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粒子消化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3928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抗癌药物粒子消化道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四种结构形式:第一种包括:支架和抗癌药物粒子,抗癌药物粒子直接携附于支架上。第二种包括:支架、包膜和抗癌药物粒子,包膜裹覆在支架表面,包膜紧贴支架,抗癌药物粒子携附于包膜之上。第三种包括:支架、抗癌药物粒子和保护层,抗癌药物粒子直接携附于支架之上,保护层设置在抗癌药物粒子层面之上。第四种包括:支架、包膜、抗癌药物粒子和保护层,包膜裹覆在支架表面,包膜紧贴支架,抗癌药物粒子携附于包膜之上,保护层为最外层,保护层设置在抗癌药物粒子层面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食道及其它消化道的良恶性狭窄,不仅具有机械性扩张作用,而且具有局部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医药和医疗器械
的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抗癌药物粒子的消化道支架。
技术介绍
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其中,由食管、胃、肠道、胆道恶性肿瘤等引起的消化道恶性狭窄更是消化道癌患者的高发病症。除了外科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方法外,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主要有球囊扩张(主要对于良性狭窄)和支架置入。对于中晚期消化道癌患者,支架置入是相当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能有效提高中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传统金属支架及覆膜支架至少存在两点不足①不具备真正的局部治疗作用,只起到机械支撑及短期减症的姑息作用,对防止肿瘤生长所致的再狭窄的发生无能为力;覆膜支架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肿瘤的内生长,但仍不能防止肿瘤的纵向过度生长和压迫性再狭窄。②金属支架植入后仍需配合全身给药治疗,但全身给药后的癌组织血药浓度低,难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若想达到治疗效果,就必须进行大剂量长期给药治疗,但多数抗癌药物毒副作用很大,对于多数已经出现器官病变或体质极度衰弱的中晚期消化道癌患者来说,是不可取的。为解决此问题,通过将药物以各种方式负载于支架上可达到局部给药治疗,减少毒副作用的目的。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638761Y,公开日为2004年9月8日,为食道药物支架,该专利自述为“一种通过输送器植入患者食道肿瘤狭窄段的食道药物支架、它由镍钛合金丝格网支架、包覆格网支架的医用高分子薄膜,涂在医用高分子薄膜上的抗肿瘤药物涂层、涂附涂层上有药物渗出孔的硅橡胶薄膜和外套管构成。植入后的食道药物支架,它除了保持食道支架的性能和功能外,其治疗和抑制抗肿瘤药物涂层从渗出孔缓慢渗出与食道肿瘤接触达到治疗食道肿瘤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如下一是药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载入量不够(载药量过高将会影响膜的机械性能),二是5-氟尿嘧啶在硅橡胶药膜中的释放速率较为缓慢,覆以控释膜后,药物的释放将更加缓慢,难以达到治疗剂量;最后,带孔的硅橡胶层作为控释层,在支架输送过程中极易受到破损,从而使药物的释放速率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癌药物粒子消化道支架。使其用于治疗食道及其它消化道的良恶性狭窄,不仅具有机械性扩张作用,而且具有局部治疗作用,抗癌药物粒子将直接释放药物于肿瘤组织或其它病变组织,对消化道良恶性狭窄进行治疗,长久的解决消化道良恶性狭窄引起的梗阻。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有四种结构形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结构形式,包括支架和抗癌药物粒子,抗癌药物粒子直接携附于支架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包括支架、包膜和抗癌药物粒子,包膜裹覆在支架表面,包膜紧贴支架,抗癌药物粒子携附于包膜之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包括支架、抗癌药物粒子和保护层,抗癌药物粒子直接携附于支架之上,保护层设置在抗癌药物粒子层面之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结构形式,包括支架、包膜、抗癌药物粒子和保护层,包膜裹覆在支架表面,包膜紧贴支架,抗癌药物粒子携附于包膜之上,保护层为最外层,保护层设置在抗癌药物粒子层面之上。所述的四种结构形式中,抗癌药物粒子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者机械的方式将抗癌药物粒子载于包膜或裸支架上。所述的物理方式是指通过物理结合的作用将抗癌药物粒子粘接、焊接、电镀于支架或包膜上。所述的化学方式是指通过化学键合的作用将抗癌药物粒子搭载于支架或包膜上。所述的机械方式是指通过外力的作用将抗癌药物粒子通过捆绑、系接、缠绕固定于支架或包膜上。所述的支架为任何一种适合放置于消化道腔道的支架。所述的包膜,其材料为任何一种生物相容性材料,或几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混合物。所述的包膜尤其指以下的下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材料硅橡胶、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铝箔、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卡波母、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泊洛沙姆、淀粉及其衍生物、阿拉伯胶、明胶、壳聚糖、海藻酸盐。所述的包膜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所述的抗癌药物粒子,不仅仅局限于棒状或球形,可为任意形状。所述的抗癌药物粒子覆盖支架或包膜表面的区域不限,可为任意分布方式,最大面积可为膨胀时支架或包膜的总表面积。所述的抗癌药物粒子的载体材料可为任意一种生物降解性材料和非降解性材料。所述的生物降解性材料尤其指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聚乳酸、乳酸和乙醇酸的共聚物、聚己酸内酯、壳聚糖、海藻酸钠、明胶、葡聚糖、聚维酮。所述的非降解性材料尤其指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硅橡胶、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所述的抗癌药物粒子除载体材料外,还包括改变药物释放行为的阻滞剂、致孔剂及其它填充物质。所述的阻滞剂尤其指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硬脂酸、硬脂酸镁、硬脂酸钙、高级硬脂酸、高级脂肪醇、硬脂酸甘油酯、虫胶。所述的致孔剂尤其指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蔗糖、盐类。所述的其它填充物质是指其它一切能够改变药物在载体中释放行为的生物相容性物质。所述的抗癌药物粒子可载任意一种或几种和抗肿瘤药物。所述的抗肿瘤药物尤其指以下几类烷化剂、抗代谢物、抗肿瘤抗生素类、植物提取物及其衍生物类、二氧哌嗪类、铂类、抗体治癌药物、基因治疗药物。所述的保护层为水溶性膜或者生物降解性膜,或者为含孔的非降解性材料膜。所述的水溶性膜,其材料尤其指以下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泊洛沙姆、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卡波姆、淀粉、糊精、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阿拉伯胶、明胶、壳聚糖、海藻酸钠、透明质酸、白蛋白、琼脂、聚麦芽三糖、黄原胶、瓜尔豆胶。所述的生物降解性膜,其材料尤其指以下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聚丙交酯和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己酸内酯、聚酐、泊洛沙姆、聚原酸酯、聚醚酯、天然聚糖及其改性聚糖、氧化纤维素、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胶原蛋白、明胶和生物降解性水凝胶。所述的含孔的非降解性材料膜,是尤其指以下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硅橡胶、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抗癌药物粒子为药物载体,支架和膜的机械性能将不会受到影响,并有助于控制药物的载药量、溶出速度和吸收,最后在抗癌药物粒子表面覆以不影响药物释放行为的保护膜,可保护抗癌药物粒子免受污染,并顺利植入体内。本专利技术的支架,能够起到机械扩张的作用,也可携带抗癌药物粒子;包膜层,可携带抗癌药物粒子,也能防止药物溶液渗出或消化道液的侵入;保护膜,可以保护抗癌药物粒子免受污染,并完好植入体内。保护膜层的损失和破损不会影响药物的释放,这是一般的控释膜、有机促渗层或者是药膜层本身作为保护膜所达不到的。本专利技术以抗癌药物粒子为药物载体,可提高载药量,并有助于改善药物的溶出行为和透膜吸收。抗癌药物粒子附载于支架上植入人体后,在消化道肿瘤部位及其附近能够进行靶向、缓慢及长期释放,从而对良恶性肿瘤和其它病变引起的消化道梗阻或狭窄进行有效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结构形式截面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癌药物粒子消化道支架,包括:支架(1)和抗癌药物粒子(3),其特征在于,抗癌药物粒子(3)直接携附于支架(1)上;或者还包括:包膜(2),包膜(2)裹覆在支架(1)表面,包膜(2)紧贴支架(1),抗癌药物粒子(3)携附于包膜( 2)之上;或者还包括:保护层(4),抗癌药物粒子(3)直接携附于支架(1)之上,保护层(4)设置在抗癌药物粒子(3)层面之上;或者还包括:包膜(2)和保护层(4),包膜(2)裹覆在支架(1)表面,包膜(2)紧贴支架(1),抗 癌药物粒子(3)携附于包膜(2)之上,保护层(4)为最外层,保护层(4)设置在抗癌药物粒子(3)层面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圣荣郭庆海刘炯王忠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