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388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包括上料装置,与所述上料装置垂直连接的输送装置,沿方钢管运送方向并在所述输送装置上依次设置的除锈装置、除尘装置、辊胶装置、胶带贴装装置、压紧装置、卸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输送滚轮。该装置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贴装质量,进而降低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和办公用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过程较为复杂,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拆除时,需要进行破坏性拆除,拆卸后的建筑材料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的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插接式的钢结构楼体应运而生,即将预先加工好的墙体运送至预定位置,并与楼体主框架连接,从而简单快速地完成楼体搭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方钢管,方钢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方钢管表面贴装胶带,以便于将方钢管贴装至所需的安装位置。现有技术中,方钢管表面贴装胶带一般采用人工贴装,首先将方钢管进行除锈处理后,在方钢管表面涂抹胶层,再将胶带贴装在方钢管的表面。该种处理方式,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生产进度极为缓慢,另一方面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无形中增加了建造的成本。因此,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以期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贴装质量,进而降低建造成本,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以期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贴装质量,进而降低建造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包括上料装置,与所述上料装置垂直连接的输送装置,沿方钢管运送方向并在所述输送装置上依次设置的除锈装置、除尘装置、辊胶装置、胶带贴装装置、压紧装置、卸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输送滚轮;所述卸料装置上安装有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所述检测元件检测所述卸料装置上的方钢管数量,并将检测到的数量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接收所述数量信号,并将当前方钢管数量与预设数量相比较,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上料装置停止,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小值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上料装置启动。优选地,所述上料装置为框架结构;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和垂直连接两横梁的若干纵梁,且所述输送滚轮设置在两横梁之间。优选地,所述除锈装置上设置有若干钢刷。优选地,所述预设数量为1~4,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小值为1,其最大值为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包括上料装置,与所述上料装置垂直连接的输送装置,沿方钢管运送方向并在所述输送装置上依次设置的除锈装置、除尘装置、辊胶装置、胶带贴装装置、压紧装置、卸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输送滚轮;所述卸料装置上安装有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所述检测元件检测所述卸料装置上的方钢管数量,并将检测到的数量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接收所述数量信号,并将当前方钢管数量与预设数量相比较,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上料装置停止,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小值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上料装置启动。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方钢管在上料装置上的输送带的带动下运送至输送装置上,再由输送装置上的输送滚轮带动向前运动,到达除锈装置处,在除锈装置的作用下将方钢管表面的锈层进行处理后,运送至除尘装置处,利用除尘装置将方钢管表面进行除尘处理后,运送至辊胶装置处,方钢管经过辊胶装置后,在方钢管表面涂有胶层,再经过胶带贴装装置将胶带贴装到方钢管表面后,经过压紧装置将方钢管表面的胶带进行压紧,最后到
达卸料装置,将贴装好胶带的方钢管运送到指定位置。该装置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贴装质量,进而降低建造成本;同时,通过设置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能够根据出料装置上的方钢管数量控制上料装置的开启或关闭,避免在出料装置上发生物料堆积,提高了加工流畅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胶带贴装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为框架结构;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该结构采用框架结构,一方面节约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设备的自重,给生产提供了方便。同时,输送带设置在上料装置的一侧,在保证生产需要的同时,降低了设备制造的成本。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胶带贴装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和垂直连接两横梁的若干纵梁,且所述输送滚轮设置在两横梁之间。该输送装置有两根横梁和若干纵梁组成,形成矩形框架结构,不仅减轻了设备的自重,降低了设备制造的成本,而且给实际生产带来了方便。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胶带贴装装置,所述除锈装置上设置有若干钢刷。该结构中,将若干钢刷设置在除锈装置上,使得方钢管在进过除锈装置的时候,将方钢管表面的锈层处理到位,避免留下未处理的锈层,保证了后续处理更加到位,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胶带贴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料装置,2、输送装置,3、除锈装置,4、除尘装置,5、胶带贴装装置,6、辊胶装置,7、压紧装置,8、卸料装置,9、方钢管。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以期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贴装质量,进而降低建造成本。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胶带贴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包括上料装置1,与所述上料装置1垂直连接的输送装置2,沿方钢管9运送方向并在所述输送装置2上依次设置的除锈装置3、除尘装置4、辊胶装置6、胶带贴装装置5、压紧装置7、卸料装置8;所述上料装置1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装置2上设置有输送滚轮;所述卸料装置上安装有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所述检测元件检测所述卸料装置上的方钢管数量,并将检测到的数量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接收所述数量信号,并将当前方钢管数量与预设数量相比较,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上料装置停止,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小值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上料装置启动。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方钢管9在上料装置1上的输送带的带动下运送至输送装置2上,再由输送装置2上的输送滚轮带动向前运动,到达除锈装置3处,在除锈装置3的作用下将方钢管9表面的锈层进行处理后,运送至除尘装置3处,利用除尘装置3将方钢管9表面进行除尘处理后,运送至辊胶装置6处,方钢管9经过辊胶装置6后,在方钢管9表面涂有胶层,再经过胶带贴装装置5将胶带贴装到方钢管9表面后,经过压紧装置7将方钢管9表面的胶带进行压紧,最后到达卸料装置8,将贴装好胶带的方钢管9运送到指定位置。该装置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贴装质量,进而降低建造成本;同时,通过设置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能够根据出料装置上的方钢管数量控制上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与所述上料装置(1)垂直连接的输送装置(2),沿方钢管(9)运送方向并在所述输送装置(2)上依次设置的除锈装置(3)、除尘装置(4)、辊胶装置(6)、胶带贴装装置(5)、压紧装置(7)、卸料装置(8);所述上料装置(1)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装置(2)上设置有输送滚轮;所述卸料装置上安装有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所述检测元件检测所述卸料装置上的方钢管数量,并将检测到的数量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接收所述数量信号,并将当前方钢管数量与预设数量相比较,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上料装置停止,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小值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上料装置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钢管的胶带贴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与所述上料装置(1)垂直连接的输送装置(2),沿方钢管(9)运送方向并在所述输送装置(2)上依次设置的除锈装置(3)、除尘装置(4)、辊胶装置(6)、胶带贴装装置(5)、压紧装置(7)、卸料装置(8);所述上料装置(1)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装置(2)上设置有输送滚轮;所述卸料装置上安装有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所述检测元件检测所述卸料装置上的方钢管数量,并将检测到的数量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接收所述数量信号,并将当前方钢管数量与预设数量相比较,当所述当前方钢管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阴生于天瑞
申请(专利权)人: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