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育新专利>正文

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664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0 08:19
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包括呈层叠设置在电门锁上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上分别开设有正对电门锁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且钥匙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插入电门锁内,所述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之间装设有一驱动机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滑动装设有一可覆盖第二通孔的挡片,第二外壳上可转动地嵌设有一可控制挡片滑动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通过设置一可滑动的挡片,使得用户能够在车辆停放时控制挡片覆盖住第二通孔,挡住电门锁,使撬锁工具无法插入撬锁,从而起到了保护电门锁的目的;要开锁时,再控制挡片滑离第二通孔,让钥匙能够插入电门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门锁配件,尤其是指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机动车如摩托车、电动车的电门锁均采用机械锁,而电门锁大多外露,这样的电门锁很容易被专用的撬锁工具暴力撬开,从而造成车辆被盗,因此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门锁很容易被暴力撬开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包括呈层叠设置在电门锁上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上分别开设有正对所述电门锁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且钥匙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插入所述电门锁内,所述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之间装设有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滑动装设有一可覆盖所述第二通孔的挡片,所述第二外壳上可转动地嵌设有一可控制所述挡片滑动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电机以及一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曲轴,所述曲轴一端绕其中心处可旋转地与所述减速器传动连接、另一端偏离其中心处固定装设有一偏心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壳上固定装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第二通孔位于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挡片上装设有可使该挡片在所述滑轨上行走的滑槽,并且所述挡片上开设有一可供所述偏心块在该挡片内移动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与所述滑轨垂直。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上还开设有一可供钥匙穿过的第四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包括复数个减速齿轮,并且位于输入端的减速齿轮半径小于位于输出端的减速齿轮半径。进一步的,所述电门锁与第三外壳之间装设有一可控制所述电机动作的控制器以及一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所发射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一可滑动的挡片,使得用户能够在车辆停放时控制挡片覆盖住第二通孔,挡住电门锁,使撬锁工具无法插入撬锁,从而起到了保护电门锁的目的;要开锁时,再控制挡片滑离第二通孔,让钥匙能够插入电门锁。2、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减速器,可以提高对挡片控制的精确度。3、在本技术中,通过在曲轴上设置一偏心块,并在挡片上开设一滑动通道,使得曲轴在驱动机构的控制下旋转时,偏心块能够通过在滑动通道内移动,从而推动挡片滑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4、在本技术中,通过在挡片上开设第四通孔,可以减少挡片所需占用的空间,提高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并进一步提高控制的精度,降低被撬锁的几率。5、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信号接收器,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三外壳上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外壳上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装设有所述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述挡片滑动至第四通孔正对第二通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外壳上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所述挡片的背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包括呈层叠设置在电门锁上的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3。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3上分别开设有正对电门锁的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第三通孔31,并且钥匙可穿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第三通孔31并插入电门锁内。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之间装设有一驱动机构4;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滑动装设有一可覆盖第二通孔21的挡片5;第二外壳2上可转动地嵌设有一可控制挡片5滑动的传动机构6;驱动机构4与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通过设置一可滑动的挡片5,使得用户能够在车辆停放时控制挡片5覆盖住第二通孔21,挡住电门锁,使撬锁工具无法插入撬锁,从而起到了保护电门锁的目的;要开锁时,再控制挡片5滑离第二通孔21,让钥匙能够插入电门锁。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驱动机构4包括一电机41以及一减速器42,减速器42的输入端与电机4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输出端与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另外,减速器42包括复数个减速齿轮,并且位于输入端的减速齿轮半径小于位于输出端的减速齿轮半径。通过设置减速器42,可以提高对挡片5控制的精确度。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传动机构6包括一曲轴61,该曲轴61一端绕其中心处可旋转地与减速器42传动连接、另一端偏离其中心处固定装设有一偏心块62。第二外壳2上固定装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滑轨22;第二通孔21位于两条滑轨22之间,挡片5上装设有可使该挡片5在滑轨22上行走的滑槽51,并且所述挡片5上开设有一可供偏心块62在该挡片5内移动的滑动通道52;滑动通道52与滑轨22垂直。通过在曲轴61上设置一偏心块62,并在挡片5上开设一滑动通道52,使得曲轴61在驱动机构4的控制下旋转时,偏心块62能够通过在滑动通道52内移动,从而推动挡片5滑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挡片5上还开设有一可供钥匙穿过的第四通孔53。要开锁时,挡片5可滑动至第四通孔53正对第二通孔21,让钥匙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第四通孔53、第二通孔21、第三通孔,再插入电门锁内。通过在挡片5上开设第四通孔53,可以减少挡片5所需占用的空间,提高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并进一步提高控制的精度,降低被撬锁的几率。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电门锁与第三外壳3之间装设有一可控制电机41动作的控制器(图未示出)以及一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所发射信号的信号接收器(图未示出),信号接收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信号接收器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后,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控制电机正反转,从而控制挡片5滑动。通过设置信号接收器,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同时,还可在控制器中设置报警器,使得挡片被强行撬开时能将信号反馈给报警器让报警器报警,其为现有技术,因此此处不再赘述。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使用本技术时,先将本技术安装在车辆的电门锁上方,连接好电路,要开锁时按下遥控器的开锁键使电机41通过减速器42带动曲轴61转动,曲轴再带动挡片5滑动至第四通孔53正对第二通孔21以方便插入钥匙打开电门锁使用车辆;当车辆停放的时候,则按下遥控器的上锁键使电机41通过减速器42带动曲轴61转动,曲轴再带动挡片5将第二通孔21挡住使撬锁工具无法插入撬锁,从而起到了保护电门锁的目的。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层叠设置在电门锁上方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上分别开设有正对所述电门锁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且钥匙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插入所述电门锁内,所述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之间装设有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滑动装设有一可覆盖所述第二通孔的挡片,所述第二外壳上可转动地嵌设有一可控制所述挡片滑动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层叠设置在电门锁上方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上分别开设有正对所述电门锁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且钥匙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插入所述电门锁内,所述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之间装设有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滑动装设有一可覆盖所述第二通孔的挡片,所述第二外壳上可转动地嵌设有一可控制所述挡片滑动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电机以及一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门锁防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曲轴,所述曲轴一端绕其中心处可旋转地与所述减速器传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育新
申请(专利权)人:吕育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