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闭合环路经皮能量传递功率传递调节电路的医疗植入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804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植入式医疗装置,例如用于液压控制人造括约肌(例如可调节束胃带)的双向注入装置,受益于通过经皮能量传递(TET)远程供能,不必使用电池。为了对医疗装置中的有源组件进行操作,对由次级线圈接收的正弦功率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对所传递的功率总量进行调制。在一种方式中,将所得到的电源电压与一个门限进行电压比较,以控制接收到的正弦功率信号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实现电压调节。多种方式结合了次级线圈的去谐和去耦合来实现PWM控制,而不会引起医疗装置的过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接收经皮能量传递(TET)的医疗可植入式装置,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功率传递的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在TET系统中,将电源电连接到位于诸如人体皮肤之类的身体边界外部的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位于边界的另一侧,如体内。利用皮下装置,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通常都紧靠皮肤的外层和内层放置。能量以交变磁场的形式从初级线圈传递到次级线圈。在AC磁场中,次级线圈将所传递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用于作为次级线圈上的负载的植入装置。在TET系统中,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置于边界或皮肤的不同侧。这种分开通常引起线圈之间相对距离和空间取向的变化。间距的变化有可能引起到达次级线圈的AC磁场强度的改变,从而在植入装置中引起功率波动及浪涌。诸如医疗应用中所采用的植入装置之类的植入装置通常依靠微控制器来执行不同的功能。这些微控制器需要一致、可靠的电源。诸如电压或电流电平的突然改变之类的供电变化有可能使得装置工作不稳定或者根本不能工作。因此,与传统TET系统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初级线圈或次级线圈相对于最佳耦合位置的物理偏移有可能为供给植入装置的输出功率带来不可接受的影响。此外,当装置执行不同的功能时,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谐振频率上接收来自初级电路的经皮能量传递(TET)信号的可植入式医疗装置,所述可植入式医疗装置包括:    有源负载,其需要电源;    次级线圈,其耦合到电容,选择电容以形成对TET信号进行响应的谐振储能电路,从而产生接收信号;    整流器,其将所述接收信号转换为所述有源负载的电源;    去谐电路;以及    功率控制电路,其对所述电源的检测值进行响应,以将所述去谐电路选择性地切换为与所述次级线圈电连通,以降低所述接收信号的功率传递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威廉L哈斯勒戈登爱德华布卢姆
申请(专利权)人: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