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162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06:50
一种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包括设置在上层的750kV导线横担以及设置在下层的330kV导线横担;750kV导线横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上的第一上导线横担、第一中导线横担以及第一下导线横担,330kV导线横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上的第二上导线横担、第二中导线横担以及第二下导线横担,各个导线横担均对称设置在塔身的两侧;塔身顶部设置有地线横担,地线横担顶端关于塔身的中轴线对称设有地线挂点,各个导线横担两侧关于塔身的中轴线对称设有导线挂点;导线横担端部还设置有跳线横担,跳线横担端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跳线串的跳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地少,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铁塔,具体涉及一种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规划区以及城郊地区的线路走廊日益紧张,为减少线路走廊占地和房屋拆迁,同时也为了提高750kV线路输送功率和电网的稳定水平、改善电磁环境、降低单位容量输电成本,特开展750kV与330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设计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节约走廊和预留线路走径,减少工程拆迁和投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上层的750kV导线横担以及设置在下层的330kV导线横担;所述的750kV导线横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上的第一上导线横担、第一中导线横担以及第一下导线横担,所述的330kV导线横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上的第二上导线横担、第二中导线横担以及第二下导线横担,各个导线横担均对称设置在塔身的两侧;塔身顶部设置有地线横担,地线横担顶端关于塔身的中轴线对称设有地线挂点,各个导线横担两侧关于塔身的中轴线对称设有导线挂点;所述的导线横担端部还设置有跳线横担,跳线横担端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跳线串的跳线孔。所述的地线横担顶部平面为矩形,端部口宽为2.7m;第一上导线横担、第一中导线横担及第一下导线横担的底部平面形状为矩形,端部口宽分别为3.6m、5.1m、6.5m;第二上导线横担、第二中导线横担及第二下导线横担左右两侧的导线横担底部平面在塔身左侧为矩形,在塔身右侧为梯形,第二上导线横担左右两侧端部口宽分别为8.0m、4.0m,第二中导线横担左右两侧端部口宽分别为9.0m、4.5m,第二下导线横担左右两侧端部口宽分别为10.0m、5.0m。750kV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选用耳轴型挂板,330kV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选用U型挂环。所述的地线挂点对称设置在地线横担上距离塔身的中轴线15.6m处;第一上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的中轴线11.78m和0.64m;第一中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的中轴线12.48m和0.64m;第一下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的中轴线10.65m和0.7m;第二上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的中轴线10.65m和0.7m;第二中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的中轴线12.95m和0.7m;第二下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的中轴线11.15m和0.7m。所述的塔身在与第二下导线横担连接处下方6.1m的位置设置有变坡处。所述的地线横担的总长为31.2m,地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4.1m,地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横担端头夹角为20°;第一上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4.84m,第一上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3.5m,第一上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横担端头夹角为20°;第一中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6.24m,第一中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4.5m,第一中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横担端头夹角为25°;第一下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7.64m,第一下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3.55m,第一下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横担端头夹角为20°;第二上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2.7m,第二上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3.5m,第二上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横担端头夹角为28°;第二中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7.3m,第二中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3.5m,第二中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横担端头夹角为23°;第二下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4.3m,第二下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3.5m,第二下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横担端头夹角为28°。所述的地线横担与第一上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12.0m;第一上导线横担与第一中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16.9m;第一中导线横担与第一下导线横担之间的间距为15.95m;第一下导线横担与第二上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16.25m;第二上导线横担与第二中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10.7m;第二中导线横担与第二下导线横担之间的间距为10.2m。所述的塔身主材及斜材选用Q345钢管,横担及其它辅材选用Q420、Q345或Q235角钢,全塔采用节点板、刚性法兰以及螺栓将各构件连接。所述的塔身上分段布置有用于进行组塔及检修的爬梯,塔身底部连接塔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塔身上层设置750kV导线横担,塔身下层设置330kV导线横担,在塔身顶部设置地线横担,建设同塔多回路输电线路能够减少线路走廊,避免与地方规划发生冲突,能够在路径走廊紧张,需要大片房屋拆迁处使用。虽然塔体本身的重量较常规铁塔有所增加,但该塔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采用同塔四回输电,不仅节省工程总投资,经济效益明显,而且社会效益显著,在城市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塔身;2.地线横担;3.第一上导线横担;4.第一中导线横担;5.第一下导线横担;6.第二上导线横担;7.第二中导线横担;8.第二下导线横担;9.变坡处;10.塔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在结构上包括塔身1、地线横担2、第一上导线横担3、第一中导线横担4、第一下导线横担5、第二上导线横担6、第二中导线横担7、第二下导线横担8、变坡处9、塔腿10。地线横担2对称设置在塔身1顶端第一上导线横担3的上方,包括两个分支,分别位于塔身1的左右两侧;地线横担2的顶部设置有地线挂点,用于悬挂地线,地线对导线起保护作用;地线横担2的两个分支最外端到塔身1中轴线的距离为15.6m,地线
横担2的高度为4.1m。750kV及330kV的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的底部均设置有导线挂点,750kV导线挂点选用耳轴挂板(GD)型,330kV导线挂点选用U型挂环。杆塔的防雷保护由规范要求的不宜大于0°保护,进一步优化为负保护角。第一上导线横担3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并满足电气间隙的要求。横担总长度为24.84m,包括左横担、右横担、与横担连接的塔身部分,除去塔身宽度,左右横担单侧长度均为10.4m,设置于塔身两侧,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保持对称,横担根部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3.0m,顶部形状为尖形,夹角为20°,并在左右横担端部均增加跳线横担,高0.875m;第一中导线横担4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并满足电气间隙的要求。横担总长度26.24m,包括左横担、右横担、与横担连接的塔身部分,除去塔身宽度,左右横担单侧长度均为10.4m,设置于塔身两侧,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保持对称,横担根部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4.5m,顶部形状为尖形,夹角为25°,并在左右横担端部均增加跳线横担,高0.9m;第一下导线横担5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并满足电气间隙的要求。横担总长度27.64m,包括左横担、右横担、与横担连接的塔身部分,除去塔身宽度,左右横担单侧长度均为10.4m,设置于塔身两侧,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保持对称,横担根部与塔身连接处的垂直高度为3.55m,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层的750kV导线横担以及设置在下层的330kV导线横担;所述的750kV导线横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1)上的第一上导线横担(3)、第一中导线横担(4)以及第一下导线横担(5),所述的330kV导线横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1)上的第二上导线横担(6)、第二中导线横担(7)以及第二下导线横担(8),各个导线横担均对称设置在塔身(1)的两侧;塔身(1)顶部设置有地线横担(2),地线横担(2)顶端关于塔身(1)的中轴线对称设有地线挂点,各个导线横担两侧关于塔身(1)的中轴线对称设有导线挂点;所述的导线横担端部还设置有跳线横担,跳线横担端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跳线串的跳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层的750kV导线横担以及设置在下层的330kV导线横担;所述的750kV导线横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1)上的第一上导线横担(3)、第一中导线横担(4)以及第一下导线横担(5),所述的330kV导线横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塔身(1)上的第二上导线横担(6)、第二中导线横担(7)以及第二下导线横担(8),各个导线横担均对称设置在塔身(1)的两侧;塔身(1)顶部设置有地线横担(2),地线横担(2)顶端关于塔身(1)的中轴线对称设有地线挂点,各个导线横担两侧关于塔身(1)的中轴线对称设有导线挂点;所述的导线横担端部还设置有跳线横担,跳线横担端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跳线串的跳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线横担(2)顶部平面为矩形,端部口宽为2.7m;第一上导线横担(3)、第一中导线横担(4)以及第一下导线横担(5)的底部平面形状为矩形,端部口宽分别为3.6m、5.1m、6.5m;第二上导线横担(6)、第二中导线横担(7)以及第二下导线横担(8)左右两侧的导线横担底部平面在塔身(1)左侧为矩形,在塔身(1)右侧为梯形,并且第二上导线横担(6)的左右两侧端部口宽分别为8.0m、4.0m,第二中导线横担(7)的左右两侧端部口宽分别为9.0m、4.5m,第二下导线横担(8)的左右两侧端部口宽分别为10.0m、5.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其特征在于:所述750kV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选用耳轴型挂板,330kV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选用U型挂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20°转角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线挂点对称设置在地线横担(2)上距离塔身(1)的中轴线15.6m处;第一上导线横担(3)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1)的中轴线11.78m和0.64m;第一中导线横担(4)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1)的中轴线12.48m和0.64m;第一下导线横担(5)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1)的中轴线10.65m和0.7m;第二上导线横担(6)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1)的中轴线10.65m和0.7m;第二中导线横担(7)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1)的中轴线12.95m和0.7m;第二下导线横担(8)的导线挂点为双挂点,分别距离塔身(1)的中轴线11.15m和0.7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50kV与330kV混压四回路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蓉温灵长许子智马钦国高旭邓育平曾健焦李忆肖文王焕郎王麦峰龚兴国施荣白护航黄颖宁昭晔强继峰常昊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