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3542 阅读:29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其难于发生误动作,没有惯用手的操作的难易,装配也容易。接纳筒(1)包括偏置机构(8),该偏置机构(8)用于在内部将内针(12)朝向基端方向偏置,另外接纳筒(1)包括操作体(6),该操作体(6)可在上述接纳筒的前端部拆除内针,同时按照内针的前端从接纳筒突出的方式对该内针卡合。在该操作体的前端固定有内针衬套(12a),并且在该操作体中,按照在接纳筒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操作部(6a)。在接纳筒上,开设有槽(2),该槽(2)以可滑动的方式接纳操作体的操作部,且沿基端方向延伸,其用于确保与接纳筒的前端部拆除的操作体的移动轨道,按照在与接纳筒的轴向相同的平面上,与接纳筒离开的方式使上述操作部移动,由此,将内针从接纳筒上拆除。(*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该安全留置针包括柔软的外针,该外针置留于血管内;较硬的内针,该内针插入该外针,用于穿过患者的皮肤,将外针送入血管的内部。
技术介绍
作为给患者进行点滴等的方法,人们知道有下述的方法,即,将外针(导管)置留于人体中,通过该外针供给药液等。作为对该外针进行导向的装置,人们知道有留置针,其采用设置于外针内的内针,置留外针。在将外针置留于人体中后,将内针废弃,但是,由于在废弃之前的期间,需要某种程度的时间,故对于未设置安全机构的留置针来说,具有在此期间,使用后的内针误刺医务人员的手指等的所谓针刺事故的危险性。在患者感染HIV病毒等的场合等情况下,会发生因该针刺事故医务人员感染病毒等的危险。为了解决该问题,人们开发有多种安全留置针,其能够马上遮挡使用后的内针,防止针刺事故。比如,在JP特开平3-15481号文献中,提出了下述的插管插入装置,其通过偏置机构,将具有刺破的危险的针衬套接纳于中空的把手内部。另外,在JP特开2000-167051号文献,JP特开2000-185096号文献等中,提出有涉及下述的安全留置针(穿刺具)的技术,其包括快速地将使用后的内针接纳于接纳筒内部的接纳机构。在这些技术中,沿接纳筒的圆周方向,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通过偏置机构,接纳内针,将操作部件固定于设置于接纳筒中的缺口部。专利文献1JP特开平3-15481号文献专利文献2JP特开2000-167051号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185096号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JP特开平3-15481号文献中公开的装置中,由于将相当于触发器(trigger)的部分从接纳筒外侧,向内侧按压进行解除,故极容易产生在本来未打算的情况下进行的误按压,导致接纳内针的误动作。另外,在JP特开2000-167051号,JP特开2000-185096号文献等中公开的安全留置针可防止非有意的按压造成的误动作,但是,由于在接纳内针后,必须沿接纳筒的周向进行操作,具有因惯用手的不同,难于操作的问题。如果要解决该问题,则必须配备与惯用的左右手对应的二种的制品,不但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增加,使用者也必须选择从二种制品中选择后才能进行使用。本技术是针对上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针对安全留置针,提供难于发生误动作,没有惯用手的操作的难易的技术。在本申请中,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提供具有下述的方案的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该安全留置针包括柔软的外针,该外针置留在血管的内部;较硬的内针,具有内针衬套,该内针插入该外针中,用于穿过患者的皮肤,将外针送向血管的内部;接纳筒,该接纳筒具有将敞开的前端封闭的基端,可接纳内针,上述接纳筒包括偏置机构,该偏置机构用于在内部,将内针朝向基端方向偏置,另外该接纳筒具有操作体,该操作体可在上述接纳筒的前端部拆除内针,同时按照内针的前端从接纳筒突出的方式将该内针卡合,在该操作体的前端,固定有内针衬套,并且该操作体具有按照在接纳筒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操作部,在接纳筒上开设有槽,该槽以可滑动的方式接纳操作体的操作部,沿基端方向延伸,用于确保与接纳筒的前端部拆除的操作体的移动轨道,按照在与接纳筒的轴向相同的平面上,与接纳筒离开的方式使上述操作部移动,由此,将内针从接纳筒上拆除。内针12为在根部具有内针衬套12a的较硬的内针,通常由金属制成,其主要采用不锈钢。另外,为了使内针12的前端容易穿刺,故其被倾斜地切削。外针11在穿刺后,置留于人体中,其一般由柔性树脂制成。接纳筒1通常,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等制造。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在将内针12刺入人体时,在血液通过内针12后,到达内针衬套12a,但是,因为用具有透明性的材料形成这些部位,由此,可确认到达内针衬套12a的血液,其结果是,可辨认内针12捕获血管的情况。接纳筒1的内径通常,大于内针衬套12a,小于作为外针11的根部的外针衬套11a,使其可接纳内针12,但是不能接纳外针11。接纳筒1包括操作体6,该操作体6可在接纳筒1的前端部拆除内针12,并且按照内针的前端从接纳筒1突出的方式将该内针固定,在该操作体6中,固定有内针衬套12a。在接纳筒6的外侧,按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操作部6a。在接纳筒1上,设置有槽2,该槽2以可滑动的方式接纳该操作部6a,沿基端方向延伸,确保从接纳筒1的前端部拆除的操作体6的移动轨道。作为偏置机构,考虑采用在无负荷状态处于缩小状态的螺旋弹簧8,以及带状的橡胶(图中未示出)等。操作运动轨迹位于与接纳筒1的轴向相同的平面上,不同于围绕接纳筒1的轴向的动作,消除因惯用手导致的不利情况。在按照通过操作体6,内针12可在接纳筒1的前端部拆除,并且按照针尖从接纳筒1突出的方式将该内针固定的状态,将内针12和外针11刺入患者的皮肤,如果内针12和外针11到达血管,则一边通过一只手进行止血,一边将位于另一只手的接纳筒1从患者处拉开,从血管中抽出内针12。接着,通过对操作体6的操作部6a进行操作,从接纳筒1的前端部拆除操作体6。于是,通过偏置机构8,将内针12朝向接纳筒1的基端方向偏置,内针12移动,伴随该动作,操作体6也沿槽2而移动。另一方面,外针11不接纳于接纳筒1的内部,而停止于该部位,与点滴管等连接。朝向接纳筒1的基端侧移动的内针12以移动方式接纳到将前端完全拉到接纳筒1的内部的位置。由于已接纳的内针12受到在无负荷状态,处于缩小状态的螺旋弹簧8的拉动,故该内针12不在外部露出,可防止针刺事故的发生。在本技术中,采用下述的结构,其中,由于通过按照与接纳筒离开的方式使操作部6a移动而解除固定,故直接从接纳筒1将操作部6a上提。如果按照与接纳筒1离开的方式使操作部6a移动,则解除接纳筒1和内针12的固定,通过螺旋弹簧8,将内针12接纳于接纳筒1中。该动作不同于按下的动作,难于产生误动作。本技术所述的第2方案涉及下述的安全留置针,其中,操作部包括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可插入设置于接纳筒的前方的卡合窗部,在将该卡合突起插入卡合窗部时,操作体与接纳筒卡合,在将卡合突起从卡合窗部中抽出时,解除操作体和接纳筒的卡合。在本技术中,在操作部6的操作部6a上,设置卡合突起6b,另一方面,在接纳筒1的前方,设置卡合窗部3,在将卡合突起6a插入卡合窗部3中时,操作体6与接纳筒1卡合,在从卡合窗部3,抽出卡合突起6b时,解除操作体6与接纳筒1之间的卡合。于是,通过按照离开接纳筒1的方式,使操作部6的操作部6a移动,可解除卡合状态,其不同于按下动作,难于产生误动作。如果解除接纳筒1与操作部6a的卡合状态,则固定于操作部6上的内针12通过螺旋弹簧8,接纳于接纳筒1中。本技术所述的第3方案,操作部具有柔性,并且在卡合突起的基端侧,通过连接翼与操作体连接。按照本技术,由于操作部6a具有柔性,在卡合突起的基端侧,通过连接翼6c与操作体6连接,故容易实现顺利的操作。即,在将外针11置留于人体中时,通过比如,右手的第2指,稍稍推动外针11,将外针11与内针12脱开,但是,此时,第2指位于接纳筒1的后述的缺口部1f附近。于是,第2指位于操作部6a的稍靠前端侧,在接纳内针12时,可马上将操作部6a转移到上提操作。本技术所述的第4方案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留置针,该安全留置针包括柔软的外针,该外针置留在血管的内部;较硬的内针,具有内针衬套,该内针插入该外针中,用于穿过患者的皮肤,将外针送向血管的内部;接纳筒,该接纳筒具有将敞开的前端封闭的基端,可接纳内针;    上述接纳筒具有偏置机构,该偏置机构在内部,将内针朝向基端方向偏置,另外该接纳筒具有操作体,该操作体可在上述接纳筒的前端部拆除内针,同时按照内针的前端从接纳筒突出的方式将该内针卡合,在该操作体的前端,固定有内针衬套,并且该操作体具有按照在接纳筒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操作部,在接纳筒上,开设有槽,该槽以可滑动的方式接纳操作体的操作部,沿基端方向延伸,其用于确保与接纳筒的前端部拆除的操作体的移动轨道,按照在与接纳筒的轴向相同的平面上,与接纳筒离开的方式使上述操作部移动,由此,将内针从接纳筒上拆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神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尼普洛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5月17日 17:07
    我希望购买这个专利产品或加盟,我的电话是:。去哪里买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