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铝基柔性导电背板的电流引出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背接触组件技术是一种高效新型的应用于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流输出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流输出技术相比:能有效的避免传统的电池板表面栅线的光遮蔽效应、能有效的减小电流输送环节电阻引起的电流消耗,同时能避免因人工焊接造成的质量不稳定,该技术可以提高太阳能组件的电能转化率7%左右。现今主流的背板材料都是用铜箔作为导电基材,由于铜箔造价昂贵、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控制太阳能背接触组件的制造成本。使用铝箔代替铜箔作为导电层,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但是由于铝活泼的化学性质,暴露在空气中的铝表面,2-3秒内即可形成一层氧化层。该氧化层造成铝箔无法与导电带焊接在一起,即由太阳能电池片发的电流传导到铝基的导电背板上之后,无法传导到外部的光伏接线盒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铝基柔性导电背板的电流引出装置,通过电极引出簇点在铝箔和导电带之间建立电气连接,解决了因铝箔背板氧化层的存在而无法与导电带进行焊接问题,让铝箔成功取代铜箔成为了现实,大大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铝基柔性导电背板的电流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压在一块的太阳能电池片层(1)、绝缘胶膜层(3)、铝箔导电层(4)和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层(5),在绝缘胶膜层(3)上开设若干导电通孔(9),在每一导电通孔(9)内注入导电银胶(2),在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层(5)开设若干容纳通孔,在每一容纳通孔内通过超音速冷喷涂技术沉积形成电极引出簇点(6),所述在每一电极引出簇点(6)上焊接导电带(7),通过导电带(7)将电流输出到光伏接线盒(8)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基柔性导电背板的电流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压在一块的太阳能电池片层(1)、绝缘胶膜层(3)、铝箔导电层(4)和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层(5),在绝缘胶膜层(3)上开设若干导电通孔(9),在每一导电通孔(9)内注入导电银胶(2),在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层(5)开设若干容纳通孔,在每一容纳通孔内通过超音速冷喷涂技术沉积形成电极引出簇点(6),所述在每一电极引出簇点(6)上焊接导电带(7),通过导电带(7)将电流输出到光伏接线盒(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基柔性导电背板的电流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超音速冷喷涂技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海洋,郝学斌,韩荣全,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拜科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