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678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壳上的导流圈,所述导流圈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用于导风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出风口为至少两个,并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正面,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不同方位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在不同方位上设置了多个出风口,与现有技术中仅在底部设置一个出风口相比,无需通过导风板的摆动,也增大了送风角度,达到了大面积送风的效果。而且风机产生的风通过更多数量的出风口送出,也提高了出风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空调器作为一种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空调器的出风口大多设置在空调器的下端,为了扩大送风范围,通常通过设置于出风口处的导风板来调整出风方向,继而扩大送风范围。但是,在需要扩大送风范围时,需要通过导风板的摆动实现上下出风,导风板对风道会有一定的遮挡,使出风风量有所衰减。而且,单个出风口可能使冷风吹到人体上,不能达到出风舒适性的效果。因此,如何避免导风板对风道的遮挡,并提高出风舒适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避免导风板对风道的遮挡,并提高出风舒适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壳上的导流圈,所述导流圈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用于导风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出风口为至少两个,并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正面,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不同方位上。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出风口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上下两侧。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出风口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四周。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上下两侧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对称布置;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对称布置。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出风口的型线倾斜向前设置。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控制出风口开闭的导风板。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上的风机为设置于所述底壳上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上设置有离心风叶;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换热器布置于所述底壳和所述导流圈之间。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壳上的面板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面板体上的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换热器对应的位置处为具有多个进风孔的进风格栅。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进风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离心风机为两个,且每个所述离心风机上均设置有所述离心风叶。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导流圈和底壳之间形成的风道系统,并为风道系统的不同方位上设置了多个出风口,与现有技术中仅在底部设置一个出风口相比,无需通过导风板的摆动,也增大了送风角度,达到了大面积送风的效果。而且风机产生的风通过更多数量的出风口送出,也提高了出风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述面板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示意图。其中,101为面板体,102为进风面板,103为换热器,104为导流圈,105为离心风机,106为底壳,107为上出风口,108为下出风口,109左出风口,110为右出风口,111为导风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避免导风板对风道的遮挡,并提高出风舒适性;本技术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106和设置于底壳106上的导流圈10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公开的空调器室内机并非仅具有上述两个部件,而是由于本技术的重点在于上述两个部件,因此没有在此提及面板组件、风机、换热器等部件。导流圈104与底壳106之间形成用于导风的风道系统,风道系统的出风口为至少两个,并位于空调器室内机的正面,且分别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不同方位上。本技术将多个出风口设置于不同的位置,相当于增加了室内机的出风范围。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导流圈和底壳之间形成的风道系统,并为风道系统的不同方位上设置了多个出风口,与现有技术中仅在底部设置一个出风口相比,无需通过导风板的摆动,也增大了送风角度,达到了大面积送风的效果。而且风机产生的风通过更多数量的出风口送出,也提高了出风舒适性。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出风口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上下两侧,两个出风口分别为上出风口107和下出风口108,上出风口107位于室内机的上侧,下出风口108位于室内机的下侧。本技术在室内机上下两侧均设置出风口,增加了室内机在纵向上的出风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在仅设置两个出风口时,也可设置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上出风口107和左出风口、上出风口107和右出风口、下出风口108和左出风口、下出风口108和右出风口等。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出风口为四个,分别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四周。四个出风口分别为上出风口107、下出风口108、左出风口109和右出风口110,上出风口107位于室内机的上侧,下出风口108位于室内机的下侧,左出风口109位于室内机的左侧,右出风口110位于室内机的右侧。本技术在室内机上下左右四侧均设置出风口,增加了室内机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出风面积,使风从四周风口无死角向外吹出,提高了空调器出风舒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舒适性,位于空调器室内机上下两侧的两个出风口对称布置;位于空调器室内机左右两侧的两个出风口对称布置。本技术将出风口设计为对称结构,不但能够使得室内机的外观更加美观,而且还可以使得空调对称向四周出风,提高了舒适性。在室内人员不多时,空调器无需过大的出风范围,为了避免对能源的浪费,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出风口处设置有控制出风口开闭的导风板111,用户可根据需要关闭和开启任意出风口。以具有四个出风口为例,上出风口107、下出风口108、左出风口109和右出风口110均设置有导风板111,例如在仅需要上出风口107出风时,可通过对下出风口108、左出风口109和右出风口110的导风板的控制,将相应的出风口进行关闭。进一步地,出风口的型线倾斜向前设置,可以使四个出风口的风在空调前面汇聚,达到大面积送风的效果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空调器室内机上的风机为设置于底壳106上的离心风机105,离心风机105上设置有离心风叶,离心风机105可设置两个,每个离心风机105上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1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壳(106)上的导流圈(104),所述导流圈(104)与所述底壳(106)之间形成用于导风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出风口为至少两个,并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正面,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不同方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1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壳(106)上的导流圈(104),所述导流圈(104)与所述底壳(106)之间形成用于导风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出风口为至少两个,并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正面,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不同方位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上下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四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上下两侧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对称布置;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对称布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型线倾斜向前设置。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控制出风口开闭的导风板(111)。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智梁涛谢承琪廖俊杰李大伟李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