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273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包括长方体隔墙板,所述长方体隔墙板包括第一隔墙单元板和第二隔墙单元板,所述第一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一隔墙斜面,所述第二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二隔墙斜面,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和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之间通过叠层橡胶构件连接;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榫槽,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榫槽咬合的榫头,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之间相互咬合连接构成装配式隔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抗震性能好;装配简单,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适合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隔墙,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以装配式结构体系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应用逐渐升温。预制装配式结构生产成本较低,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而且缩短了施工工期;产品质量更好地得到保障,流程化生产使生产过程更容易得到控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减少了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各种材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使得产生的废料、废水等得到更加有效地控制,一部分结构构件甚至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装配式建筑结构角度来讲,相关的配套构件主要有屋顶用板、外墙复合板、楼板等构件。装配式建筑是根据建筑工业标准来生产,而且涉及了建筑产业改革、新兴产业转变,以工业制造生产住宅是装配式建筑的最初目的。整体建筑体系在节约型社会发展中保持了低碳、抗震、经济适用等优势功能,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好处;根据国家建筑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以先进性和永续性来设计装配式建筑整体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我国要想走上文明建筑施工道路,应该积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这符合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的装配式隔墙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装配式轻质隔墙并不具备耗能抗震性能;2、生产过程中采用的隔墙材料有待改进。可在经济允许范围内,采用更环保、能循环利用的材料;3、模具和配件有待改进。制造模具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配套情况不一,难以生产高质量的磨具和配件,生产精度和生产效率低下;4、缺乏标准化通用化的预制构件,构件品种规格单一、建筑与结构功能脱节,通用性和互换性不强,难以实现装配式隔墙的产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克服了已有装配式隔墙存在的产业化难以实现、材料浪费、且大多不具备抗震性能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生产装配简易并且具备一定耗能抗震效果的预制装配式隔墙。对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包括长方体隔墙板,所述长方体隔墙板包括第一隔墙单元板和第二隔墙单元板,所述第一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一隔墙斜面,所述第二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二隔墙斜面,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和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之间通过叠层橡胶构件连接;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榫槽,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榫槽咬合的榫头,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之间相互咬合连接构成装配式隔墙。其中,所述榫槽即为凹槽;所述榫头即为凸块。优选的,所述榫槽的横截面为圆缺形状,所述圆缺的高度大于半径。其中,所述第一隔墙斜面和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角优选为60-80度,即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第二隔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60-80度,以保证三角形长直角边为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拼成矩形较长边(垂直边)的一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墙斜面和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角为65~75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隔墙斜面和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角为70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墙单元板在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隔墙单元板在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方体隔墙板的第一隔墙斜面和第二隔墙斜面形成隔墙拼接面,两个长方体隔墙板之间相互咬合连接组成隔墙单元,所述两个长方体隔墙板的隔墙拼接面在同一平面上,形成隔墙单元的连接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长方体隔墙板的隔墙拼接面与所述隔墙单元的对角面在同一平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为采用长方体隔墙板进行奇数拼接得到,其中,所述长方体隔墙板的数量为奇数,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为采用所述隔墙单元和长方体隔墙板拼接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位于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的侧边,所述隔墙单元的连接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长方体隔墙板的隔墙拼接面所在的平面相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为采用长方体隔墙板进行偶数拼接得到,其中,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为偶数N,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为从左到右采用1~N/2个隔墙单元依次拼接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1个~第M个隔墙单元的连接面相互平行;所述第(M+1)个~第N/2个隔墙单元的连接面相互平行,并与第1个~第M个隔墙单元的连接面所在的平面相交;其中,所述M=[N/4],即M取整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1~第N/2个隔墙单元的连接面依次间隔1个隔墙单元相交。即第1个隔墙单元的连接面与第2个隔墙单元的连接面平行,第1个隔墙单元的连接面与第3个隔墙单元的连接面所在的平面相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可以采用奇数拼接和/或偶数拼接相结合。采用此技术方案,在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的拼接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奇数拼接或偶数拼接,或者采用奇数拼接和偶数拼接相结合的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层橡胶构件的形状因数S满足:S1>15,6>S2>3,其中,S1为第一形状因数,即每一胶层有效承压面积与自由表面积之比;S2为第二形状因数,为有效承压面积与胶层总厚度之比。其中S1和S2采用下式计算得到: S 1 = D - D 0 4 T , ]]> S 2 = D n T ; ]]>上式中,D0为胶层中孔直径;T为每一层橡胶厚度;n为橡胶层数;D为胶层有效承压面直径。优选的,所述叠层橡胶构件包括11块1mm厚的钢板和12层3mm厚的橡胶。通过计算,得到S1=16.9,S2=5.6,能满足要求。优选的,所述叠层橡胶构件采用NR橡胶。该类型橡胶不仅具有出色的弹性、动态性能、加工性能、耐碱性能、耐老化性能,而且本身强度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墙斜面、第二隔墙斜面与所述叠层橡胶构件之间采用TB1521工业用胶粘剂粘结;所述第一隔墙单元板和第二隔墙单元板为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采用此技术方案,TB1521工业用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1)初期粘合力强,粘合
后弹性不会消失;(2)无需进行计量计算或加热等繁琐作业,任何人均可简便地操作。这样,可以更好的方便使用者使用,且保障长期的粘结质量。采用此技术方案,隔墙单元板采用轻质高强的GM材料中空设计,其中所述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是由多种无机材料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其特性和优点如下:(1)质轻:本材料比木头还轻,能浮在水面上;(2)隔音和保温:本材料是由无数单独空气泡联合而成,提高了产品的隔音、保温效果;(3)抗火性能好:无机材料合成的GM板属于不燃物;(4)抗折、抗冲性能好:墙板中加入的无数防腐短纤维,增强了墙板的抗折、抗冲性能;(5)墙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长方体隔墙板,所述长方体隔墙板包括第一隔墙单元板和第二隔墙单元板,所述第一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一隔墙斜面,所述第二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二隔墙斜面,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和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之间通过叠层橡胶构件连接;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榫槽,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榫槽的榫头,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之间相互咬合连接构成装配式隔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长方体隔墙板,所述长方体隔墙板包括第一隔墙单元板和第二隔墙单元板,所述第一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一隔墙斜面,所述第二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二隔墙斜面,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和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之间通过叠层橡胶构件连接;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榫槽,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榫槽的榫头,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之间相互咬合连接构成装配式隔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斜面和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角为60-8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单元板在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隔墙单元板在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隔墙板的第一隔墙斜面和第二隔墙斜面形成隔墙拼接面,两个长方体隔墙板之间相互咬合连接组成隔墙单元,所述两个长方体隔墙板的隔墙拼接面在同一平面上,形成隔墙单元的连接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长方体隔墙板的隔墙拼接面与所述隔墙单元的对角面在同一平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为采用长方体隔墙板进行奇数拼接得到,其中,所述长方体隔墙板的数量为奇数,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为采用所述隔墙单元和长方体隔墙板拼接而成;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位于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的侧边,所述隔墙单元的连接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长方体隔墙板的隔墙拼接面所在的平面相交。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为采用长方体隔墙板进行偶数拼接得到,其中,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为偶数N,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为从左到右采用1~ N/2个隔墙单元依次拼接而成,所述第1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坤刘红军黄勤郭开元管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