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检测台,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架上部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滚珠丝杠和第一直线导轨副;所述主架下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滚珠丝杠和第二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滚珠丝杠;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和第二直线导轨副均设置在主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检测,工人只需上下料并对总成扫码,设备自动检测,检测结果无人为影响;可精确检测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消除产品与设备连接处间隙对检测结果影响;检测结果上传至追溯系统,并与总成一一对应,可用于后期追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检测台,属于汽车检测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原有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检查方法为手动检测工装检查,检查时间较长,且不便于操作;检测工装为通过性检查,仅能检查出是否合格,无法检查输入输出端相对角度确切值,不便于对问题产品的分析;检测工装与输入输出端花键间隙无法消除,影响检查精度,易出现误判;检查为人为判断,无法录入追溯系统,检查结果不能与产品一一对应,不便于后期追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检测台,可以是实现以下目的:1.全自动检测,工人只需上下料,操作方便且有效提高效率;2.高精度角度编码器检测相对角度确切值,方便对问题件的分析;3.通过气缸、缩嘴夹头、过渡接头将设备与产品连接,消除间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4.程序判定是否合格,检测结果录入追溯系统并于产品追数码对应,方便后续追溯。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检测台,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架上部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滚珠丝杠和第一直线导轨副;所述主架下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二滚珠丝杠和第二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滚珠丝杠;所述第 一直线导轨副和第二直线导轨副均设置在主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一联轴器、第一角度编码器、第二联轴器、第一气缸、第一缩嘴夹头、输入端过渡接头、电动转向管柱、旋转夹紧气缸、定位工装、输出端过渡接头、第二缩嘴夹头、第二气缸、第二角度编码器、第三联轴器和第二扭矩传感器;还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花键和输出端花键分别与输入端过渡接头以及输出端过渡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转向管柱设置在定位工装上,通过旋转夹紧气缸夹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花键与输入端过渡接头连接,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输出端花键与输出端过渡接头连接,并通过螺栓紧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缩嘴夹头夹紧输入端过渡接头;所述第二缩嘴夹头夹紧输出端过渡接头。进一步地,此设备为电动管柱装配线的其中一台,整条线所有设备均配备电脑,并联通网线,与同一台服务器连接,电动转向管柱主要零件均在零件表面打印二维码,装配前进行扫码,其余零件均讲批次码输入电脑,一台总成的所有零件的追溯码及装配过程参数(压装力位移、螺栓拧紧力、试验数据等)均上传至服务器,并都串联在一起,后续此总成出了问题,可输入总成追溯码查询其参数,并找到与其同批次件。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突出进步为:本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检测,工人只需上下料并对总成扫码,设备自动检测,检测结果无人为影响;可精确检测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消除产品与设备连接处间隙对检测结果影响;检测结果上传至追溯系统,并与总成一一对应,可用于后期追溯。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将电动助力装置与转向管柱相结合,与液压 助力转向相比,更节能环保,并可随车速实现不同助力,操控更舒适,广泛应用于小型车。电动转向管柱输入端与方向盘连接,输出端通过中间轴与方向机连接,为方便转向管柱在整车上的转配及装配后方向盘角度的正确性,转向管柱输入及输出端花键均有缺齿,与方向盘及中间轴内花键定向键配合,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正确保证方向盘角度正确;转向管柱输入端、输出端通过输出轴、扭杆、输入轴、上转向轴装配连接,因装配公差或零件问题会导致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误差,从而导致转向管柱装于整车后方向盘角度误差,通过输入、输出端过渡接头连接,消除产品与设备连接处间隙,可精确检测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并自动判定是否合格,检测结果上传服务器与产品追溯码对应,便于后期追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伺服电机;2-第一滚珠丝杆;3-第一直线导轨副;4-第一扭矩传感器;5-第一联轴器;6-第一角度编码器;7-第二联轴器;8-第一气缸;9-第一缩嘴夹头;10-输入端过渡接头;11-电动转向管柱;12-旋转夹紧气缸;13-定位工装;14-输出端过渡接头;15-第二缩嘴夹头;16-第二气缸;17-第二角度编码器;18-第三联轴器;19-第二扭矩传感器;20-第二直线导轨副;21-第二滚珠丝杆;22-第二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检测台,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架上部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滚珠丝杠和第 一直线导轨副;所述主架下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二滚珠丝杠和第二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滚珠丝杠;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和第二直线导轨副均设置在主架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一联轴器、第一角度编码器、第二联轴器、第一气缸、第一缩嘴夹头、输入端过渡接头、电动转向管柱、旋转夹紧气缸、定位工装、输出端过渡接头、第二缩嘴夹头、第二气缸、第二角度编码器、第三联轴器和第二扭矩传感器;还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花键和输出端花键分别与输入端过渡接头以及输出端过渡接头连接。本技术所述电动转向管柱设置在定位工装上,通过旋转夹紧气缸夹紧固定。所述输入端花键与输入端过渡接头连接,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输出端花键与输出端过渡接头连接,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一缩嘴夹头夹紧输入端过渡接头;所述第二缩嘴夹头夹紧输出端过渡接头。此设备为电动管柱装配线的其中一台,整条线所有设备均配备电脑,并联通网线,与同一台服务器连接,电动转向管柱主要零件均在零件表面打印二维码,装配前进行扫码,其余零件均讲批次码输入电脑,一台总成的所有零件的追溯码及装配过程参数(压装力位移、螺栓拧紧力、试验数据等)均上传至服务器,并都串联在一起,后续此总成出了问题,可输入总成追溯码查询其参数,并找到与其同批次件。本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检测,工人只需上下料并对总成扫码,设备自动检测,检测结果无人为影响;可精确检测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消除产品与设备连接处间隙对检测结果影响;检测结果上传至追溯系统,并与总成一一对应,可用于后期追溯。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将电动助力装置与转向管柱相结合,与液压助力转向相比, 更节能环保,并可随车速实现不同助力,操控更舒适,广泛应用于小型车。电动转向管柱输入端与方向盘连接,输出端通过中间轴与方向机连接,为方便转向管柱在整车上的转配及装配后方向盘角度的正确性,转向管柱输入及输出端花键均有缺齿,与方向盘及中间轴内花键定向键配合,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正确保证方向盘角度正确;转向管柱输入端、输出端通过输出轴、扭杆、输入轴、上转向轴装配连接,因装配公差或零件问题会导致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误差,从而导致转向管柱装于整车后方向盘角度误差,通过输入、输出端过渡接头连接,消除产品与设备连接处间隙,可精确检测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并自动判定是否合格,检测结果上传服务器与产品追溯码对应,便于后期追溯。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检测台,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架上部的第一伺服电机(1)、第一滚珠丝杠(2)和第一直线导轨副(3);所述主架下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滚珠丝杠(21)和第二直线导轨副(2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连接第一滚珠丝杠(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2)连接第二滚珠丝杠(21);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3)和第二直线导轨副(20)均设置在主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和第二伺服电机(22)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扭矩传感器(4)、第一联轴器(5)、第一角度编码器(6)、第二联轴器(7)、第一气缸(8)、第一缩嘴夹头(9)、输入端过渡接头(10)、电动转向管柱(11)、旋转夹紧气缸(12)、定位工装(13)、输出端过渡接头(14)、第二缩嘴夹头(15)、第二气缸(16)、第二角度编码器(17)、第三联轴器(18)和第二扭矩传感器(19);还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花键和输出端花键分别与输入端过渡接头(10)以及输出端过渡接头(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输出端花键缺齿相对角度检测台,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架上部的第一伺服电机(1)、第一滚珠丝杠(2)和第一直线导轨副(3);所述主架下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滚珠丝杠(21)和第二直线导轨副(2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连接第一滚珠丝杠(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2)连接第二滚珠丝杠(21);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3)和第二直线导轨副(20)均设置在主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和第二伺服电机(22)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扭矩传感器(4)、第一联轴器(5)、第一角度编码器(6)、第二联轴器(7)、第一气缸(8)、第一缩嘴夹头(9)、输入端过渡接头(10)、电动转向管柱(11)、旋转夹紧气缸(12)、定位工装(13)、输出端过渡接头(14)、第二缩嘴夹头(15)、第二气缸(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龙,张远,张秀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华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