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锋专利>正文

人体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019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人体治疗装置由电池、电介质片、感应帽和壳体组成,电池上连接有电介质片和感应帽,壳体底面有孔,壳体内有永磁体,感应帽上连接有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底面中央部位9贴准人体不同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疾病;当放置于人体穴位以外的其它相应部位时,还可治疗多种疾病。本发明专利技术内放有药物,疗效更好。疗效快;电源外静电场利用充分;结构简单;便于自助治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治疗装置,属于医疗领域,主要供自助式治疗和非自助式治疗之用。现有同类产品为静电场束治疗仪,专利号为91105331.X,其核心结构是直流电源阴极紧贴通道板,这种结构产生静电场束。通道板是使静电场成“束”的技术关键。该技术通过静电场束作用于人体穴位而取得疗效。其不足之处在于一、加通道板对产生疗效并无实质性意义。事实上,并非一定要以“束”的形式才能取得疗效。起实质作用的是静电场及其静电能。二、通道板不利于电源阴极外静电场的利用。直流电源两极外静电场强度随距离增大呈幂指数衰减。由于通道板有一定厚度,因此,当电源阴极处放置通道板后,通道板外底通道处静电场强度必然会有较大衰减。又由于通道板的介电常数比空气的介电常数要大得多,因此,阴极外静电场强度因通过通道板介质而造成的衰减要比通过通道板通道时又要增大若干倍(ε>1)。再加上,通道板后面还有外壳,所以电源阴极外静电场只有很小一部分得到利用。三、手表式静电场治疗仪采用1.5V纽扣电池,紧贴电池阴极的通道板实际上是一种由玻璃制成的圆盘形薄板,即板上有许多互相平行、孔径约5-100μ的微小通道的微通道板(MCP)。在这样低的电压下,紧贴于阴极的通道板,即便是真正的微通道板也不可能产生电子倍增效果。四、整个电源阳极外静电场未被利用。五、该治疗仪只能在部分穴位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利用静电场、静电能和磁能治疗多种疾病而且疗效快、电源外静电场利用充分、结构简单和便于自助治疗的人体治疗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由电池、电介质片、感应帽和壳体组成,电池上连接有电介质片和感应帽,壳体内有永磁体,壳体底面有孔,感应帽上连接有盖。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放大总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和图2。电池1置于本装置的中央,本实施例选用外购的圆片形电池,阳极面朝上,阴极面与壳体4接触。电池1上面连接有电介质片2,电介质片还可以有孔(图上未示出),电介质片的作用是将电池1与感应帽3隔离和产生极化。电介质片2上连接有感应帽3,感应帽形状似伏盖着的小杯,即下大上小、下部开口和上部有杯底的锥形杯,选用金属良导体材料制成,其作用是可将直流电源(电池)阴极边缘散发的电场聚拢和使整个电源两极外静电场得到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将连接在一起的电池1、电介质片2和感应帽3放入壳体4内的中央筒形空腔5内。壳体4的隔离环6外有环形空腔7,空腔7内放入永磁体,或者还可以放入与疾病对症的药物,在静电场、静电能和磁能治疗的同时增加药疗的效果,壳体上部连接有壳盖8,壳体和壳盖均选用电介质材料制成。壳体底面有孔(图上未示出),孔面积可进行调控,其方法是壳体底面加一个可拨动的阻隔片(图上未示出),拨动阻隔片以调整其所复盖孔的面积。本专利技术能产生静电场,具有静电能。根据人体有电场和体表穴位处有不同电位这一特征,当采用本专利技术底面中央部位9贴准人体穴位时,静电场将导致穴位处的电位发生变化,并将静电能传递给穴位附近的带电粒子,从而达到调节经气、改善经络功能和促使经络气血运行通道畅通,进而使人体恢复平衡状态。当采用加永磁体的本专利技术底面中央部位9贴准人体穴位时,由于穴位是人体电磁活动的敏感点,因此,可以进一步调节经络平衡,促进对疾病的治疗。由于磁场对人体生物电产生影响并且作用人体产生微电流,这将引起体内离子浓度和运动速度的变化,有助于促进局部血循环,使机体生理和生化反应加速,同时对神经体液也有良好影响。因此,当采用加永磁体的本专利技术底部中央部位9放置于人体穴位以外的其它相应部位时,还可取得明显的镇静、止痛、消炎、消肿和软化瘢痕等疗效。当中央部位9贴推体表不同穴位时,可以治疗该穴位主治的各种疾病。利用本专利技术,根据所取穴位位置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可以制成不同款式和不同治疗类型的治疗装置。实施例将本专利技术中央部位9贴准人体三阴交穴可以治疗妇女经痛;贴准神门穴可以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贴准内关穴或三阴交穴可以治疗高血压或低血压等。治疗时间,一般3-5分钟左右就可见效。当采用加有药物的本专利技术底面中央部位9贴推人体相应穴位时,可取得更佳的疗效。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疗效快;治疗面广;电源外静电场利用充分;结构简单;便于自助治疗。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池、电介质片、感应帽和壳体组成,电池上连接有电介质片和感应帽,壳体底面有孔,壳体内有永磁体,感应帽上连接有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还可放有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底面有孔和调控用的可拨动阻隔片。全文摘要人体治疗装置由电池、电介质片、感应帽和壳体组成,电池上连接有电介质片和感应帽,壳体底面有孔,壳体内有永磁体,感应帽上连接有盖。本专利技术的底面中央部位9贴准人体不同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疾病;当放置于人体穴位以外的其它相应部位时,还可治疗多种疾病。本专利技术内放有药物,疗效更好。疗效快;电源外静电场利用充分;结构简单;便于自助治疗。文档编号A61N1/10GK1136458SQ9610521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锋 申请人:陈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池、电介质片、感应帽和壳体组成,电池上连接有电介质片和感应帽,壳体底面有孔,壳体内有永磁体,感应帽上连接有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陈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