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德青专利>正文

抗返流可加压输液器排气针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03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抗返流可加压输液器排气针具,它的排气通道管为下部装有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的外鞘管,排气针头固定在外鞘管的上部。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输液管具组成的输液器,正常输液时,由于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的作用,药液不能与空气滤芯相接触,可将输液可能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压输液操作方便,药液无外泄,最大输液速度可达每小时5000毫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抗返流可加压输液器排气针具本技术涉及输液器排气针具。在现有技术中,输液器的排气针具由排气针头及与排气针头固定联接并作为排气通道管的带有空气滤芯的软管组成。这种排气针具与输液器的输液管具同时使用。正常输液时,由于排气针具药液易返流与空气滤芯接触,药液易受污染;加压输液时,一般先夹住排气针具的软管,再用注射器经输液瓶的瓶帽对输液瓶反复注气,加压输液十分不便,且加压输液过程中瓶帽针眼处药液极易外泄,影响加压输液的效果。即使用自动输液泵输液,其最大输液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1000毫升,也不能满足对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抢救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抗返流可加压输液器排气针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它的排气通道管为下部装有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的外鞘管,排气针头固定在外鞘管的上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技术及输液管具组成的输液器,正常输液时,由于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的作用,药液不能与空气滤芯相接触,可将输液可能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压输液时,可通过注射器由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对输液瓶直接进行加压注气,操作快捷、方便,加压及输液过程中排气针不存在药物外泄,可使输液器的最大输液速度达-->到每小时5000毫升,完全能满足临床需要。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推广使用。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剖视图。结合图1,抗返流可加压输液器排气针具,它由排气针头1,作为排通道管的下部装有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3的外鞘管2组成,排气针头1固定在外鞘管2的上部。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3结构参照图2所示,它由加压接口4、空气滤芯5及单向排气套6构成,空气滤芯5固定在加压接口4的内部,单向排气套6固定在加压接口4的上部。单向排气套6由有一定弹性的医用材料制成,它的上部封闭,管壁纵向有对称设置的划口。结合图1、图2,使用本技术进行加压输液时,注射器可通过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3的加压接口4对输液瓶直接加压注气,此时单向排气套6上的划口张开便于空气进入,加压注气结束后,输液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单向排气套6上的划口闭合,实现抗返流加压输液;用本技术进行正常输液时,输液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空气经空气滤芯5。通过单向排气套6上的划口自动进入输液瓶,实现常压抗反流、抗污染输液。本技术可与输液管具分体组成输液器,也可与输液管具联体组成输液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返流可加压输液器排气针具,它由排气针头(1),及排通道管组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通道管为下部装有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3)的外鞘管(2),排气针头(1)固定在外鞘管(2)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抗返流可加压输液器排气针具,它由排气针头(1),及排通道管组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通道管为下部装有抗返流可加压排气内芯(3)的外鞘管(2),排气针头(1)固定在外鞘管(2)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返流可加压输液器排气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返流可加压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德青吴金花
申请(专利权)人:鲁德青吴金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