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56602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0 07:09
一种高效热交换系统,包括污水池以及设置在污水池中的换热管组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进液总管、排液总管以及若干设置在进液总管和排液总管之间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外管、通过支撑管限位在外管内的内管,支撑管端面呈六角形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污水源回收系统回收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换热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系统,具体说是一种高效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污水源换热系统,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614026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污水换热系统”,包括污水换热池以及设于污水换热池内的进水集管和出水集管,进水集管和出水集管间隔分布,进水集管和出水集管之间通过若干换热管连接,污水换热池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动的搅拌器。其工作原理属于浸泡式换热,通过搅拌器后使得流经换热器污水的流速更快、流量更稳定,降低了换热管密度和均匀程度的需求,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管路成本仍然过高、仅采用污水池作为热源仍无法保证较高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热交换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污水源回收系统回收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换热效率高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该高效热交换系统包括污水池以及设置在污水池中的换热管组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进液总管、排液总管以及若干设置在进液总管和排液总管之间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外管、通过支撑管限位在外管内的内管,支撑管端面呈六角形结构。所述支撑管上设有若干对流孔。所述污水池内设有若干搅拌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换热通道,实现内管的污水热源与换热通道内的待加热流体对流热交换,同时待加热流体通过外管的管壁与废水池中的污水热源进行换热,从而在不增加换热管长度的条件下提高了换热效率。支撑管的六角形结构同时对对换热管起到支撑作用,待加热流体通过对流孔在各换热通道内热交换,保证了热混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换热管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换热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1中:1污水池、2排液总管、3出液口、4搅拌桨、5进液总管、6进液口、7换热管;图2中:8外管、9支撑管、10内管;图3中:9支撑管、10内管、11对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3,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内容。该高效热交换系统包括污水池1以及设置在污水池中的换热管组件,污水池上设有进液口3和出液口6。污水池底部设有若干搅拌桨4。换热管组件包括进液总管5、排液总管2以及若干设置在进液总管和排液总管之间的换热管7。换热管7包括外管8、通过支撑管9限位在外管内的内管10,支撑管端面呈六角形结构,支撑管上设有若干对流孔11。由此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彼此相连通的换热通道。使用时,将内管与污水热源相连通,将换热通道与待加热流体循环相连通,并保证内管内液体流向与换热通道内液体流向相反,从而保证充分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热交换系统,包括污水池以及设置在污水池中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进液总管、排液总管以及若干设置在进液总管和排液总管之间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外管、通过支撑管限位在外管内的内管,支撑管端面呈六角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热交换系统,包括污水池以及设置在污水池中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进液总管、排液总管以及若干设置在进液总管和排液总管之间的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外管、通过支撑管限位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昌杨蔚然刘勇王亮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易佳地机械塑钢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