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阎侗有专利>正文

锁定脱离自毁型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71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锁定脱离自毁型安全注射器,属于医用和实验室用注射器装置技术领域。解决和改进目前众多自毁型注射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解决该技术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在注射筒颈部(9)内腔设置锁定浅环(10),在活塞塑料支架(18)上设置锁定头(11),当锁定头向前推进通过锁定浅环后即被锁定而自毁。在位于活塞塑料支架上设置脱离漏气装置,当回抽芯杆企图重新使用时,锁定头上的插头(17)与塑料支架上的插座(15)脱离漏气而失去抽液功能。针头护罩(3)上的防刺盾盘(17),针座固定封死在注射筒颈部(9)和注射筒(21)尾部的套筒式明显内突起均起安全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医用注射,防止重复使用和共用造成的任何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定脱离自毁型安全注射器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重复使用的医用复合式(锁定加脱离)自毁型安全注射器,属于医疗和实验室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英国人弗格森第一个使用玻璃制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注射器是国外上世纪60年代开发的产品。由玻璃注射器过渡到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是本领域的一大进步。这种塑料注射器的芯杆上制造了一个狭窄的主动损毁装置,注射后要求操作者掰断芯杆,便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重复使用的现象,只要企图重新使用者不掰断芯杆,便可重复使用。虽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严加监督,目前在基层和边远地区仍然存在不法分子回收使用后的注射器,不经灭菌重新包装出售谋取暴利的现象,造成医源性感染;在大量消耗注射器的儿童计划免疫(以下简称“计免”,俗称打预防针)工作中,在基层为了谋取小利,存在一付针具多用现象,给儿童造成极大危害,迫使卫生部在计免中免费提供自毁型注射器;加之静脉吸毒者(IDUs)共用注射器造成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的广泛传播以及各种经血传染的肝炎病毒传播。以上三大现象充分说明目前的第一代塑料一次性注射器存在明显的缺陷,急需过渡到第二代的塑料自毁型注射器。经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国内外专利文献查新检索,共检出有关专利500项以上。国外发展跨越20年以上,我国也在15年左右。多数属美国专利,其中在中国受到保护的世界专利(WO)共87项以上。有关的中国技术专利,包括国外在中国的申请,已超出100项。经过详尽的全面阅谈和分析,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
技术介绍
的设计原理现在共有以下类型:1)锁定式;2)穿孔式;3)堵塞式;4)脱离式;5)针头缩回式;6)注射活塞溶解变形漏气式和7)复合式(两种或两种以上现有自毁原理相结合)。-->由于绝大多数现有专利技术,包括不少已试制出样品的自毁型注射器,在设计上目前尚存在不少缺陷或不足之处,仅有少数合格的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在我国市场上销售或中标,而且均为国外专利产品,例如美国BD公司和英国STAR公司的产品。这两种卫生部中标产品经过近两年来儿童针免使用实践,在扩大免疫注射品种免费提供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例如:由于抽液完成后活塞只能向前推进而不能后退,一旦产生气泡,排除气泡后达不到针免要求的“全程全量”注射中的“全量”注射标准,加之无法在注射前稀释某些冻干制剂和粉剂(例如冻干麻疹疫苗),而且冻干制剂今后会越来越多,如果使用自毁型注射器稀释,一人份需要两只,成本增加一倍。目前已被迫暂时中止使用。理想的合格自毁型注射器的设计和制造应具备以下的条件:◆同类型的自毁型产品之间比较,结构相对简单(理所当然均比第一代塑料注射器复杂),否则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无明显的工艺加工和组装上的困难或麻烦。◆自毁功能可靠,废品率低。◆注射前后不能人为破坏自毁装置,而同时仍能保持注射功能。◆适合制造各种容量和规格的自毁型注射器。◆注射完成后残留液减至最小。◆能按目前第一代塑料注射器的程序和动物操作(不包括掰断苡杆的动作),不能向操作者提出任何要求便可自毁(例如不增加一个额外的推力或额外的动作)。◆不发杂音:不少锁定式自毁设计在抽液或推注时发出咔咔声。这样得不到生产厂商或操作者的青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主要使用者(例如护士和护士长)乐于接受,并且在现场使用调查中,未再发现重复使用和共用的现象,这是最客观和重要的一条。无论以上各条件如何自认合格,如果不被市场接受,该专利设计仍需改进。◆对固体注射制剂稀释器(又称释药器)配套产品应具有后续设计和专利申请,要求生产成本明显低于自毁型注射器并且不具注射功能和使用方便等条件。否则只能依赖他人的专利技术。本申请人已及时申请了“定量预吸式注射制剂稀释器”技术专利(申请号:200420034769.7)。-->
技术实现思路
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国内、外众多专利中存在的缺陷并尽量符合上述理想的合格条件,本申请人曾申请了技术“锁定自毁型一次性安全注射器”专利(申请号:032340613),授权发文日期2004年9月17日,并已如数缴费)。经过多方详细讨论和提问以及在试生产中仍然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本技术专利申请主要针对本申请人以上专利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解决和改进,从而增加了创新设计。技术方案:首先设计出改进的本专利注射器配套零部件的形状、位置、连接方法和结构特征:1)为了防止针尖偶而剌伤手指,设计了带防剌盾盘的薄壁针头护罩套在刻有细通气条纹的园锥形针座上。2)带固定封死装置的园锥形针座插入注射筒颈部(简称颈部)的对应锥形园腔内固定,并使注射后的残留液减至最低水平。一旦固定封死,针座不能再被取下,防止破坏锁定装置。这种改进后的针座解决了更换不同规格针管时发生的问题。因为锥形针座的外径规格是统一的,针座针管通道的直径改变后便可插入不同粗细的针管,达到通用型标准,同一付注射筒可以更换装配不同粗细的针管,明显节约了模具制造费用。除1ml以下注射器外(针管只有一个规格,越细越好),2ml以上注射器颈部的内外直径实行统一标准,使各种规格针管的针座均能插入。3)在注射筒的前端(顶部)形成注射筒内径扩大部(以微米标准调节内直径扩大的程度),使前进的活塞阻力在此区突然变小,但不丧失防漏功能。4)在比常规注射器颈部内直径略为扩大的内腔容纳锁定装置。锁定装置由:a)在颈部内腔下方设置锐角式锁定浅环;和b)锚式弹性锁定头,它由头部,弹性叶片,杆部,限位环和插头组成。锁定时不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推力的设计是依靠:a)锁定浅环的高度有限,故阻力不大;b)可对弹性叶片的厚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使之通过锁定浅环时的阻力很小;c)根据注射筒前端内腔扩大部的突然减阻作用,用推液时同样的推力,依水压机原理(即注射筒活塞表面积明显大于锁定头的最大横断面积),便可对锁定头部(其直径略小于锁定浅环的内直径)施加明显的推力,使弹性叶片轻松通过锁定浅环。5)为了克服装配时的麻烦,由原先设置在芯杆部的脱离装置改设在活塞塑料-->支架上。即在锁定头的头部下方的中轴上设置杆部和插头,插入活塞塑料支架表面中轴上的通气式插座上固定之,插入深度由限位环限定。插头和插座的松紧度可以在制造模具时加以调节,达到抽液时插头的气密性良好并且绝对不会在抽液时滑脱,而锁定后用力回抽芯杆和连接的活塞时插头才脱离插座的标准,形成脱离漏气装置。6)由于传统固定橡皮活塞的卡式塑料细突起位置与锁定杆插头位置同时设置在活塞塑料支架表面的中轴上,引发问题和冲突。故将橡皮活塞改设在活塞塑料支架的侧面上,并将传统的橡皮活塞结构改设成一至两道(最多三道)橡皮圈,形成橡皮圈式活塞,固定在塑料支架的环状半园形槽内,要求在不增加阻力的条件下,保证活塞的气密性和防漏液功能。7)在活塞塑料支架尾部与芯杆的接头上设置略为松动的通气式螺纹接头以连接两个部件。8)在注射筒尾部设置套筒式明显内突起,其侧翼固定封死在注射筒筒柄上。套筒式明显内突起是本专利的核心技术,具有以下功能:a)阻止活塞拉出注射筒外,防止锁定头被取下,破坏锁定功能;b)防止受污染活塞拉出后和内容物污染外环境;c)防止芯杆摆动并节约制造芯杆的塑料;d)根据注射筒容量调节内套筒的长度,以便限定最大注射剂量;e)防止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定脱离自毁型安全注射器,其技术特征是在注射筒略为扩大的颈部内腔内设置锁定装置,它由锁定浅环和锁定头组成,在活塞的塑料支架中轴位置设置脱离漏气装置,在针头护罩基部设置防刺盾盘和在注射筒尾端设置套筒式明显内突起组成安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定脱离自毁型安全注射器,其技术特征是在注射筒略为扩大的颈部内腔内设置锁定装置,它由锁定浅环和锁定头组成,在活塞的塑料支架中轴位置设置脱离漏气装置,在针头护罩基部设置防刺盾盘和在注射筒尾端设置套筒式明显内突起组成安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脱离自毁安全注射器,其特征是:在针头护罩基部设置的防刺盾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不需额外增加推力的自动锁定装置是由锐角式锁定浅环和锚式弹性锁定头组成,当锁定头向前推进时进入注射筒颈部内腔,遇到锁定浅环的浅倾斜面时,锁定头侧面的弹性叶片收缩,使锁定头顺利通过锁定浅环,通过后弹性叶片张开,锁定在锁定浅环的环形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侗有
申请(专利权)人:阎侗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