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友生专利>正文

输液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298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液加热器,涉及一种医疗用输液保温装置。它是采用电热加温的办法,将电热层缝织在一个层状输液瓶袋中,将输液玻璃瓶放在其中,达到对输液加热的目的。使用本装置能实现对输液进行加温,使之能达到与病人体温相适应的温度,病人感到舒适。使用十分方便,深受护卫们的欢迎。(*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的输液保温装置。一般医院治病,少不了给病人打吊针输液。而注入的液体温度一般低于人体温度,特别是冬天,这种差别更大。尤其是在南方,室内无暖气,更加明显。严重的可使病人无法接受冷液的注入。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保温装置,这种装置能对输入液体进行加温,使之能接近适应人体的温度。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电热加温的办法,将电热层缝织在一个层状的输液瓶袋中,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从里到外,由内护层(4)、电热层(3)、隔热层(2)和外装饰层(1)构成输液瓶袋。将盛有输液(6)的玻璃瓶(5)袋在其中。其电热层(3)采用电阻丝均布在输液袋中间,也可采用红外线灶,当通电时,即可发热加温。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得这种输液加温器能对输液进行加温,使之能达到与病人体温相适应的温度。且使用十分方便,深受护士们的欢迎。 附图说明图1、输液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输液加热器外观示意图。实施例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按输液瓶的大小制作输液瓶袋,其外装饰层(1)用玻璃纤维布制成,白色,耐温,不燃烧,绝缘不漏电;隔热层(2)用石棉布制作,以防止热量向外散失。其电热层(3)由一根4米长,130Ω的电阻丝,穿在空心玻璃纤维中间,然后均匀排列,将其缝织在隔热层和内护层之间,外接一个电源调控开关,内护层用玻璃纤维布制作。装饰层、隔热层、电热层和内护层缝合在一起,其包围尺寸比输液瓶的圆周长小2厘米,以留一条观察缝,监视输液瓶内的液体下降和有无情况。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加热器,由电热层、隔热层和装饰层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将电热层缝织在一个层状的输液瓶袋中,其输液瓶袋从里到外,由内护层(4)、电热层(3)、隔热层(2)和外装饰层(1)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加热器,其特征是输液瓶袋的包围尺寸比输液瓶的圆周长小2厘米,形成一条观察缝。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加热器,其特征是电热层(3)采用电阻丝均布。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加热器,其特征是电热层(3)采用红外线灶。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加热器,其特征是电热层外接一个电源调控开关。专利摘要一种输液加热器,涉及一种医疗用输液保温装置。它是采用电热加温的办法,将电热层缝织在一个层状输液瓶袋中,将输液玻璃瓶放在其中,达到对输液加热的目的。使用本装置能实现对输液进行加温,使之能达到与病人体温相适应的温度,病人感到舒适。使用十分方便,深受护卫们的欢迎。文档编号A61M5/44GK2090704SQ9121241公开日1991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曹友生 申请人:曹友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加热器,由电热层、隔热层和装饰层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将电热层缝织在一个层状的输液瓶袋中,其输液瓶袋从里到外,由内护层(4)、电热层(3)、隔热层(2)和外装饰层(1)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友生
申请(专利权)人:曹友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