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底。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鞋子是人们穿在脚上用来保护脚并与地面隔离开的物品,也是人们出行的必须穿着品,随着人们的各种需要,鞋子也从材料或用途等被分为了各式各样的鞋子。现有的鞋底仅作为与地面的接触,避免滑倒而设计成防滑面,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脚,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鞋底,该鞋底的六个磨损区能够反应人体脚部是否产生畸形病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鞋底,在鞋底底面上,设置有六个能够反应脚部是否畸形病变的磨损区,该六个磨损区分别是:后跟部磨损1区,置于鞋底后跟部左侧,呈锐角扇形状,其内侧边为圆弧边;后跟部磨损2区,所述后跟部磨损2区与后跟部磨损1区以后跟部的中心线对称;后脚掌磨损3区、后脚掌磨损6区,所述后脚掌磨损3区、后脚掌磨损6区分别紧邻后跟部磨损2区、后跟部磨损1区,所述后脚掌磨损6区、后脚掌磨损3区分居于后脚掌的左右两边边缘处;前脚掌磨损4区、前脚掌磨损5区,所述前脚掌磨损4区、前脚掌磨损5区置于前脚掌的左右两边边缘处。进一步的,所述磨损区由若干有规则的形状排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底底面上,设置有六个能够反应脚部是否畸形病变的磨损区,该六个磨损区分别是:后跟部磨损1区(1),置于鞋底后跟部左侧,呈锐角扇形状,其内侧边为圆弧边;后跟部磨损2区(2),所述后跟部磨损2区(2)与后跟部磨损1区(1)以后跟部的中心线对称;后脚掌磨损3区(3)、后脚掌磨损6区(6),所述后脚掌磨损3区(3)、后脚掌磨损6区(6)分别紧邻后跟部磨损2区(2)、后跟部磨损1区(1),所述后脚掌磨损6区(6)、后脚掌磨损3区(3)分居于后脚掌的左右两边边缘处;前脚掌磨损4区(4)、前脚掌磨损5区(5),所述前脚掌磨损4区(4)、前脚掌磨损5区(5)置于前脚掌的左右两边边缘处。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底底面上,设置有六个能够反应脚部是否畸形病变的磨损区,该六个磨损区分别是:后跟部磨损1区(1),置于鞋底后跟部左侧,呈锐角扇形状,其内侧边为圆弧边;后跟部磨损2区(2),所述后跟部磨损2区(2)与后跟部磨损1区(1)以后跟部的中心线对称;后脚掌磨损3区(3)、后脚掌磨损6区(6),所述后脚掌磨损3区(3)、后脚掌磨损6区(6)分别紧邻后跟部磨损2区(2)、后跟部磨损1区(1),所述后脚掌磨损6区(6)、后脚掌磨损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