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960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1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90:1~90。本发明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药物上的应用,尤其在制备防治网斑病、云纹病、黑星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黑茎病和颖枯病药物上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防治小麦锈病和大麦云纹病药物上的应用均有显著的效果,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该混合物的用量比单独活性化合物的用量大大降低,即混合物的活性大于单独组分的活性,与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降低了防治用工、用药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叶菌唑(Metconazole),化学名称:5-(4-氯苯基)-2,2-二甲基-1-(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分子式:C17H22ClN3O。结构式如下:叶菌唑是一种新颖广谱的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活性。具有强内吸性,兼具优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主要用于谷类病害如锈病、白粉病、云纹病的防治。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化学名称:3-(二氟甲基)-1-甲基-N-[1,2,3,4-四氢-9-(1-甲基乙基)-1,4-亚甲基萘-5-基]-1H-吡唑-4-甲酰胺,分子式:C20H23F2N3O,化学结构式如下:吡唑萘菌胺属于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作为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一样是呼吸作用抑制剂,但其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性品系病菌高效。该产品对小麦锈病的防效优于氟环唑,田间施药7周后仍表现出明显效果,其保护期要比三唑类杀菌剂长2周左右。其活性谱广、持效期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以保护作用为主,也表现一定的治疗活性。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植物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尤其是该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网斑病、云纹病、黑星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黑茎病和颖枯病药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以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90:1~90。进一步的,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60:1~6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30:1~30。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可以在1:30、1:29、1:28、1:27、1:26、1:25、1:24、1:24、1:22、1:21、1:20、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2:3、3:2、2:5、5:2、3:4、4:3、5:2、2:5、5:3、3:5、5:4、4:5这些比例中选择。在一些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10:1~10。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二者占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90%。进一步的,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5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均为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为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湿拌种剂、乳油、悬浮剂、油悬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或微乳剂。本专利技术的农药助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但并不限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共聚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盐、吐温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系列、磺酸盐类、羧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木质素磺酸盐、酚甲醛缩合物、铵盐和季铵盐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本专利技术的赋形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但并不限于黄原胶、有机膨润土、硅酸镁铝、白炭黑、溶剂油、植物油、水、乙二醇、丙二醇、高岭土、玉米淀粉、硫酸铵和轻钙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药物上的应用,尤其在制备防治网斑病、云纹病、黑星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黑茎病和颖枯病药物上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防治小麦锈病和大麦云纹病药物上的应用有显著的效果,上述杀菌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该混合物的用量比单独活性化合物的用量大大降低,即混合物的活性大于单独组分的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抗性真菌病害网斑病、云纹病、黑星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黑茎病和颖枯病等真菌病害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克服和延缓了抗药性,扩大了防治谱,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与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降低了防治用工、用药成本;(3)可替代常规和易产生抗性的农药,抑制真菌抗药性的产生,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将两种有效成分加工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但是两种有效成分可以加工的制剂不仅限于以下所列。实施例1称取叶菌唑85g、吡唑萘菌胺2g、木质素磺酸钠4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白炭黑2g,加玉米淀粉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87%水分散粒剂。实施例2称取叶菌唑65g、吡唑萘菌胺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溶剂油10g、丙二醇10g,加水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7%微乳剂。实施例3称取叶菌唑45g、吡唑萘菌胺2g、木质素磺酸钠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g,加高岭土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47%可湿性粉剂。实施例4称取叶菌唑25g、吡唑萘菌胺2g、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有机膨润土1g、丙二醇5g,植物油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7%油悬剂。实施例5称取叶菌唑25g、吡唑萘菌胺5g、木质素磺酸钠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g,加高岭土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0%可湿性粉剂。实施例6称取叶菌唑30g、吡唑萘菌胺10g、木质素磺酸钠4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g、黄原胶0.15g、丙二醇5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40%悬浮种衣剂。实施例7称取叶菌唑10g、吡唑萘菌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以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90:1~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以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90:1~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60:1~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30:1~30;优选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质量比为1~10: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9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菌唑和吡唑萘菌胺二者占杀菌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立新耿荣伟吴丽霞欧阳立新赵陈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