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该导针包括针头、针体、针尾,所述针头呈尖锐状,针体呈弧形状,针尾与针体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在套上分流管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的直径。该导针与分流管的连接可靠,手术时不会中途脱落,很少需作中途切口,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随着X-CT和MR进入医学临床,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和各种囊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其中有一部份需作分流手术,就是将积液通过皮下设置的分流管分流进入腹腔。目前,颅内积液的分流术式较多,采用得最多的是脑室-腹腔(v-p)、硬膜-腹腔(s-p)、囊腔-腹腔(c-p)分流术,它们的共同点是腹腔段引流管都要经过头、颈、胸和腹皮下,既往多数借用大隐静脉剥脱器,金属导尿管和骨科用的克氏针等引导,费时较长,创伤较大,沿途要作多个切口,不仅提高了手术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它与分流管的连接可靠,手术时不会中途脱落,很少需作中途切口,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该导针包括针头、针体、针尾,所述针头呈尖锐状,针体呈弧形状,针尾与针体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在套上分流管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的直径。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该导针包括针头、针体、针尾,所述针头呈尖锐状,针体呈弧形状,针尾与针体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在套上分流管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的直径;所述针尾上至少设有一条凹槽,将针尾分成数段,针尾的直径在接近针体的方向上逐段缩小,与针体相连接的一段针尾在套上分流管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的直径。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该导针包括针头、针体、针尾,所述针头呈尖锐状,针体呈弧形状,针尾与针体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在套上分流管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的直径;所述针尾设有锥度,并在与针体的连接处直径为最小,该处在套上分流管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的直径。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将针尾的直径设计得比较小,针尾在套上分流管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针体的直径,使得导针与分流管通过皮下隧道时不会因两者衍接口的不平滑而导致分流管的脱落或皮下组织的损伤,所以全例皮下隧道未发生血肿,也未出现在通过皮下隧道时导针与分流管的中途滑脱。2.该导针的针体部份呈弧形状,在通过腹-胸皮下时弧形凸向胸壁,防止导针头部穿入胸膛,过锁骨时则凸向皮下,头部可顺利进入颈部皮下,到达颅颈交界处,再次将弧形凸向胸壁,以利头部进入帽状腱膜下,如此,多数小孩可以一次到位,少数成人因导针不够长或弧度不合适而在途中加一个小切口。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实施例一的针尾部分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针尾部分放大图。其中1.针头;2.针体;3.针尾;4.分流管;5.凹槽。实施例一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该导针包括针头1、针体2、针尾3,所述针头1呈尖锐状,针体2呈弧形状,针尾3与针体2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3在套上分流管4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2的直径;所述针尾3上至少设有一条凹槽5,将针尾3分成数段,针尾3的直径在接近针体2的方向上逐段缩小,与针体2相连接的一段针尾3在套上分流管4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2的直径。实施例二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该导针包括针头1、针体2、针尾3,所述针头1呈尖锐状,针体2呈弧形状,针尾3与针体2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3在套上分流管4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2的直径;所述针尾3设有锥度,并在与针体2的连接处的直径为最小,该处在套上分流管4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2的直径。本技术所设计的针体2的直径为3mm,并呈23度弧形,针尾3设有两条凹槽5,将针尾3分成三段,它们的直径是2.1mm、2.2mm和2.3mm,形成倒锯齿状,使导针在行进中增加对导管的吸附力,有效地防止了分流管4的脱落,并可无阻力地通过皮下隧道;手术时,将分流管4腹腔段的阀门端开口套进导针尾端,并利用分流管的弹性使导针针尾进入分流管腔内约1.5cm-2.0cm,导针的针头1从腹部切口的皮下经腹--胸--颈直达头部切口的帽状腱膜层穿出,拔出导针时,分流管4的阀门端随导针到达头部留置阀门的切口处。权利要求1.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其特征在于该导针包括针头1、针体2、针尾3,所述针头1呈尖锐状,针体2呈弧形状,针尾3与针体2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3在套上分流管4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2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3上至少设有一条凹槽5,将针尾3分成数段,针尾3的直径在接近针体2的方向上逐段缩小,与针体2相连接的一段针尾3在套上分流管4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2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3设有锥度,并在与针体2的连接处的直径为最小,该处在套上分流管4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2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该导针包括针头、针体、针尾,所述针头呈尖锐状,针体呈弧形状,针尾与针体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在套上分流管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的直径。该导针与分流管的连接可靠,手术时不会中途脱落,很少需作中途切口,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文档编号A61M1/00GK2243911SQ96229269公开日1997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7日专利技术者陈坚, 黄强 申请人:陈坚, 黄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颅内积液分流术导针,其特征在于:该导针包括针头1、针体2、针尾3,所述针头1呈尖锐状,针体2呈弧形状,针尾3与针体2的连接处有台阶,针尾3在套上分流管4后的直径不大于针体2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黄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坚,黄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