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世明专利>正文

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18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单次使用式注射器,用以提供一种注射后可隐藏针头,防止针刺意外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包含:一内筒体,包含一容置部、一组接部及一手持部;一外筒体,容置内筒体,在邻近第一开口处另设有呈封闭状的第一、第二卡孔及连通且垂直该长导孔的第一、第二限位孔;一杆体,容纳于内筒体,端部设有一活塞;一针组件,包含一套合部及针头;以及一针头套,套接套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由在容置部上设置二凸块,并配合可双向卡合定位的外筒体,使用者完成注射后将外筒体相对内筒体往针组件方向推动并罩盖住针头使其不外露,接着可选择性将外筒体往任一侧旋转,藉由凸块将外筒体卡合定位,不但在推动外筒体过程中不易偏斜,且外筒体卡合良好而不容易脱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次使用式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将针头隐藏于外筒体内,可防止针刺意外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
技术介绍
以注射器进行药物注射能够使药物快速进入人体内,而加速疗效的发挥,因而经常使用于医疗行为上,根据WHO的估计,全球每年至少有120~160亿次以上的药物注射行为,但在快速方便的注射器药物注射的背后,却潜藏着许多的危机与伤害。以往注射器皆经消毒清洗后再重复使用,然而,由于注射器是与病人的血液直接接触,虽然经过消毒清洗的步骤,但是仍存在有感染性的疑虑,因此市面上出现一种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其在使用后即可将注射器丢弃,具有安全、卫生以及可以降低感染可能性的优点。上述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虽然降低了再次感染的机会,然而,由于针头是为尖锐的针状,因此往往医护人员或是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一不小心或是不当的处理,而受到已经使用过的注射器的针头扎伤,而此类型的针刺意外会造成血液感染源的交互感染,造成包含AIDS、B型肝炎以及C型肝炎等疾病;其他如寄生性、细菌性、霉菌性等感染事件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感染对于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更会造成医疗体系与社会庞大的支出与负担。为了解决此问题,在现有习知专利揭露了一种具有安全护罩的皮下注射器,其中安全护罩是对应注射器内筒体外壁的突轴而设有一轴向开设的轨槽,且轨槽的两端延伸设有一限位孔,在完成注射的动作后,使突轴顺着轨槽而向前推挤安全护罩,再旋合使突轴位于限位孔中,进而可将针头隐藏于安全护罩中。然而,上述的安全注射器,由于限位孔与突轴之间并无嵌卡定位的结构及效果,因此安全护罩极可能会在反向转动后回缩至原本位置,针头因而外露,并可能造成针刺意外;又,单一个突轴的设置,可能会造成突轴顺着轨槽而向前推挤安全护罩的过程中容易偏斜;另外,安全护罩仅能朝向单方向旋转而使突轴位于限位孔中,但是此设计对于左、右手使用习惯不同的使用者则有所限制。除了上述的针刺意外以外更令人担忧的是,注射器在蓄意或是无心的-->情况之下被重复使用;在非洲、印度等贫穷国家长期有人回收医疗废弃物再生使用,致使注射器重复滥用的现象极为普遍,因而造成这些地区爱滋病感染率持续攀升;且许多不肖厂商将上述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回收再制造或是使用,使许多“黑心注射器”流入市面而对大众的健康安全造成莫大的威胁。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注射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注射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注射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注射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功能在于可将针头隐藏于外筒体内,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包含有:一内筒体,其包含有一容置部、一组接部及一手持部,其中,该组接部及该手持部分别设于该内筒体的相对两端,且在该内筒体外壁邻近该组接部的同一轴线上设有一第一凸块及一第二凸块;一外筒体,其容置该内筒体,并在该外筒体的相对两端设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且该外筒体壁面的轴向设有一长导孔,该长导孔在邻近该第二开口处设有与该长导孔连通且垂直的一第一容置孔及一第二容置孔;该外筒体在邻近该第一开口处另设有呈现封闭状的一第一卡孔、一第二卡孔以及连通且垂直该长导孔的一第一限位孔、一第二限位孔,该第一卡孔与该第一限位孔提供该第一凸块的容置空间,该第二卡孔与该第二限位孔提供该第二凸块的容置空间,其中,以该长导孔为轴线,该第一卡孔与该第二限位孔设于轴线的一侧,该第二卡孔与该第一限位孔设于轴线的另一侧;一杆体,其容纳于该内筒体,并在该杆体的端部设有一活塞;一针组件,其套接该组接部,包含一套合部及一针头;以及一针头套,其套接该套合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的第一凸块包含一第一套入端及一第一卡止端,且该第一套入端具有一倾斜向下延伸的斜导面。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的第二凸块包含一第二套入端及一第二卡止端,且该第二套入端具有一倾斜向下延伸的斜导面。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的活塞的端部设有一箭头栓,该箭头栓具有一栓顶面及一栓底面,该栓底面具有一宽度,且介于该组接部与该容置部的内壁凸设有一限制部,该限制部定义出一孔径,该孔径小于该宽度。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针头套包含一套筒及一折针件,该套筒呈现中空锥状,该套筒内壁的锥顶部容置该折针件。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的折针件包含有一凹陷部,其设置于该折针件的表面。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的凹陷部包含位于该套筒内壁的锥顶轴心处。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的凹陷部呈现圆弧状。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的凹陷部包含位于该套筒内壁的锥顶偏心处。前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中所述的凹陷部呈现圆弧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实现上述目的,这种单次使用式注射器的较佳实施方案,包括一内筒体、一外筒体、一杆体、一活塞、一针组件以及一针头套。其中,内筒体是为一中空的柱状体,而前端具有一组接部以供针组件组接;外筒体在一般状态下套合于容置部外侧;杆体前端是固接有一活塞,用以作为密封垫,而使药剂不会渗漏或是回流;针组件包括一套合部以及一针头,套合部则套设于内筒体的组接部外侧;另外,针头套则套设于针组件的外侧用以防止针头暴露于外而造成危险。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单次使用式注射器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本技术是在容置部上设置一第一凸块以及一第二凸块,并以该长导孔为轴线,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配合外筒体上设轴线的一侧所设的一第一卡孔与一第二限位孔,以及在轴线的另一侧所设的一第二卡孔与一第一限位孔,在使用者完成注射后,将外筒体相对内筒体而往针组件的方向往前推而罩盖住针头,使用者可选择性将外筒体往任一侧旋转,而使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选择性位于第一卡孔与第二限位孔,或是第一限位孔与第二卡孔,进而将外筒体卡合定位,不但在推动外筒体的过程中不易偏斜,并且卡-->合情形良好不易脱落,亦可防止针刺意外的发生。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更可配合在针头套前端卡接一折针件,在使用者完成注射后,施力将折针件沿着套筒的轴向往内推挤,使针头与折针件相互抵触,藉此将针头弯折或反折,使注射器不易刺伤他人;而且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可再配合在活塞前端设置一箭头栓,在使用者完成注射后,箭头栓会卡止定位于限制部的前端,则使用者不易将杆体拉回甚至将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包含有:    一内筒体(10),其包含有一容置部(11)、一组接部(12)及一手持部(13),其中,该组接部(12)及该手持部(13)分别设于该内筒体(10)的相对两端,且在该内筒体(10)外壁邻近该组接部(12)的同一轴线上设有一第一凸块(14)及一第二凸块(15);    一外筒体(20),其容置该内筒体(10),并在该外筒体(20)的相对两端设有一第一开口(21)及一第二开口(22),且该外筒体(20)壁面的轴向设有一长导孔(23),该长导孔(23)在邻近该第二开口(22)处设有与该长导孔(23)连通且垂直的一第一容置孔(24a)及一第二容置孔(24b);该外筒体(20)在邻近该第一开口(21)处另设有呈现封闭状的一第一卡孔(26a)、一第二卡孔(26b)以及连通且垂直该长导孔(23)的一第一限位孔(25a)、一第二限位孔(25b),该第一卡孔(26a)与该第一限位孔(25a)是提供该第一凸块(14)的容置空间,该第二卡孔(26b)与该第二限位孔(25b)提供该第二凸块(15)的容置空间,其中,以该长导孔(23)为轴线,该第一卡孔(26a)与该第二限位孔(25b)设于轴线的一侧,该第二卡孔(26b)与该第一限位孔(25a)设于轴线的另一侧;    一杆体(30),其容纳于该内筒体(10),并在该杆体(30)的端部设有一活塞(40);    一针组件(50),其套接该组接部(12),包含一套合部(51)及一针头(52);以及    一针头套(60),其套接该套合部(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包含有:一内筒体(10),其包含有一容置部(11)、一组接部(12)及一手持部(13),其中,该组接部(12)及该手持部(13)分别设于该内筒体(10)的相对两端,且在该内筒体(10)外壁邻近该组接部(12)的同一轴线上设有一第一凸块(14)及一第二凸块(15);一外筒体(20),其容置该内筒体(10),并在该外筒体(20)的相对两端设有一第一开口(21)及一第二开口(22),且该外筒体(20)壁面的轴向设有一长导孔(23),该长导孔(23)在邻近该第二开口(22)处设有与该长导孔(23)连通且垂直的一第一容置孔(24a)及一第二容置孔(24b);该外筒体(20)在邻近该第一开口(21)处另设有呈现封闭状的一第一卡孔(26a)、一第二卡孔(26b)以及连通且垂直该长导孔(23)的一第一限位孔(25a)、一第二限位孔(25b),该第一卡孔(26a)与该第一限位孔(25a)是提供该第一凸块(14)的容置空间,该第二卡孔(26b)与该第二限位孔(25b)提供该第二凸块(15)的容置空间,其中,以该长导孔(23)为轴线,该第一卡孔(26a)与该第二限位孔(25b)设于轴线的一侧,该第二卡孔(26b)与该第一限位孔(25a)设于轴线的另一侧;一杆体(30),其容纳于该内筒体(10),并在该杆体(30)的端部设有一活塞(40);一针组件(50),其套接该组接部(12),包含一套合部(51)及一针头(52);以及一针头套(60),其套接该套合部(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次使用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世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