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物理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959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物理治疗器,包括提箱、控制箱及治疗器主体。治疗器主体包括底套、顶盖、一个以上的主套筒和与主套筒数目一致的灯座、灯泡、投光筒螺母及陶瓷投光筒。主套筒固定在底套上,灯座固定在主套筒的切口内,投光筒螺母套设在主套筒上端,顶盖上设有孔并固定在底套上,陶瓷投光筒顶面上设有投光孔并螺设在投光筒螺母上露出于顶盖的孔外。利用灯泡的光、热及陶瓷的指压、热炙作用收到矫正脊椎、促进细胞再生的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理疗法器械,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光、热等治疗疾病的家用物理治疗器。现有的家用物理治疗器通常包括热敷袋、电炙棒等,或利用生化陶瓷作成腰带或各种磁疗器等,其应用、治疗范围较小,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家用物理治疗器,利用光、热特别是氦灯、红外线灯和白炽灯等所产生的光、热,及圆形陶瓷的指压和热炙作用,通过这种物理治疗过程达到矫正脊椎、促进细胞再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家用物理治疗器,包括提箱和设置在提箱中的控制箱及治疗器主体,治疗器主体与控制箱间连接有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器主体包括底套、顶盖、一个以上的主套筒和与主套筒数目一致的灯座、灯泡、投光筒螺母及陶瓷投光筒;所述的主套筒固定设置在底套上,主套筒上相对开设纵向切口,所述的灯座固定在主套筒的切口内,所述的投光筒螺母套设在主套筒上端,投光筒螺母内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的顶盖上设有与主套筒数目一致的孔,顶盖固定在底套上,所述的陶瓷投光筒顶面上设有投光孔,陶瓷投光筒下端周缘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陶瓷投光筒螺设在投光筒螺母上并露出于顶盖的孔外。所述治疗器主体的顶盖上设有标准纵横凹槽,于纵横凹槽的交叉处设有标准圆形凹槽。所述的治疗器主体还包括有耐热垫圈,套设在主套筒上端并位于所述投光筒螺母下方。所述的提箱箱盖内设置有凹凸状弹性衬垫,所述的提箱内还设置有褥垫。所述的灯泡包括氦灯、红外线灯和白炽灯。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器主体,用顶盖和底套固定主套筒及灯座、灯、投光筒螺母等,陶瓷投光筒拧在投光筒螺母上并位于顶盖上的孔外,灯泡点亮时,利用光、热及圆形陶瓷产生指压和热炙效果,达到矫正脊椎、促进细胞再生等的治疗效果,实现家庭物理治疗的目的。用提箱容置控制器及治疗器主体等,便于携带和使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家用物理治疗器应用状态结构示意2是家用物理治疗器主体部分的外形结构示意3是家用物理治疗器主体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4是家用物理治疗器主体部分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家用物理治疗器包括提箱1和容置在提箱箱体内的控制箱4、治疗器主体10和褥垫5。提箱1的箱盖2上设有弹性衬垫3,用于保护箱体内的治疗器主体10。提箱1上设有把手1a,便于携带治疗器。参见图2,治疗器主体10由顶盖(上套)11及底套(下套)13上、下套置构成。顶盖11上刻制有两条标准纵横凹槽11a、11b,其交接处设有标准圆形凹槽11c,顶盖11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陶瓷投光筒22,陶瓷投光筒22上设有多个投光孔23,主体10通过电源线25与箱体内的控制箱4连接,获得工作电源。参见图3、图4,治疗器主体10包括底套13、主套筒14、灯座16、灯19、耐热垫圈20、投光筒螺母21、顶盖11和陶瓷投光筒22。其中主套筒14、灯座16、灯19、耐热垫圈20、投光筒螺母21及陶瓷投光筒22互相配合设置,本实施例示出有四个投光筒的治疗器主体。在底套13上装设带有相对的纵向切口15的主套筒14,将灯座16用螺丝钉18固定在主套筒14的切口15内。灯座16上设有可插入氦灯或红外线灯或白炽灯灯泡19的插口17于主套筒14上端套上耐热垫圈20和投光筒螺母21,再将有投光孔23的陶瓷投光筒22套在投光筒螺母21上,使投光筒22正好通过顶盖11的孔12而露出顶盖11,再用螺钉24将顶盖11与底套13固定好。治疗器主体10组装完毕后,将控制箱4、褥垫5和治疗器主体10装进提箱1中,不仅便于携带、随时治病,而且由于提箱1的箱盖2上贴有凹凸状弹性衬垫3,在携带、搬运时可防止损坏治疗器。治疗时,打开提箱1的箱盖2,将控制箱4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上,再将治疗器主体部分10的电源线25与控制箱4的电源连接,当灯泡点亮后,将患部紧贴在露出于顶盖11上的投光筒22上,就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插入灯座16内的灯泡19是氦灯,氦灯产生的632.8mm的激光波可渗入人体50mm,使人体毛细血管中白血球的运动效果增加2倍以上,并且能使附着在骨骼上的微细肌肉同样获得指压或按摩,达到运动或按摩无法达到的效果。若插入灯座16内的灯泡是红外线灯泡时,其5.6-100微波波长的红外线不仅可取得排除堆积在人体内的重金属老化物的适宜效果,而且可取得矫正脊椎等老年病的治疗效果。同时,灯泡19不仅具有固定波长的光线而且还放出热量,将欲治疗的患部紧贴在治疗器主体10上端的标准凹槽11a、11b、11c上(中间隔有褥垫5),依靠体重加压,灯泡19产生的光及热就可取得最大限度的家庭物理治疗效果。通过调整投光筒22与投光筒螺母21间的连接深度,可调节投光筒22上投光孔23所释放出的热量,可取得因人而宜的、与皮下脂肪厚度无关的治疗效果。控制箱4的作用是用于调节光的辐射时间或热度,从而可防止副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使用氦灯或红外线灯或白炽灯等,利用灯泡所产生的特殊光波与热进行家庭物理治疗,不仅可进行指压、温热针炙及促进细胞再生的物理治疗,而且有防止与治疗老年病疾患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物理治疗器,包括提箱和设置在提箱中的控制箱及治疗器主体,治疗器主体与控制箱间连接有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器主体包括底套、顶盖、一个以上的主套筒和与主套筒数目一致的灯座、灯泡、投光筒螺母及陶瓷投光筒;所述的主套筒固定设置在底套上,主套筒上相对开设纵向切口,所述的灯座固定在主套筒的切口内,所述的投光筒螺母套设在主套筒上端,投光筒螺母内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的顶盖上设有与主套筒数目一致的孔,顶盖固定在底套上,所述的陶瓷投光筒顶面上设有投光孔,陶瓷投光筒下端周缘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陶瓷投光筒螺设在投光筒螺母上并露出于顶盖的孔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物理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器主体的顶盖上设有标准纵横凹槽,于纵横凹槽的交叉处设有标准圆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物理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器主体还包括有耐热垫圈,套设在主套筒上端并位于所述投光筒螺母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物理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箱箱盖内设置有凹凸状弹性衬垫,所述的提箱内还设置有褥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物理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泡包括氦灯、红外线灯和白炽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物理治疗器,包括提箱、控制箱及治疗器主体。治疗器主体包括底套、顶盖、一个以上的主套筒和与主套筒数目一致的灯座、灯泡、投光筒螺母及陶瓷投光筒。主套筒固定在底套上,灯座固定在主套筒的切口内,投光筒螺母套设在主套筒上端,顶盖上设有孔并固定在底套上,陶瓷投光筒顶面上设有投光孔并螺设在投光筒螺母上露出于顶盖的孔外。利用灯泡的光、热及陶瓷的指压、热炙作用收到矫正脊椎、促进细胞再生的效果。文档编号A61N5/06GK1225283SQ98100098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李相福 申请人:株式会社美健医疗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物理治疗器,包括提箱和设置在提箱中的控制箱及治疗器主体,治疗器主体与控制箱间连接有电源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治疗器主体包括底套、顶盖、一个以上的主套筒和与主套筒数目一致的灯座、灯泡、投光筒螺母及陶瓷投光筒;所述的主套筒固定设置在底套上,主套筒上相对开设纵向切口,所述的灯座固定在主套筒的切口内,所述的投光筒螺母套设在主套筒上端,投光筒螺母内周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的顶盖上设有与主套筒数目一致的孔,顶盖固定在底套上,所述的陶瓷投光筒顶面上设有投光孔,陶瓷投光筒下端周缘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陶瓷投光筒螺设在投光筒螺母上并露出于顶盖的孔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美健医疗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