够大的空间,利于医生进行基台种植体连接的操作。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通过改变相应部位的尺寸就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某些部位的尺寸以及结构的变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技术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钳杆(1),所述两根钳杆(1)的铰接部上侧为钳嘴(2),两根钳杆的铰接部下侧依次为钳臂(3)和手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嘴(2)上部向同一侧弯曲,并相互接触,所述钳嘴(2)弯曲部的接触面上,沿宽度方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钳杆(1),所述两根钳杆(1)的铰接部上侧为钳嘴(2),两根钳杆的铰接部下侧依次为钳臂(3)和手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嘴(2)上部向同一侧弯曲,并相互接触,所述钳嘴(2)弯曲部的接触面上,沿宽度方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嘴(2)的弯曲角度为90°-13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修复基台的就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嘴(2)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伊周璇曾越骆尧王敏鄢明东夏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