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送控制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传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放料装置需要全套精密的电控系统才能实现自动化放料,成本高昂,对于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企业,人工放料则不确定性因素多,人工成本也较高,因此,需要一种成本低廉,同时能实现自动化放料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廉的传感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传感器,包括放料漏斗以及设置在放料漏斗下方的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包括传送带、固定架和电机装置,传送带上放置待放料容器,其特征是:放料漏斗包括阀门和阀门控制器,固定架上设置阀门配合器,传送带上设置传送带导电块,阀门内设置有竖墙,竖墙将阀门内空间分隔为相互密封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可横向滑动的导电杆,导电杆连接有绝缘阀芯,绝缘阀芯穿过竖墙伸入至第二腔体中,绝缘阀芯能封堵第二腔体,导电杆上连接有归位弹簧,归位弹簧能将导电杆推向竖墙方向,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和第四触点开关,电机驱动传送带在固定架上转动,第四触点开关设置在阀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传感器,包括放料漏斗(1)以及设置在放料漏斗(1)下方的传送带装置(2),所述的传送带装置(2)包括传送带、固定架和电机装置(7),所述的传送带上放置待放料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放料漏斗(1)包括阀门(6)和阀门控制器(3),所述的固定架上设置阀门配合器(4),所述的传送带上设置传送带导电块(5),所述的阀门(6)内设置有竖墙(61),所述的竖墙(61)将阀门(6)内空间分隔为相互密封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可横向滑动的导电杆(62),所述的导电杆(62)连接有绝缘阀芯(63),所述的绝缘阀芯(63)穿过竖墙(61)伸入至第二腔体中,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传感器,包括放料漏斗(1)以及设置在放料漏斗(1)下方的传送带装置(2),所述的传送带装置(2)包括传送带、固定架和电机装置(7),所述的传送带上放置待放料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放料漏斗(1)包括阀门(6)和阀门控制器(3),所述的固定架上设置阀门配合器(4),所述的传送带上设置传送带导电块(5),所述的阀门(6)内设置有竖墙(61),所述的竖墙(61)将阀门(6)内空间分隔为相互密封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可横向滑动的导电杆(62),所述的导电杆(62)连接有绝缘阀芯(63),所述的绝缘阀芯(63)穿过竖墙(61)伸入至第二腔体中,所述的绝缘阀芯(63)能封堵第二腔体,所述的导电杆(62)上连接有归位弹簧(64),所述的归位弹簧(64)能将导电杆(62)推向竖墙(61)方向,所述的电机装置(7)包括电机(71)和第四触点开关(72),所述的电机(71)驱动传送带在固定架上转动,所述的第四触点开关(72)设置在阀门(6)上且导电杆(62)贴在竖墙(61)上时,导电杆(62)正好位于第四触点开关(72)处并接通第四触点开关(72),所述的阀门控制器(3)包括控制电磁铁(31)和第一触点开关(32),所述的控制电磁铁(31)设置在导电杆(62)背向竖墙(61)的一侧,且控制电磁铁(31)与导电杆(62)间隙配合,当控制电磁铁(31)吸引导电杆(62)时,导电杆(62)带动绝缘阀芯(63)滑动,使第二腔体畅通,此时导电杆(62)正好滑动至第一触点开关(32)处并接通第一触点开关(32),所述的阀门配合器(4)包括配合电磁铁(41)、滑动架(42)、导电滑块(43)和第二触点开关(44),所述的滑动架(42)一端固定在配合电磁铁(41)上,滑动架(42)内侧为阻尼层,导电滑块(43)设置在滑动架(42)内侧,当配合电磁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成,陈正宇,杨娟,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