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囊尿管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气囊尿管,该尿管是专为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而设计的。目前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是治疗前列腺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中采用的尿管均为球形气囊尿管(有单囊双腔、单囊三腔、双囊三腔、双囊四腔管等),从目前的手术情况来看,采用这种球形气囊尿管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无法隔离前列腺窝与膀胱相通从而使术后失血量增加;二是容易引起术后尿道狭窄,据现有资料统计来看,我国最常用的方法有:A法:膀胱颈5、6、7点缝扎;B法:膀胱颈后唇半环连续缝合;C法:膀胱后唇叩锁加前唇缝合;D法:膀胱颈荷包缝合,前三种A、B、C法当膀胱颈口留孔在1.2cm以上时虽不易发生膀胱颈狭窄,但由于此种尿管的气囊无法隔断前列腺窝的渗血进入膀胱,因而尿液的转清时间较长,术后失血量增加,目前许多病人采用牵引、压迫法,但均不能有效隔绝前列腺窝与膀胱相通;D法虽能隔绝前列腺窝与膀胱相通,减少术后出血,但膀胱内口留孔太小易发生狭窄,这是因为尿道内置管最粗为“F”22号,直径仅0.66cm,如尿管过粗、过硬,又易造成尿道粘膜受压,缺血、坏死,使尿道狭窄机会增多,同时加重尿道留管不适感。另外,上述尿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气囊尿管,它包括管体和固定在管体上部的球形气囊,其特征在于:在球形气囊的外面加有一个充气后呈葫芦形的外套,该葫芦形外套的内层为纤维层,外层为胶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囊尿管,它包括管体和固定在管体上部的球形气囊,其特征在于:在球形气囊的外面加有一个充气后呈葫芦形的外套,该葫芦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