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绕线柱的充电器便携盒,包括一盒体和一放在盒体内的充电器,充电器两侧分别电连接一电源插头和一充电插头,盒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一提手,盒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一槽口;在盒体的底壁上,对称设置绕线柱,在绕线柱之间设有定时器,闹钟,定时器、闹钟、充电器之间电连接;在绕线柱上部还设置一螺母,螺母与绕线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在螺母上还设有一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时器设置充电时间,待到达指定时间后,闹钟发出声音,提醒拔掉电源,避免因长时间充电而造成充电器损坏。导线缠绕在绕线柱上,电源插头和充电插头卡在槽口外侧,手拿提手,即可实现对盒体的搬运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瓶车充电用具,特别是一种带有绕线柱的充电器便携盒。
技术介绍
公知的电瓶车充电器在使用时,插上电源即开始给电瓶车充电,充电一段时间后拔下电源插头结束充电。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在给电瓶车充电时,插上电源后经常忘了及时拔掉电源,有的老年人甚至完全忘了给电瓶车充电这回事,结果给电瓶车充电时,一充电就是几天或更长时间,这样会造成电力的浪费,也使得电瓶因为长时间的过度充电而老化失效,更有甚者可能致使充电器过热烧毁或电瓶充爆,甚至因此而造成火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充电用的带定时器的插座,在使用时,这种插座插入电源插座后,再将电瓶车充电器电源插头插入带定时器的插座上,设定好需要的充电时间,即可由带定时器的插座由电瓶车充电器给电瓶车电瓶充电,当设定的充电时间到达后,带定时器的插座即断开其插座上的电源,从而也就切断了电瓶车充电器的电源,以此解决上述电瓶车充电器的不足。但是此种方法也存在不足,即每次充电时都要同时把电瓶车充电器和带定时器的插座一起插来插去的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随车携带,避免因长时间充电而造成损坏的带有绕线柱的充电器便携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绕线柱的充电器便携盒,包括一盒体和一放在盒体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两侧分别电连接一电源插头和一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一提手,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一槽口;在所述盒体的底壁上,对称设置绕线柱,在所述绕线柱之间设有定时器,闹钟,所述定时器、闹钟、充电器之间电连接;在所述绕线柱上部还设置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绕线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母上还设有一手柄。优选的,所述绕线柱包括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在所述定时器左侧设置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柱上,所述第一导线的末端连接电源插头;在所述充电器右侧,设置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柱上,所述第二导线的末端连接充电插头。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线柱上部设置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上设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可以将缠绕在第一绕线柱上的第一导线压住,防止其松开;所述第二绕线柱上部设置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可以将缠绕在第二绕线柱上的第二导线压住,防止其松开。优选的,所述槽口包括第一槽口、第二槽口,所述第一导线末端连接电源插头,所述第一导线放在所述第一槽口内,所述电源插头卡在所述第一槽口外侧,防止所述第一导线松开;所述第二导线的末端连接充电插头,所述第二导线放在所述第二槽口内,所述充电插头卡在所述第二槽口外侧,防止所述第二导线松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时器设置充电时间,待到达指定时间后,闹钟发出声音,提醒拔掉电源,避免因长时间充电而造成充电器损坏。导线缠绕在绕线柱上,电源插头和充电插头卡在槽口外侧,手拿提手,即可实现对盒体的搬运和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绕线柱部位放大图。图中:1、盒体 2、充电器 3、导线 4、电源插头 5、充电插头 6、提手 7、槽口 8、绕线柱 9、定时器 10、闹钟 81、第一绕线柱 82、第二绕线柱 31、第一导线 32、第二导线811、第一螺母 812、第一手柄 821、第二螺母 822、第二手柄 71、第一槽口 72、第二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绕线柱的充电器便携盒,包括一盒体1和一放在盒体1内的充电器2,所述充电器2两侧分别采用导线3电连接一电源插头4和一充电插头5,所述盒体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一提手6,所述盒体2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一槽口7;在所述盒体1的底壁101上,对称设置绕线柱8,在所述绕线柱8之间还设有定时器9,闹钟10,所述定时器9、闹钟10、充电器2之间电连接;在所述绕线柱7上部还设置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绕线柱8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母上还设有一手柄。所述绕线柱8包括第一绕线柱81和第二绕线柱82,在所述定时器9左侧设置第一导线31,所述第一导线31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柱81上,所述第一导线31的末端连接电源插头4;在所述充电器2右侧,设置第二导线32,所述第二导线32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柱82上,所述第二导线32的末端连接充电插头5。所述第一绕线柱81上部设置第一螺母811,所述第一螺母811上设有第一手柄812,所述第一手柄812可以将缠绕在第一绕线柱81上的第一导线31压住,防止其沿着第一绕线柱81向上滑动而松开;所述第二绕线柱82上部设置第二螺母821,所述第二螺母821上设有第二手柄822,所述第二手柄822可以将缠绕在第二绕线柱82上的第二导线32压住,防止其沿着第二绕线柱82向上滑动而松开。所述槽口7包括第一槽口71、第二槽口72,所述第一导线31末端连接电源插头4,将所述第一导线31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柱81上之后剩余的部分,放在所述第一槽口71内,此时所述第一导线31为拉紧状态,使得所述电源插头4卡在所述第一槽口71外侧,此时可以防止所述第一导线31松开;所述第二导线32的末端连接充电插头5,将所述第二导线32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柱82上之后剩余的部分,放在所述第二槽口72内,此时所述第二导线32为拉紧状态,使得所述充电插头5卡在所述第二槽口72外侧,此时可以防止所述第二导线32松开。此时手拿提手6,即可实现对所述盒体1的搬运和携带。需要充电时,将所述第二导线32的末端从所述第二槽口72内取出,将所述第二导线32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柱82上的部分解开,使得所述第二导线32拉长,并将充电插头5插在电瓶车的充电插口上;再将所述第一导线31的末端从所述第一槽口71内取出,将所述第一导线31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柱81上的部分解开,使得所述第一导线31拉长,并将电源插头4插在电源插口上,实现充电。此时通过定时器9设置充电时间,待到达指定时间后,闹钟10发出声音,提醒拔掉电源。充电完成后,再将导线缠绕在绕线柱上,螺母上的手柄压住绕线柱上的导线,电源插头4卡在第一槽口71外侧,充电插头5卡在第二槽口72外侧,将电源插头4和充电插头5卡在槽口外侧,手拿提手6,即可实现对盒体1的搬运和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绕线柱的充电器便携盒,包括一盒体和一放在盒体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两侧分别电连接一电源插头和一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一提手,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一槽口;在所述盒体的底壁上,对称设置绕线柱,在所述绕线柱之间设有定时器,闹钟,所述定时器、闹钟、充电器之间电连接;在所述绕线柱上部还设置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绕线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母上还设有一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绕线柱的充电器便携盒,包括一盒体和一放在盒体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两侧分别电连接一电源插头和一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一提手,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一槽口;在所述盒体的底壁上,对称设置绕线柱,在所述绕线柱之间设有定时器,闹钟,所述定时器、闹钟、充电器之间电连接;在所述绕线柱上部还设置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绕线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母上还设有一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绕线柱的充电器便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包括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在所述定时器左侧设置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柱上,所述第一导线的末端连接电源插头;在所述充电器右侧,设置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柱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帅锟,
申请(专利权)人:于帅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